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好习惯从行为调适中、态度转变中产生

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很符合人的行为习性。

一个不起眼的恶行会很容易产生一种更恶劣的行为。比如,残酷的行为会侵蚀行为者的良心。伤害无辜通常会导致攻击者去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辩护。邪恶的行为会塑造自我,但是有道德的行为也会塑造自我。

心理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向小学生介绍一种很有趣的玩具,并告诉他们当他离开屋子的时候不可以玩这些玩具。弗里德曼严厉地威胁一半的孩子,而对另一半孩子则温柔地告诫。这两种方法都有效地阻止了孩子。几周后另一个研究者让每个孩子在相同的房间中玩相同的玩具。在18个早先被严厉威胁过的孩子中,有14个此时正在玩这些玩具;但是早先被温柔地告诫过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仍然拒绝玩这些玩具。这说明,如果这种告诫温柔到让孩子们觉得有主动选择权的话,他们就会内化这种行为。

态度和行为会相互影响,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养成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变态度,改变行为,有时需要同步进行。改变认知,转换态度;持续行为,改变态度。它们相辅相成,在行为决定态度或态度决定行为之间,把良好的行为方式内化为真正的好习惯。

案例1-3

丑小鸭与白天鹅

Sharry是一名高中女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可以说长相普通,成绩在班级里也属于中等,不算好,不容易被他人记住。总之,这个姑娘在班级里好像隐形的,不太有人记得她。其实她内心非常渴望被老师和同学“看见”,于是她一直在寻找机会,直到她遇到了一位她认为可能会帮到她的老师。她感觉这位老师长相一般,但言谈举止很是得体,看上去让人觉得温暖而舒服。这位老师和她聊了之后,帮她澄清了自己的定位。老师发现她因为不自信,走路弓着腰,头也总是低着,沉重的刘海遮住了双眼,走在人群中,真的很难被发现。于是老师和她讨论:“请你找到一位你觉得自信的人,并描述一下这个人平时是怎样走路、说话的?”她说:“抬头挺胸,眼神专注,会保持轻松的语音语调。”老师说:“你试着把你刚才描述的状态表现出来!”于是,她开始在小小的房间里寻找“自信的走路姿势”……慢慢地,她走路的样子不那么别扭了,那种自信的走路状态好像与生俱来,非常自然。说话也是如此,老师陪着她把朗读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回听,让她感受说话的轻重缓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她的状态越来越好,她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和同学们交流。她的行为也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同学们都反映她越来越自信了。后来,就像Sharry自己总结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有自信的人,自信源于内心的真诚、对他人的友善和得当的自我完善方法。

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个声音“我不如别人,别人都比我好”,他在人群中就会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轻,低头或弓着腰,其目的是为了让别人“不要关注我”。当内心的那个声音变为“我可以不完美,但我可以很自信”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力量感——“我是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我幽默、真诚、可爱、乐于助人、有擅长的学科——我是有价值的!”这个案例属于青春期体象烦恼,对体象的态度引起了行为的变化。解决之道在于两点:第一,当Sharry正确面对这些,改变认知的时候,她能够通过行为的训练来改变个人形象;第二,当Sharry敢于尝试,积极行动起来的时候,她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人对她的态度。

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叫态度的抗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态度就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社会互动的对象、互动范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能改变孩子的不是道理,而是习惯。习惯实际上客观存在,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养成了那样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精髓在于通过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