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惯是养出来的

案例1-1

吃饭“慢”的岩岩(片段1)

清晨,爸爸已经出门上班了,6岁的岩岩坐在餐桌前,细嚼慢咽地吃着早餐。妈妈在一旁看得着急:“岩岩,快点吃,我要迟到了。再不快点,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岩岩好像没听见,根本不理会妈妈的催促,仍在慢吞吞地“品尝”那点粥。

“你就知道给我找麻烦,一点都不省心……”岩岩妈妈在叹气。

晚上下班后,爸爸一回家,妈妈就向爸爸“告状”。爸爸也加入了妈妈的行列,他斥责岩岩说:“一点都不懂事,你妈妈工作这么忙,都不知道快一点,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

就以上案例中呈现的场景,网上“智慧君”向家长们提供了10条给孩子立规矩的建议。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给孩子制定明确的标准。

(3)给予适当后果,而非吓唬孩子。

(4)批评要及时。

(5)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6)自己能解决的事不要扩散。

(7)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简单具体,不能笼统。

(8)要把道理讲清楚,而非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架势。

(9)态度温和、有耐心。

(10)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告诉他道理。

网上“智慧君”是个模糊的统称,指那些喜欢在自媒体上发布各类信息,以达成某些意图的人。从上述案例中的10条建议,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面对案例中的场景,绝大部分有生活经验和善于思考的家长,都能得出以上这些育儿经验,但很少有人能理解和明白,以上建议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孩子学会了在乎爸妈的需求和感受”。因为上述办法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逻辑:端正孩子的思想态度,孩子的行为就会符合规范。其实这些做法最终只是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而不是养成了个人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放大孩子的身影,放大孩子的声音,放大孩子的权利,放大孩子的需求来重新体验这个早晨和傍晚的场景。

案例1-2

吃饭“慢”的岩岩(片段2)

我才6岁,大清早把我叫醒,我还没坐在餐桌前吃早饭,爸爸已经出门上班了。有这么急吗?面包很干,我只能细细嚼、慢慢咽,妈妈煎的鸡蛋也糊了,我不想吃。我还没吃两口呢,妈妈在一旁急着喊:“岩岩,快点吃,我要迟到了。再不快点,妈妈被开除怎么办?”

我不知道“开除”是什么意思,反正她天天喊,“开除”也没出现过。还有这碗粥,我不喜欢,天天叫我吃。

“你就知道给我找麻烦,一点都不省心……”妈妈又在叹气。

刚吃完早饭,妈妈就把我送到幼儿园了,朋友们都还没来。真没劲,每天都让我一个人在这等好久,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一起进幼儿园,偏偏我一个人进来?爸爸妈妈可不可以让我和别人一样结伴进幼儿园?我也想排着队进幼儿园。

终于放学了,爸爸一回家,妈妈就向爸爸告状,说我早上又慢吞吞。爸爸斥责我:“一点都不懂事,你妈妈工作这么忙,都不知道快一点,早知这样,不如不生你!”我很伤心,可是我不敢说。为什么别人家的爸爸妈妈不着急、不骂人?如果他们不生我,那我会怎么样?

我们尝试像放电影一样穿越一下,现在从孩子角度看了那天发生的事情后,作为家长,你有何感想?

你有没有觉得,“智慧君”的10条建议还是有所欠缺?

你有没有觉得,这里面有一种仿佛存在又有点模糊的东西在起作用,它是什么呢?

人们总是以为,孩子只要端正了态度,他们的行为就可以符合要求,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事实可能恰好相反,不仅孩子,成年人也一样,往往是行为决定了态度。在这个案例中你隐约感觉到似乎隐藏着的东西,就是“行为决定态度”的道理。孩子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态度,正在他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沉淀。这是案例中父母真正通过身体力行带来的家庭教育效果。要真正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学校教育者和家长都有必要理解行为和态度的真相。

案例中岩岩小朋友为什么会一个人吃早饭呢?因为父母已经吃完了。这里有一个细微差别。情况一,父母早些时候已经吃完了,或者没吃(准备到了单位再吃)。伺候孩子吃早饭是一项家庭养育工作,现在这个环节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被拖延,父母很是恼火。情况二,父母孩子是一同开始吃的,之后父母吃完饭,父亲出门,孩子还没有吃完,母亲很是恼火。所以,母亲开始用语言“教育”孩子。傍晚回家后,父亲又进一步用语言“教育”孩子。他们的真实需求是希望孩子吃早饭快一点。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吃得这么慢。

如果是情况一,这顿早饭对孩子来说本来就没有吸引力。吃早饭是他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件爸爸妈妈监督着的任务。如果是情况二,孩子体验更加糟糕:“我是输掉的那个人,现在只剩下我了,还在挨批评指责。”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孩子可能还有其他体验。比如,早饭真的不好吃,真的还没有睡醒……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它是一种惯性思维、惯性行为、惯性反应,每一个人都有习惯。“我们在行为的过程中变成了我们今天这个样子。”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甚至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真正的养成教育的过程。当家长想要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必须看到行为决定态度的客观真相,家长才能实施正确的教育行为。

(一)仪式感有助于将行为内化为态度

仪式感是身份感的确认和体现,仪式感有助于将行为内化成态度,养成一种习惯。还以上述案例来说,一家人吃饭是否应该有仪式感?应该有,我们中国人的餐桌是有礼仪的,家庭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到。所以,岩岩父母若重视餐桌礼仪,就应该一家人共同吃早饭。当然,餐桌礼仪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需要与时俱进,其基本内涵古今中外也有差异。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仪式感包含着相互协调和统一,归属和尊重,义务和权利。

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教室里老师喊:“手空空,不说话,眼睛看,耳朵听,三,二,一,零。”老师的“口号”是用来提醒学生要上课了,他要开始讲课了。每次上课之前都这样做,不用太长的时间之后,学生就会自然做到上课之前做好准备。上课过程中,必须先举手再发言。这种仪式感,让老师和学生彼此归位,这是上课的需要,孩子们在仪式感中体认作为学生的身份感,体认自己作为学生需要担负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

家庭教育实际就是发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吃饭、睡觉、休闲、拜访亲友、出门散步等都需要营造仪式感并遵守相应的规则。让孩子参与仪式,就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语言上,大声呵斥或者愤怒训骂。案例中的父母显然做错了。

(二)角色感有助于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角色。跟孩子讨论他们在幼儿园和学校里的角色是很重要的。这种讨论应该放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前半段比较合适,到了中学,除非为了矫正某些孩子的错误行为,需要和他们重新讨论,一般的孩子对此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知。

作为某校的学生,孩子是有一种角色的;作为某班的学生,孩子也是有一种角色的;作为当代的中国孩子,他们也是有一种角色的。角色感来自该角色区别于其他同类人群的差异性。如案例中的岩岩希望早晨能和小朋友们差不多的时间一起走进幼儿园,而不是一个人最早孤孤单单地走进幼儿园,说明他在小伙伴这个小群体中有自己的角色。父母要走进孩子心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要和孩子讨论角色,帮助孩子演好那个角色,根据角色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唯有如此,孩子在他的群体中才会有归属感,才能坦然自处。

(三)自主感有助于从他律转变为自律

重视孩子的仪式感,讨论孩子的角色感,归根结底是为了呵护孩子的自主性。自主性,对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案例中岩岩的自主性已经受到挤压,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会变得完全需要他律来指引他生活。但是,谁可以管岩岩一辈子呢?

行为决定态度的原理告诉我们,孩子在自主行动的过程中自然会将这一行为解释为这是他自己愿意的。比如,父母要求孩子自己起床后把被子折叠好,一种做法是强令孩子去叠被子,完不成不能吃早饭或者采取其他打压措施,孩子在监督下完成了这件事情。另一种做法是,跟孩子说好,两条被子两张床,妈妈一条,孩子一条,一二三,齐动手,叠被子;或者向孩子求援——帮妈妈叠被子。孩子可能会犹豫,但还是行动了。第二种做法让孩子体认了自主性,有利于孩子把叠被子内化为自愿的行为。

(四)符合行为决定态度的养成教育方法

我们之所以说“养成教育”,因为习惯是养出来的;重点在“养”字上。“养”靠的是带教,而不是指教。如果我们是岩岩的家长,怎么做才能让这件事变得更好一点呢?

1.家长和孩子一起吃早饭

给早饭留出一点机动时间,在吃早饭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互动,比如让孩子观察,这片面包爸爸可以分几口吃掉,妈妈可以分几口吃掉,宝宝可以分几口吃掉。如果吃早饭是一个有意义又有趣味的场景,孩子自然会跟上父母的节奏。

2.家长为孩子示范

当时间紧张了,爸爸妈妈示范着快点吃,孩子也跟着快点吃。不用家长教导他,孩子已经知道什么叫快点吃,快点吃是一种什么感觉,快点吃换来的是什么……这个过程是一种生活体验。

3.家长提前和孩子讨论

引导孩子体验到上幼儿园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每天对上幼儿园都充满期待,那么孩子可能变成那个催促父母快一点的人。孩子已经养成了效率为先的惯性行为,也就是习惯。当家长关注了孩子的体验,抓住了孩子的体验,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