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经济成果

2.3.1 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显著。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53年的15.5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6096.21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0%(见表2-1)。如表2-2所示,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1990年,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89.1%,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13.3%;2000年,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6.7%,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41.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51.6%;2010年,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3.7%,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66.5%,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9.8%;2015年,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60.8%,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36.3%;2017年,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9.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14.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75.8%。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其在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相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15年以前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2015年“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提出导致内蒙古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进而导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并且数值较大。1953年,内蒙古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1元;在198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元;在200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39元,比上年增长23%;2017年,内蒙古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3764元,在民族八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排名第一,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201元),居全国前列(见图2-1)。

表2-1 1952—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续表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表2-2 1990—2017年内蒙古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图2-1 2017年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财政增收。内蒙古的一般预算收入从1953年的0.8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703.2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60%上升到10.58%。除了在“三五”“四五”期间以及1994年,财政收入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基本呈现递增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2.9%。一般预算支出从1953年的1.4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529.93亿元,除了1981年支出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基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8.0%(见表2-3)。2017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336737万元,比2016年增长4%;财政教育支出为5618498万元,比2016年增长1.24%;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7041436万元,比2016年增长9.59%。内蒙古地区越来越重视教育、社会保障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与自治区发展的规划相关。

表2-3 1952—2017年内蒙古财政收支情况统计 单位:亿元

续表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长18%。(13)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0.9亿元。1960—1970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明显,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1年的7.0亿元增加到1980年的15.0亿元,年增长率达11.4%。1991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7亿元;2003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69.12%;2011年达到10365.2亿元,截至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013.2亿元,2011—2017年,年均增长率为7.86%(见图2-2和图2-3)。

图2-2 1953—2000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资料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2-3 2001—2017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资料来源:2001—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3.2 结构优化升级

在70年的发展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主要从产业结构转型、投资结构优化、城乡结构优化、就业结构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几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产业结构转型。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产业产值为10.4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2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2.88亿元,三产结构比例为67︰14︰19;1957年,第一产业产值为11.29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5.0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93亿元,三产结构为53︰24︰23;1978年,第一产业产值为18.9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6.3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12.71亿元,三产结构为33︰45︰22。在过去的近30年里,内蒙古产业结构逐渐得到改善,趋向合理。1988年,第一产业产值为90.2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85.7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94.89亿元,三产结构为33︰32︰35;1998年,第一产业产值为341.6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458.8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62.06亿元,三产结构为27︰36︰37;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为907.9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4376.1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3212.06亿元,三产结构为10︰52︰38;2017年,第一产业产值为1649.7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6399.6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8046.76亿元,三产结构为10︰40︰50(见表2-4)。通过对内蒙古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最终在10%上下波动;第三产业的产值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最终在50%上下波动;第二产业则呈现出上下起伏的态势(见图2-4)。总体上看,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正在由“一二三”向“三二一”演变,产业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化。

表2-4 1952—2017年内蒙古三产产业产值情况统计 单位:亿元

续表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图2-4 1953—2017年内蒙古三产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注:各产业的占比=各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

第二,投资结构优化。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897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第一产业投资4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投资445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4069.70亿元,比上年增长32.5%。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6.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0%。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2017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见表2-5)。(14)2010年,内蒙古三产投资的结构为5.02︰49.62︰45.36;2015年,三产的投资结构为6.46︰47.86︰46.18;2017年,三产投资的结构演变为5.74︰36.19︰58.07。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保持在6%左右,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显著提高,投资结构的改善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见图2-5)。

表2-5 2010—2017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由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图2-5 2010年、2017年内蒙古全社会固定资产在三产中的投资比重

资料来源:由2010年和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所得。

从主要行业投资看,2010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51.41亿元,同比增长1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042.88亿元,同比增长2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657.98亿元,同比增长7.6%。(15)2017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001.39亿元,同比下降2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874.98亿元,同比下降16.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700.75亿元,同比增长6.5%。

第三,城乡结构优化。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城镇化水平对城乡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城镇化水平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1949年末,自治区总人口为608.1万人,城镇人口为75.2万人,乡村人口532.9万人,城镇化率为12.37%;2000年,自治区常住人口2372万人,城镇人口1001万人,城镇化率为42.20%;2007年,自治区的常住人口为2429万人,城镇人口为1218万人,城镇化率为50.14%;2010年,自治区的常住人口为2472万人,城镇人口为1372万人,城镇化率为55.50%;2017年,自治区常住人口为2529万人,城镇人口为1568万人,城镇化率为62.00%,全国平均水平为58.5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48%(见表2-6),内蒙古的城乡结构在向合理化慢慢演进。2017年,民族八省区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9.38%,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为62.00%;其次为宁夏和青海,城镇化率分别为57.92%和53.01%;新疆的城镇化率为49.37%;广西的城镇化率为49.21%,云南的城镇化率为46.68%;贵州的城镇化率为46.03%;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30.86%。在民族八省区中高于民族地区平均水平的有内蒙古、青海、宁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内蒙古(见图2-6)。一个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促进了自治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内蒙古城镇化率虽然超过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的8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意味内蒙古还具有很大的城镇化发展潜力。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持续释放动力。

表2-6 2000—2017年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统计

资料来源:常住人口数据和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0—2004年的城镇人口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2-6 2017年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民族八省区的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计算所得。

注: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常住人口。

第四,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又被称为“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就业结构可以分为城乡就业结构、产业就业结构等。17世纪后期,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演进,从有形财物的生产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转变已成为趋势。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完善,并出版了专著《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他还指出,即使在各部门内部,也存在就业结构变化的差异。1975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与莫伊思·赛尔昆合著出版《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在该书中,作者灵活运用统计归纳等方法,对101个国家特别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的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劳动力就业状态进行调研、梳理和分析,得出了著名的就业结构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而变化的劳动力正常发展模式。

1952年,内蒙古全区的总就业人口为345.3万人;1994年,全区的就业人口为1033.4万人,比1993年增长2.5%;1995年,全区就业人口有所下降,就业人口为1029.4万人,比1994年下降0.39%;1995—2002年,全区的就业人口增加了56.7万人;2005年,全区总就业人口为1041.1万人,比上年增长1.46%;2010年,全区总就业人口1184.7万人,比上年增长3.69%;2015年全区就业总人口1463.7万人,比上年下降1.46%;2017年,全区总就业人口1424.9万人,比上年下降3.33%(见表2-7)。

表2-7 1952—2017年内蒙古就业人员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按城乡划分,就业人员可分为城镇就业人员和乡村就业人员。1952年,内蒙古的城镇就业人口为49.9万人,乡村就业人口为295.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14.5%和85.5%;1995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口440.0万人,乡村就业人口589.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42.74%和57.26%;2000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口为430.1万人,乡村就业人口631.5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40.51%和59.49%;2010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口为465.2万人,乡村就业人口为719.5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39.27%和60.73%;2015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口725.7万人,乡村就业人口738.1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49.58%和50.42%;2017年,全区城镇就业人口678.6万人,农村就业人口为746.3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47.62%和52.38%(见表2-8)。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内蒙古城镇的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增加,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减少,这主要与城镇化水平以及产业的集聚相关。

表2-8 1995—2017年按城乡划分的内蒙古就业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按三次产业划分,199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536.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225.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267.6万人,三产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2%、22%和26%;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553.7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182.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25.5万人,三产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2%、17%和31%;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571.0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206.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407.5万人,三产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8%、17%和35%;201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589.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224.9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610.7万人,三产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1%、16%和43%。如图2-7所示,1995—201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在17%上下波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有所增加。截至2017年,仅有42%的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但是有43%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劳动,这与三产在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相符,因此内蒙古按三产划分的就业结构不太合理,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图2-7 1995—2017年按三产划分的内蒙古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计算所得。

第五,教育结构改善。从总量来看,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一共有6824所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3所,普通中等学校1224所,小学1658所,幼儿园3845所,特殊教育44所。从增量来看,2010—2017年,内蒙古普通高校增加了9所,其中增幅最明显的是综合大学和理工院校,综合大学由2010年的19所增加到2017年的22所,理工院校也由2010年的13所增加到2017年的16所。2017年,综合大学和理工院校分别占高校总量的41.51%和30.19%,由此可知,自治区的高等学校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院校发展为主(见图2-8)。从构成情况来看,2017年底,医药院校2所,农业大学、语文院校、政法院校和体育院校各1所,师范院校、财经院校和艺术院校各3所(见表2-9)。

图2-8 2017年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7》。

表2-9 2010年、2017年内蒙古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由2010年和2017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内蒙古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自治区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自治区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因此,2010年内蒙古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到116477人,比2009年增加了2587人;2015年内蒙古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到127536人,比2014年扩招了4781人,增长率为3.89%;2017年内蒙古的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到1023999人,比上年增长10.44%。在校学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1949年,内蒙古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0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0.9万人,小学在校生35.3万人;1957年,内蒙古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0.3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7.1万人,小学在校生87.3万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3人;2000年,内蒙古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7.2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162.1万人,小学在校生201.5万人,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30人;2010年,内蒙古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37.14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164.87万人,小学在校生143.08万人;2017年,内蒙古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4.81万人,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124.71万人,小学在校生132.54万人。2010—2017年,普通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增加7.67万人(见表2-10),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

表2-10 2010—2017年内蒙古在校生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由《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2018年)整理所得。

2.3.3 全面对外开放

“十三五”规划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外联俄蒙、内联八省、紧邻京津,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对于内蒙古地区对外开放,我们主要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及国际旅游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对外贸易。随着内蒙古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内蒙古的对外贸易规模也在迅速地扩大。1952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3亿元,进出口总额1062万美元,进口额1062万美元,出口额为0美元,进口大于出口;1957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8.0亿元,进出口总额1754万美元,进口额1754万美元,出口额为0美元;197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6.7亿元,进出口总额554万美元,进口额396万美元,出口额为158万美元;1978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6.8亿元,进出口总额1552万美元,进口额526万美元,出口额为1026万美元,出口开始大于进口;200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08.5亿元,进出口总额203596万美元,出口额102185万美元,进口额为101411万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872975万美元,出口额333443万美元,进口额为539532万美元。截至2017年底,进出口总额为138735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19%;进口额为4877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6%;出口额为899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7%(见表2-11)。内蒙古的对外出口实现了从无到有,并且目前占据八省区进出口总额的35.16%。在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内蒙古也注重对内的开放,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60.20亿元,比上年增长6.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6454.6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1%,比上年增长6.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5.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表2-11 1952—2017年内蒙古进出口情况统计 单位:万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1952—2004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数据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从主要贸易方式看,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7.85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48.45%,比上年增长42.3%;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46.5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9.01%;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9.50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7.96%,比上年增长5.6%。2017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535.30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6.80%;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02.90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2.14%;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22.70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2.41%(见表2-12)。对2011年和2017年的出口总额组成部分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边境小额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有所上升,从2011年的5.16%上升到2017年的9.35%,可以看出发展边境贸易对内蒙古出口贸易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般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73.86%上升至84.15%,年均增长率为14.69%;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从11.14%下降至3.55%,年均增长速度为-10.84%。因此,内蒙古对外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产品,需要对对外出口产品进行调整,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对2011年和2017年的进口总额组成部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一般贸易的进口比重从32.03%上升至41.73%,边境小额贸易的比重从60.89%下降至44.69%,加工贸易的比重从5.90%下降到1.78%。

表2-12 2011年、2017年内蒙古海关进出口分项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11年和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为了衡量内蒙古对外贸易开放的程度,我们选取对外贸易开放度(外贸依存度)作为测算指标,用进出口总额比地区生产总值。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从1980年的0.96%增加到1987年的6.21%,在1988年有所下降;从1989年的5.51%增加到1993年的19.37%,1993年的外贸依存度是内蒙古对外开放度的最高值。1994—1999年,外贸依存度逐渐下降,这主要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内蒙古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提高,但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受国际大环境的冲击,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又有所下降。在2010年,内蒙古的贸易出口额有所上升,截至2017年底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为5.85%。从图2-9可以看出,1980—1993年,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大体呈现上升趋势;1994—1999年,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呈现一路下降的趋势;2000—2017年,内蒙古的外贸依存度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的国际大环境的冲击和国家战略方针政策的影响。

图2-9 1980—2017年内蒙古外贸依存度

资料来源:1980—2004年的GDP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17年的GDP来自国家统计局,进出口总额来自《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第二,对外投资。总体来看,1984—1995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总体呈上升的趋势,1987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10000万美元。1996—2013年由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484258万美元,是内蒙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最高峰。2014—2017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呈波动下降的趋势,2014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417665万美元,比2013年下降13.75%;2016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96629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17.82%;2017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14951万美元,比2016年下降20.59%(见图2-10)。

图2-10 1984—2017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水平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具体利用外资的情况有很大的变化。2005年,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5.16%和47.25%;2010年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7.57%和41.94%,并且有了合作经营企业,其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为3703万美元,所占比例为10.94%;2015年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0.28%和29.83%,合作经营企业所占比例为3.14%;2017年内蒙古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用于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0.73%和45.47%。我们可以看出,2005—2017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增多并且利用的比例有所变化,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合资经营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整体有所增加,但近两年呈下降的趋势(见表2-13)。

表2-13 2005—2017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蒙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续表

资料来源:2006年、2011年、2016年、2018年《内蒙古统计年鉴》。

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有所变化。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为195776万美元,所占比重为57.84%。其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为83898万美元,所占比重为24.79%;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6152万美元,所占比重为4.77%。2017年,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应用于采矿业,采矿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为158910万美元,所占比重为50.46%。其次是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89125万美元,所占的比重为28.3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为27837万美元,所占比重为8.84%(见图2-11、图2-1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具体的行业有所变化,但是内蒙古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应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内蒙古应该尽力提高第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让外商直接投资为内蒙古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

图2-11 2010年按行业划分内蒙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1》。

图2-12 2017年按行业划分内蒙古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第三,国际旅游。从内蒙古入境旅游人数来看,1998年内蒙古入境旅游人数为36.9万人;2005年突破100万人;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42.8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42万人;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84.8万人,比2016年增长14.96%。从内蒙古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来看,1998年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2550万美元;2005年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35207万美元;2010年内蒙古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60190万美元,比2005年增加24893万美元,实现年均增长14.19%;201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96249万美元,比2010年增加36059万美元,年增长率为11.98%;2017年内蒙古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124556万美元,比2015年增加28307万美元(见图2-13)。虽然内蒙古的国际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有所增加,但是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对外开放度仍然比较低,2000年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对外开放度为0.62%,在2005年上升至0.73%,在2010年下降至0.34%,2017年上升至0.51%,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开放度始终低于1%(见表2-14)。

图2-13 2000—2017年内蒙古国际旅游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表2-14 2000—2017年内蒙古国际旅游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2.3.4 民生水平显著提高

2017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12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8946元,比上年增长4.8%。1978年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为301元;1995年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46元;2000年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52元;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050元;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70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4%。

从主要收入构成看,201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21707元,比上年增长6.6%;经营收入6349元,比上年增长16.2%;财产净收入1824元,比上年增长5.3%;转移净收入5789元,比上年增长6.8%;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3638元,比上年增长3.9%。2017年内蒙古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2649元,比上年增长8.4%;经营收入6385元,比上年增长2.7%;财产净收入515元,比上年增长13.7%;转移净收入3036元,比上年增长21.8%;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184元,比上年增长6.3%(见图2-14)。2017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4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7%。如图2-14所示,内蒙古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各自所占的比例为60.86%和17.80%;农牧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各自所占的比例为50.74%和23.12%,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为21.05%。农牧民的收入结构不合理,部分人还是依靠政府兜底,因此政府需要改善农牧民的就业结构,鼓励农牧民在闲时去附近的城镇打工。

图2-14 201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

资料来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整理所得。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农民家庭、牧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199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4%,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9.7%,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1%。200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5%,比1995年下降28.7%;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7%,比1995年下降20.1%;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8%,比1995年下降29.7%。201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05年下降4.1%;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8%,比2005年下降14.0%;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0%,比2005年下降6.7%。截至201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4%,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9%,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3%。如表2-15所示,1995—201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说明内蒙古地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表2-15 1995—2017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恩格尔系数 (%)

资料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

2017年底,内蒙古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94.3万人,比2016年增长6.0%;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743.4万人,增长1.0%。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47.1万人,增长2.5%;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3万人,下降18.3%。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26.6万人,减少4.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6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495.1万人,增加1.4%。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