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对话

机器的发明,令很多手工匠人失去了独立劳动者身份,变成了类似螺丝钉的产业工人。人工智能降临,开始取代普通白领,柜员机取代银行柜员,航空公司在机场设置检票机,让登机过程变成了智力测验。

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年轻人的应对之道是学编程,化被动为主动。即使在斯坦福大学这样的象牙塔顶,Python和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也是热门课程。据说,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取代电视台的某些主播。不过,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教师。2018年10月,我去南开大学拜访车铭洲老师,聊天谈到这个问题。教育到底有什么特殊性,让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教师呢?

车老师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产生只有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才能产生的心理效应,甚至生物化学反应。

确实如此。教师不是教书的机器,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毋庸讳言,有照本宣科的阅读机教师,有对着空气讲课的录音机教师,也有鹦鹉学舌的角色教师。但是,绝大多数老师是活生生的人,有值得传授的知识,有值得学生汲取的智慧,有过来人的人生经验与情感,也有当教师的职业道德。老师跟学生有眼神交流,会注意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话题、语调、音量。但是,即使不能表现独立思想与语言的教师也是独一无二的人,他们的缺点也能对学生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杨绛先生的回忆录提到一位被学生背后称为“孙光头”的孙老师,孙老师讲《论语》,说“子曰”就是“儿子说”。就凭这一点,机器人无法取代“孙老师”,因为机器人不会犯这样因为有趣而让学生记一辈子的错误。

讲课很像现场音乐会,音乐厅、乐队、指挥、听众,甚至天气,都会影响音乐会的质量,影响每个在场的人的感受。每次现场音乐会都独一无二。课堂效果,七成靠教师,三成靠学生。如果学生上课没反应,看手机、聊天、睡觉,教师会感到无聊。学生有兴趣,肯提问,相当于给教师发回积极的反馈信号。视频课的效果远远不如现场课,顶多相当于录制现场音乐会,写书类似在录音棚或录像厅制作CD或DVD,可能多了一些精致,但少了很多活力。

正如车老师分析的,教学是沟通与互动。沟通是生活与事业的基本功,是易学难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