寓言
当代“愚公”们有一个固定的画像:
绝对固执,无法说服,拒绝沟通,拒绝换位思考,把蛮横当毅力,把无理当自信。
所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们用自己的喜好绑架子女的一生,还总是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
对寓言中的霸凌,人们视若无睹;对于生活中“愚公”式的父母,人们也习以为常。
他们是这么说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很多人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诚然不假。
但世界上有很多种命运,都可以糟糕到让人接触不到知识。
1
我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在耳边说“你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去扫大街”之类的话。那言下之意就是,环卫工人这么辛苦,都怪他们小时候不好好读书。
而如今弱势群体生活艰难,也总有一些自认为是精英的人说,谁让他们年轻时不努力,现在的处境是老大徒伤悲,是自己懒惰造成的。
一个人今天过得不如意,真的只是过去不努力造成的吗?真的就活该吗?
2
十年前在工厂打暑假工,我也遇见过好几个中途辍学的工友。
那时候我处在对应试教育切齿痛恨的状态里,高三强迫自己读书的时候,总忍不住幻想等高考结束,我一定要烧掉那些该死的书。只不过高考后天天打游戏放飞自我,就没顾得上这事儿。
一个多月过去,我游戏也打够了,就琢磨着出门打个暑假工,见识一下社会。
在打工的厂子里,我遇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
见到他的第一面,男孩把铁链在自己还很瘦弱的腰上缠了几圈,用滑轮使劲拖一个很沉的箱子。铁链绷得很紧,勒得他满脸通红。
12岁的我们,在教室里朗声早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课堂上传纸条,往某个人的抽屉里放情书……于是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是所有孩子的标准模式。
直到我第一次走出校园。
那个男孩不好接近,我们很少说话。
只有一次我们一起搬完一块模具,我问他怎么没去上学。他用一种不属于孩子的、带着嘲讽的眼神看着我摇了摇头,就转身走开了,似乎觉得就算说了,我这种幸福的小孩也理解不了。哪怕我比他要高出一个头。
我还遇到了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工友,在我离开工厂的前几天,小心翼翼地问我既然考上大学了,以前的物理课本能不能借给他看看。
他说他非常喜欢物理,但是初中毕业家里就不让他读书了,逼他跟着亲戚来工厂里打工挣钱。
他怎么求都没用,家里长辈们都觉得读书浪费钱,又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后来我把我的物理课本都送给了他。其实那些课本被我写写画画了很多笔记或者涂鸦,看上去又破又旧,翻开乱七八糟的。
可平时干活大大咧咧的男人特别小心地接过,小心翼翼地翻,不停地跟我说谢谢,眼圈都红了。
那眼神里藏了很多东西,有感激,或许还有羡慕。
那一刻我挺难过的。这些课本,我曾经还想烧掉它们。
兴趣比毅力的力量要大得多,凡是真正热爱某个学科的人,一定会是这门课的尖子。学霸们最让普通人不能理解的一点,就是他们真的热爱学习。
此刻,我眼前就站着一个这样的人。
我忍不住想象,如果小哥和我在一个教室里读书,那些让我目瞪口呆的知识和题目他会如何游刃有余,他又可以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可是我们相遇的地方不是教室,是闷热又吵闹的、一天工作12小时的工厂。
3
大多数工友辍学,都是因为父母替他们做了决定。毕竟子女没有经济来源,就算想选择读书,也没有践行它的能力。
在父母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里,在他们走过的路和吃过的盐里,读书是没有用的事情。
和世界上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观念可能都是错的,也没有想过这错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常常见到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事实上,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当我们说到“起跑线”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只联想到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比如小时候有没有条件给孩子补课,比如长大后有没有条件给孩子买房。这些诚然能够对孩子的前程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但这些都不是根本。
就像前文的小哥,问题并不出在经济条件上——家里并非没有供他读书的钱,而是父母的观念认为读书没有价值。
很多孩子就这么接受了父母的观念,也就继承了父母的人生。而对这位小哥来说,哪怕他不赞同父母的观念,也没有办法主导自己的未来。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观念很可能决定他今后走的是大道,还是独木桥。
而孩子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有很多贩卖焦虑的人喜欢说,我也就是普通家庭,父母也没给过我多少支持,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或许这些都是真的。
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了“努力”,而不是选择了“放弃”呢?
他们又是怎么选择努力读书、学习知识,而不是选择努力搬砖的呢?
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是谁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让他的脑海里第一次闪过“我要努力”这个念头的呢?
积极面对人生的心态、靠自己努力的信念、找对努力的方向——一个能够引导孩子产生这些观念的成长环境,才是真正的起跑线,是“自己奋斗”可以发生的前提。
那些人说的部分正确,内因占主导地位。
只不过这个内因,是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外因决定的,由不得我们自己。
4
观念的获取无非两种途径:言传和身教。
言传可能是直接的灌输,比如简单粗暴的“你要好好学习”,也可能是间接的教育方式,二者是可以共同发挥作用的。
比如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常常问我们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
这就引导着对成人世界并不了解的孩子去观察周围的大人,了解各式各样的职业,最终得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
孩子的理解当然是有限的,做出的选择很可能未来并不会实现。他们的梦想可能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名头响亮;可能是老师,因为觉得老师无所不能;也可能想开一家蛋糕店或者鸡排店,只是因为想吃很多的蛋糕和炸鸡。
但这时候家长可以说:
科学家都特别聪明,要考到班级前十才能当上的。
老师要教小朋友首先自己要特别厉害呀,现在开始就要努力读书。
你想开蛋糕店啊?特别好,可是你知不知道开蛋糕店每天要算很多账呀?为了长大有很多蛋糕吃,是不是现在就要好好学数学呢?
我只是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事实上教育孩子需要努力的情境可以千变万化,只要有心,总有合适的场景和方式。
而当初一张白纸的我们,就是从一个又一个类似的场景里,获得了“我要努力”的信念和意识。
但是,是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得到用心的引导呢?
是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我要努力”这个念头呢?
以我对大多数中国家庭的了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身教的意义就更容易说明了。孩子是一张白纸,成长只能模仿身边亲近的人。
从小看着每天打麻将、好吃懒做的父母,和从小看着每天努力工作、努力读书、在饭桌上交流工作见闻的父母,孩子的模仿会走向哪种方向,不言而喻。
“何不食肉糜”的含义大家都知道,不要随意评判他人的处境。
但当我们提到客观条件的影响时,大部分时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上,比如父母有没有能力帮孩子买房,父母有没有能力帮孩子找工作,而忽略了最核心的也是最早发生作用的内因:
不是每个孩子都拥有能够引导他产生积极心态的成长环境。
5
很多文章都在论述这件事:努力和机遇,哪一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大家都在说,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由此又推出了绝对的归因:过得不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诚然不错,可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努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的。
性格、观念、毅力这些内因,是由人无法选择的外因铸就的。
就像很多人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不假。
但世界上有很多种命运都可以糟糕到让人接触不到知识。
那年暑假,我遇到的无数个工友,就是这样的命运。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要只把命运的坎坷归咎在人的身上。很多人没得选,就像吃米饭还是吃肉粥,那些饥民没得选。
愿意努力,并且能够努力,正是所有的“优越条件”里最重要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