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参考释义
有上德之人无名无为,是没有名号的,这种德达到了无上的地步,他不以德来教化万民,而是遵循自然,其德是看不见的,所以说是不德;但其德又与天地相合,故此是有德。有下德之人,是有名号的,其德是看得见的,实际是没有德。上德之人谨守清静无为,不求有所作为;上仁之人功成事就后,不执着于名号;有上义之人功成事就后,就是为了名号;上礼讲究的只是威仪,做事之时无人响应,只能举起自己的手臂来吸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端。认为自己是先知之人,得到的不过是道的皮毛,是愚昧的。大丈夫要立身敦厚、淳朴,而不居于浅薄,存心于朴实,不求虚华。所以,人们要舍弃浅薄虚华而立身于朴实敦厚。
说东谈西
老子在《德篇》的第一章就给了我们当头棒喝!
读了这一章是不是觉得有些惊奇?老子是得道之人,谨守清静无为,但本章中老子却使用了“大丈夫”这个非常有激情的词汇。这说明真正的大丈夫不应该仅仅是恪守“仁、义、礼”之人,而是谨守天地大道、遵循自然,能使天下达到大治之人,这就站在了最高的境界,谁还敢说老子的思想有避世、颓废的倾向?
这自然与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关。
老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这个年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弭兵会盟。弭兵会盟发生了两次,分别在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戎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公元前589年,楚国约集齐国、秦国等八国诸侯会盟于蜀(今山东泰安附近);公元前586年,晋国也约集齐、鲁等八国诸侯盟于虫牢(今河南封丘北),晋楚两国率领两大军事集团处于对抗的局面。晋国为了打击楚国,派巫臣去吴国扶助吴人,吴国日益强盛,连番伐楚。楚国在吴国的牵制下,力量大为削弱。同时,晋国由于卿大夫势力强大,频发内乱,无暇争霸,而秦国和白狄也合并攻击晋国。在南有楚国,西有秦国、白狄的形势下,晋国受到夹击,处境也不好。所以,晋国和楚国都有意谋和,后经宋国大夫华元奔走斡旋,终于促成楚晋两国召开首次弭兵之会,盟约是:晋楚两国不再交兵。但三年后的公元前576年,楚国即首先背弃了盟约,战火再起。到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戎代表中原各中小国家的国君向晋楚两国表达了休战的愿望,约晋楚两国在宋国结盟,这就是第二次弭兵会盟。此次大会一共约请了14国,规定由晋楚两国平分霸权,除齐国、秦国之外,其他各国须向晋楚两国同样纳贡,此后数十年,中原战事减少。
之后就是吴越争霸的时间。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这标志着吴国正式崛起。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攻破吴国的都城姑苏,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晋楚争雄、吴越争霸的时候,周王室也没闲着。
老子出生时,周王室是周灵王(前571—前545在位)姬泄心执政,这一时期,周朝国势日益衰败,天子威信日益低落。周灵王之后,是其子周景王姬贵(前545—前520在位)执政,他老人家在位时,发生了成语“数典忘祖”的故事。周景王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有一次,周景王宴请晋国大臣荀跞,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问,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啊?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复。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周王室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国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就是“数典忘祖”的由来。说明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需要不断地向各诸侯国“化缘”。
周景王太子寿早死,后立王子猛(姬猛)为太子,却又宠爱庶长子王子朝(姬朝)。公元前520年4月,周景王病重,嘱咐宾孟要扶立王子朝,但还未来得及安排王位继承相关之事就死了。周景王死后,贵族刘卷、单旗杀死宾孟,仍拥立姬猛为帝,是为周悼王。姬朝当然不甘心,就带领失去职位的旧官吏和百工以及一部分兵士叛乱,争夺王位。在刘卷被打败之后,单旗保护着姬猛待在王宫内。姬朝的党徒乘深夜潜入宫中,劫走了姬猛,单旗突围而逃,姬朝的徒众又挟持着姬猛追赶单旗。可就在半路上,晋顷公派遣的由大夫荀跞、籍谈带领的晋军到了,救出了姬猛,将他护送到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不久,又护送他回到都城。
姬猛这王位得来不易,不承想去得更快,同年10月姬猛就病死了,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
姬朝又有了登上王位的机会,可晋国依旧搅局。就在姬朝期待登上王位的关口,强大的晋国派兵攻打姬朝,姬朝自然还是抵挡不住,只能眼看着晋国拥立周景王的另外一个儿子姬匄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周敬王。姬朝当然更不服,与周敬王之间不断爆发冲突,最终在公元前516年,姬朝败逃到了楚国。到公元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敬王趁机派人在楚地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姬朝。姬朝这一生,每天距离王位都很近,但就是摸不着,这都是命啊。姬朝虽然死了,但部下还不服,姬朝死后的次年,儋翩带领姬朝的支持者再次起兵举事,周敬王仓皇逃出都城,开始逃难之旅,到公元前503年,才在晋国的帮助下重又回到王城。
姬朝之乱牵连了老子。就在公元前516年,姬朝出逃楚国前夕,曾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危在旦夕之时被晋国所救。这时,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职,老人家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并在函谷关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
离开周王朝的都城洛邑,但见田野一片荒凉,四处都是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枯草瑟瑟。想到周王室自相残杀、奢侈无度,天下诸侯为自己的欲望而互相争霸,让天下无法得到大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老子要阐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周王朝是尚礼的时代,最终却走到春秋时期的堕落,以此说明“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端。
在崇尚仁、义、礼的时代,背后掩盖的是有为,是王公贵族的私欲。
仅仅讲“礼”本身就是内心欲望的一种表现,内心坚定、睿智之人自然有度,遵自然之道而行,无须风尘俗礼。
一个社会或也需要礼,但是需要什么样的礼呢?这种礼不是风尘俗礼,不是西周时期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建立的礼,而是敬畏自然,敬畏天下苍生的生存需求,这才是真正的礼,这是普天之下最大的礼。所以,礼并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主要是体现在心中。我们最熟悉的师生之礼也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而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对老师最厚重之“礼”,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就会成为风尘俗礼。
老子告诉了人们真正的大丈夫是什么样。以自然之道治国,舍弃浅薄虚华而立身于朴实敦厚,对天下行无言之教,行无为之道,还天下人以清静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那些以“有为”的方式盗取了名誉的所谓“英雄”,不过是窃贼而已,那些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将百姓置于水火之中,无论君主还是王侯将相,在老子眼中,也都不是大丈夫。
在本章中,我们没有看到老子有避世、颓废的倾向,而是看到了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