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大脑与突触:最强记忆的原理

我们将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大脑的神经元是如何记忆知识的,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具有更高的效率。

得益于近几十年大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能够清楚地看到大脑在学习的时候,到底是如何记住知识的。

大脑里的突触

我们的大脑大概有8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链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实际上这种“链接”并不真的链接着的,而是通过形成突触这样的结构,把神经元上的电信号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图4 突触结构

这种传递就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完成的。因此,在单个神经元上传递的是电信号,而在突触这里,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即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激活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而完成信息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有效传递。(图5)这就是所谓的学习:记忆或者知识在大脑层面的体现。

我们也可以把突触简单形象地理解为一个知识点,因为我们大脑里的知识点就是以突触的形式存储的。记忆的形成也可以说是突触的形成,突触传递信号的效率越高,记忆就越牢固。

知识越多,突触就会越多。我们先简单这么理解,实际上复杂很多。

突触的形成

图5 一个神经元

我们学习就是要记住知识,形成有效的记忆。因此,在大脑里面,一个新知识点的存储就相当于一个突触的形成。

突触的形成有如下几个特征:

● 一个神经元细胞最多可发出8000左右个链接,即可以形成8000左右个的突触(注:理论上最高值,仅供参考);

● 有信息刺激时,神经元才会发出链接形成突触,否则就不会形成突触;

● 突触有强弱之分,同一个信息的多次刺激,会强化神经元与突触传递信息的能力,我们把它表达为记忆的牢固度,这就是重复性记忆;

● 突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形成与动态消减的,经常用的突触会强化,不常用的会弱化、消除或者被其他信息占用,这就是大脑“用进废退”的原理。

成片的突触

理解突触原理要理解成片的突触,它是记忆的核心点,因此也代表着学习的核心点。

前文指出,我们的大脑拥有800亿左右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可发出8000左右个的链接。这意味着,假如一个神经元A确实链接着另外8000个神经元,那么当一个电脉冲激活神经元A后,随即将激活另外8000个神经元。

这就是我们大脑强大的地方,一个知识点可引出无数的知识点(或经历)。因此,学习与记忆的核心就是打造成片链接的突触,或者说神经元网络。那么,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学习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打造成片链接的神经元网络?

于是,有效学习可以拆分成如下两个关键步骤:

1.形成突触(让神经元长出突触);

2.形成一片高密度的神经元网络(提升神经元之间链接的密度)。

形成一个有效的突触

并非每一个神经元都有8000个链接,大多数神经元发出的突触远远低于这个数值。据神经科学研究,大脑海马体具有新生神经元细胞的能力,这种新生的细胞叫干细胞,干细胞要数周后才能加入神经元网络,而在此之前,如果没有适当的刺激,干细胞是无法存活的。所以整天对着电视或者手机的人,大脑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没有主动的信息刺激,他们的神经元很难形成有效的突触。

因此,要形成有效的突触,也必须经历两个关键步骤:

1.主动刺激,即主动学习、觉察或思考(形成更多突触);

2.持续增强。

实际上,人类的任何活动在大脑层面都代表着信息的传递。因此,学习新动作、学习新知识、都是意味着能形成新突触。

比如我们学习骑自行车就会形成大量新突触,因为骑行要同时调动包括手、脚、眼和其他相关肢体,这些器官都要学习骑行需要的新动作。

这些动作对应的突触都是刚刚形成,传递神经递质的效率极为低下,因此,我们的动作就极为笨拙。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突触的效率越来越高,动作越来越熟练,直到我们可以顺畅无阻地骑行。这个过程看似简单,而实际上我们大脑里面同时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持续增强比较好理解,就是通过多次重复的训练,使突触效率越来越高。

此外,主动刺激需要重点理解,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打个比方,我们刚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车上,最开始可能只关注车头把手。随着熟练程度的提升,很多动作进入潜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开始能够放在一些其他事情上了,比如我们可以上路了,可以关注路况了。到最后,我们甚至可以边思考其他生活杂事,边在路上骑车了。

当骑车这个事情成为本能习惯后,我们的主动刺激随即停止。因此,主动刺激意味着显意识,当我们把显意识放在某件事情上时,就是在构建新突触或者强化突触。显意识以外的自动化本能,就不是在构建突触了,即不是在学习。

一片并发的链接

这里再拿学开车为例,来深刻理解突触链接的核心关键。

我们在刚学车的时候,都会手忙脚乱,有时想着踩油门,却忘记放开手刹,学会了踩油门放手刹后,又忘记了挂挡,而当挂好挡,才意识到忘记打起步指示灯。当把这些都记住了,车也正常开起来了,最后才发现,安全带忘记系了。

这反映的就是,显意识层面的注意力在一个瞬间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刚开始学车的人,大脑对如上所有事项还未形成有效的突触,即未形成高效的自动化本能。因此,要学会开车,我们必须用前额叶的显意识去关注所有注意事项,当显意识关注时,就是在刺激突触形成和强化。

此外,在学开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显意识将如上每一个事项逐步加入同一片神经元网络中。比如我们会不断练习如下流程:

1.坐到驾驶座,系上安全带;

2.看左右两个后视镜,打起步指示灯;

3.左脚踩离合,右脚放在油门上,挂挡;

……

实际上,这些动作都是并发的,都在同时刺激神经元不断发出链接,不断形成更多突触,最终形成一大片可以同时并发的链接。其核心要义是,当一个动作在大脑中浮现时,与之关联的所有动作随即浮现。就像打网球,当你一拿起网球拍或者一想到要去打网球时,整片“打网球”的神经元网络就被激活,所有与之相关的动作会自动化地快速在你的大脑中浮现,并且是一个动作浮现完,随即就会带出下一个动作。这意味着链接到下一个神经元了。

形成更多的突触

假设大脑接收到了外在信息B,它会首先搜寻相关信息,假如这个信息是A,然后大脑就会用A来“收编”B。这个过程叫“关联”,是我们记忆形成的核心。

记得一次出差打车去机场,当我坐在车上后,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我打过很多车,却很少能够记住曾经打过的车与司机。于是我想挑战一下。我开始编码事件,当时是早上5∶35,我在前一天预约的车突然在5∶30被取消了,于是我临时重新打车,还好有人接单了,虽然价格高出很多。接着,我开始跟当时的司机聊天。

我问:“这么早就起来接单?”

司机C:“我在某某市场卖肉,接了你的订单后,请我妈妈看着档口,就赶快过来了。”

我:“现在开的士不是全职吗?”

司机C:“不是,我是兼职。最近运气很好啊,接了几单机场的。”

我:“一会是空车回来吗?”

司机C:“我是兼职开,信用分低,没有资格在机场接单,一会接顺风车回来就行了。只是顺风车很便宜,1公里1元,就补些油费。”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得到了如下信息:

1.司机是一个卖猪肉的,大清早忙碌的时候,接了我的订单;

2.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可以兼职;

3.司机在机场接单,需要高信用分;

4.顺风车更加实惠。

那么,我的大脑如何记住这些信息?如何记住这位司机并且保证不会忘记?(图6)

首先,我在大脑里面搜索相关联的信息来匹配我所得到的信息。比如信息2。此前我也和网约车司机聊过天,意外得知现在网约车司机几乎都是全职,兼职很难保证收入,但是C的回答颠覆我的这一认知。

此时,信息2链接到了我大脑里面原本关于网约车司机的认知,并且是以对比的方式链接上了;更准确地说是,我的大脑里面关于网约车司机需要全职这一认识对应的神经元长出了一个突触,收编了信息2。

上车后,我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个司机能够来的这么早?难道开出租要这么拼?信息1回答了我的好奇心,并且激发了我的另一段情感(对比)。那就是一个卖猪肉的年轻人,早早起床开档口做生意,而且还兼职开出租。

当司机C庆幸自己最近运气好时,我就在想:这种极忙碌的状态,真的就是好吗?我这么想,是因为和我的“务虚”做了对比。这个司机被困在忙碌的现实里,并且还为此很开心,因此我很感慨。

当我这么琢磨的时候,我就在运用大脑的对比原理,把信息1链接到自己的经历上,并且这条信息还链接到了我的情感认知(因为我曾经也困在极为务实的状态里)。

此外,我还为司机的这个状态萌生了“不容易”的念头,因为我的父母曾经也以卖肉为生,每天起早摸黑,非常辛苦,而这位跟我同龄的年轻人不仅要卖肉,还要兼职开出租车,个中辛苦,自不必言。

信息3和我没什么关系,我对此既不好奇也不关心,又或者说,我没有搜索到我的经历里面有哪些信息是可以跟信息3关联的。于是,我没有对它进一步编码或收编,如果不出意外,我很快就会忘记这一信息。(注:我在写完这本书后,回过头来校对时,就已经忘记信息3)

信息4,司机说了顺风车的价格后,我打开手机测试了一下叫车,确实优惠了一半,于是我意识到下次从机场回来时,可以打顺风车。

这条信息刺激我的大脑分泌更多多巴胺传递意外收获的快感。它带给我一个有价值的认知,激发我当下去行为;行为后,我还产生了下次行为的联想(预测与预想)。后来从机场回来时,我确实自动化地执行了这个行为。说明信息4所带来的认知及我当时的行为联想(也可以叫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突触链接。

图6 4个“知识点”

我们把这次出差的网约车经历称为知识点D,对此我用了3组神经元来链接。那么,此时要提取(回想起)D这个知识点,我至少就有3条神经元可以通向它,保证不会遗忘。可见记忆力牢固性建立的关键,就是让知识点长出更多突触(实际上是让大脑从不同的维度去收编新知识),也就是提高神经元的密度。

大脑收编信息的原则:有用有意义

假如我们不断地用相关性原则去编码、收编更多的信息,那么就会不断有更多的知识点加入我们的神经元网络系统中。因此,我们记忆新信息,并不是简单地把信息存储到大脑中,而是要不断地从不同维度长出链接突触。

很多讲超级记忆力的文章会说要把知识记忆成各种各样新奇的,夸张或具象的信息,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忽略了大脑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大脑每天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对于与我们生活无关的、无意义的、长久不使用的信息,突触链接会逐渐弱化,甚至最终被修剪掉。

大脑资源是有限的,它每天都要修剪掉大量的无用的信息,把资源给到其他真正有用的信息。因此,有用有意义是编码信息的第一原则。

比如前文信息4是一个新奇的发现,它是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让我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冲击,即我可以因为这个认知节省一些出行开销。由这条信息,我还产生了一个动作,并且在大脑里预设了下一次行为的方式。因此,信息4就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此时,大脑里面以这个信息为主,长出了很多相关突触并链接到了我关于打车的经验上。或者反过来说,我大脑里面关于打车的经验,原本就是一片高密度的神经元网络,而此时的信息4以及它所触发的新行为,使得这片网络变得更为密集了。

对于信息3,我在大脑里面搜索不到任何跟打车信用分有关的东西,或者说,它跟我的生活几乎完全无关。信息4正好相反,它跟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脑中有一片密集的相关神经元网络,它涉及我的能量付出。于是,大脑对这一信息的记忆度就是最强的,同时也会长出很多突触链接到它,因此,提取它的线索就很多。加上它链接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最容易被激活的链接,因此,要提取信息4就变得很容易。

这就是我们记忆力的核心特征:新信息以不断被收编的方式加入大脑原有的神经元网络。而信息3之所以很快被忘记,是因为我的大脑里面没有相关的有用的网络来收编它,它这种“无用”使得它很快被我遗忘。

与自己无关的信息(知识)都会被忘记

信息1让我认可C是一个极其勤劳的年轻人,他和我同龄,当他表示最近接到的都是机场单,运气很好时,我实际上在内心中做出一个反问及感慨:“真的是好吗?”而我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自己曾经也极其拼命,因为务实而不断地在狂奔,完全没有停下来琢磨过,沉浸在一时的自我得失中不可自拔。因此,我想感慨C的忙碌并不见得好,因为这是一种在其中而不自知的遮蔽状态。

大脑收编信息的一个基本法则是类比,也叫类化或关联(想象与联想)。用日常生活的话来说,当大脑接收到一个信息时,我们首先会用已有的人生经历来类比理解接收到的信息。

《影响力》的作者在讲社会认同(后面统一称从众心理)时说,他想让孩子学游泳,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孩子就是不肯拿掉游泳圈,他还为此让他的研究生——一个具有救生员与游泳教练资历的人,想尽办法来教他的孩子,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有一天,他的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参加一个活动,没想到他去接孩子的时候,孩子竟然会游泳了。孩子说:“汤姆会游泳,我想我也可以。”

此时,作者才意识到要运用社会认同原理让孩子从小伙伴身上学习。

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作者事后才想起要运用从众心理?而显然作者对这一心理早就有过学习并熟知。

《影响力》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了5遍以上,但是很少能够真正把书中的法则运用到生活中,为什么?

我发现我早期读书的时候,都比较仓促,只想着赶快把书读完,当读到从众心理时,我以为我读了作者的案例就懂了。但合上书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完全记不起书中说了什么,于是我又再次读一遍。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停留在记忆案例与法则的状态中。这期间我读了大量的书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无一例外都忘记了,就像未曾读过一样,感觉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而越是这样,我就越恐慌,结果在读书的时候就更着急。如此一来,我就卡在这种无解的矛盾里面,甚至到后来还怀疑自我的智商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学习一个知识点(比如从众心理),才能够在经历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将其激活?答案是用我们的生活经历来“编码”知识点。

用已有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来理解他人

关于社会认同,《影响力》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假扮癫痫病发作倒在路边,当现场只有一名旁观者时,那么“病人”有85%的几率得到救助;当现场有5名旁观者时,这个几率降到了31%;假如有3名旁观者并且其中2人是“内鬼”,约定好不提供帮助,那么另外那个旁观者出手相助的几率降到了最低10%。

这是一个典型的从众心理案例。当我们对眼前的情况不确定时,就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采取行动。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并不知道如何取标题,于是我就去观察其他创作者的爆款文章的标题。我想既然如此多的读者喜欢这种标题,那么说明它们是“对的”。爆款文章成了我的确定性依据,我甚至还认定文章的标题就要向这些爆款标题看齐。这些爆款标题成了我的权威。

于是,我开始不断地模仿这类文章的标题。此时,我认为我在学习,并且认定了这些“好标题”,但是我不知道我在“从众”,我被从众心理主导着无意识地模仿,处于不自知的状态。而我们学习从众心理就是要避免自己被从众心理主导。

上述两个例子,一个是《影响力》作者的研究,另一个是关于我早期创作取标题的方式,实际上都与你无关,都不是你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因此,如果你仅仅只是记忆它们,而不将其编码链接到已有的生活经历上,那么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忘记这类“无意义”的知识点与例子。而所谓无意义,就是它对你的生活不具备价值,正如我在对司机C的记忆例子中,信息3的信用分对我无价值一样,因此,我的大脑很快就会忽略它,因为我的生活经历里面,找不到与之相关的经历可以收编它。

那么,为了让记忆更为深刻,特别是可以形成相关的行为指导,我们需要用自身经历过的事件来编码知识点。这里面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价值或情感。

用生活经历背后的价值或情感来编码知识点

了解从众心理后,我开始用它来编码我在上一份电商事业中不自知的从众行为。在那份持续6年的事业中,我们换了6个以上的经营平台。一开始在阿里巴巴的国际平台,后来转到国内的淘宝,然后又开通天猫,接着转战京东、亚马逊、速卖通、拼多多……这些平台能进入我们的视线,要么是因为朋友在上面做得好,要么就是因为官方极力推荐,我们不自觉地跟着去做。

但在当时,每进入或扩张一个平台前,我们也会多方位地权衡信息,评估是否要设立项目和人员来专攻新平台。我们认为自己是在深思熟虑后独立做出了决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决策都是基于从众心理,在无意识且不自知下做出的(动物脑本能主导了决策,而所谓的“权衡利弊”是总裁脑在动物脑的控制下的自我解说)。而我直到多年后通过全面复盘,才意识到从众心理曾如此全面地主宰着我。

此时,当我用“从众心理”来反思总结这段经历时,就意味着在我的大脑中,这段充满切身之痛的经历教训链接到了“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也就是说,我用我真实的带着情感的经历编码了这个知识点。

当然,我只是举了自己某一个从众的例子,实际上,当时的我还有大量其他从众行为,以至于它们产生了一种震撼感。我甚至花了两天的时间全面整顿回顾这些教训,而整个过程,就是在用我生活中曾经真实发生过的经历来编码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特别是这些经历都带有极大的情感冲击。

于是,我顺着这股情绪,继续编码,编码我眼前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在我进行文章创作的近两年,我不断地收到视频创作的邀请,所有人都在强调视频创作才有未来。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我曾进行了一周的视频创作。好在那时的我,已经具备一定反从众的能力,及时回归写作。

我已经编码了大量从众的“教训”,并将其链接到了从众心理这个知识点,最终形成了我对一切发心的警惕感。当类似经历或生活现象再次出现时,这种警惕感将瞬间被激活。

这就是我大脑里面的一组与从众心理有关的神经元网络。这片网络由于我经常进行觉察与编码,因此,已经形成一片高密度的相关链接的网络,当任何一个类似经历出现时,相邻的神经元经历或知识点也会被激活,从而形成我在每一个当下应对的智慧。特别是它最终形成的基本意识,使得现在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可以做到“有意识”地把自己从“无意识”的不自知状态里面拉出来,然后像旁观者一样觉察自我。

一个新知识点变成本能的过程

对于任何一个新知识点,大脑不会为它赋予一个新的神经元,而是先寻找原有的信息来“收编”新知识点,如果新知识点具备较重要的地位,后续被更多的其他相关信息或知识点多次链接或激活,久而久之,这个新知识点也会成为一个信息中枢。这就和城市以及它的道路网络一样,北上广深这类超级城市有许多二三线城市与之链接,它们的道路网络十分密集,与之对应的是边远小城镇以及村落,链接它们的道路甚至只有一条。

假如这个村落一直可有可无,那么到最后它可能就会消失。相反,深圳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但它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知识点”,不到几十年时间,深圳变成了一个超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为它不断壮大,或者有其他城市主动请求链接它,或者它主动请求链接其他城市。

即使同一个城市的链接频次(信息频次)在一天之中,也有可能非常之高,这可以类比为神经元与突触传递信号能力的强化过程,它就是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刺激的原理,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对同一知识点,重复与补充更多细节就是这个原理。

这些链接的过程,就好比城市在铺设公路一样,最开始车流量非常少,道路可能是很小的单车道,而且只有一条,随着“链接与沟通”(请求信息)次数的提升,往返两个城市的需求上升,车流量开始上升(不断多次激活,经常调取信息)。此时即意味着,城市的地位开始上升,它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时,为了更高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道路”开始变成“多车道”,同时新建更多的“高速路”,“高铁”也开始开通。此时,重要知识点(大城市)开始形成,信息沟通过程开始变成一个接近自动化的体系,我们的本能开始形成,正如当一个城市网络开始成熟后,一切就开始变得井井有条,接近自动化,这就是一个新知识点最终变成我们的本能的过程。

辅助理解:城市道路网络到航空公司的航线

当一个本能形成时,就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重要的本能甚至会在生活里面不同层面每天被多次激活。打一个比方,重要本能就像超级大国的美国,我们看飞机的航线图,会发现每天全世界链接到美国的航线极为密集与频繁,这就是“美国这个知识点”的密度,我们几乎从各个层面(各个国家,甚至包括各个小地区)都能链接到它。

与之对应的是小国或小地区,链接到它们的航线可能只有一条,如果我们从中国要去到这个偏僻小国,可能还要坐飞机到美国(或它的邻国)中转。

这就是我们大脑读取偏冷知识的特征,这样的特征首先意味着要调取这个冷知识是难的,因为只有少数的那么几条路径可以直达它,甚至只有一条路径。甚至当大家都觉得这个偏远小地区(冷知识)可有可无,都没有链接或需求时,原本相应的那条航线就会因此而被航空公司消减掉,因为任何一条航线的维护,都是有成本的,大脑里面任何一条神经元,都是占用大脑资源的。

这是大脑省能原理决定的,它跟我们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商业是一致的。

此时,航空公司会把这些资源,如飞机及相应的人员用在其他需求快速发展的航线上,因为其他这些更重要的航线“供不应求”,能量必须为其所用。

这就是大脑用进废退的本质,它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一模一样的。

回忆与忘记知识点的本质

当仅有的一条“道路”都被中断后,这个知识点,或者从此以后都不会被想起来了,这就是忘记。

有些知识点,我们在调取的时候,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但是后来突然间不经意就想起来了,原因就是这个知识点也是相对冷门,我们没有足够多的中转站可以抵达它。

比如我们要回忆起S,假如只有邻国才能抵达它,而我们怎么搜索(回忆),也想不起它的邻国是谁,甚至就认为根本就没有中转站可以抵达它,于是我们想不起来。

这就是忘记知识的一个核心原因,我们要回忆起S,我们要找到S,必须找到那条可以抵达它的路径,必须首先找到“中转站”。于是,基于记忆力的这个原理,我们想要让S更容易被我们找到,在构建记忆的时候,就要为它构架更多的“中转站”,以便我们在调取的时候,可以更快速地抵达它。

真正学习的本质

但是这样的理论是不成立的,如果S不管如何发展,它的地位始终就是一个“偏远地区”(一个冷知识),那么即意味着,它在我们的真实生活里面没有意义,我们甚至几天几月都不会想起它一次,那么它就一定不可能构建起更多有效的中转站。

比如我们为了考试的学习与记忆,当我们学习所有知识只是为了考试时,那么不管我们重复记忆多少次,考完试后,大脑一定会主动忘记,因为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真实能量生活里面没有作用。

一个知识点,就好比航空公司的一条航线,如果它是亏本的,对公司没有作用,就一定会被消减掉,这是能量原理决定的。而我们今天大多数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学习,几乎都是违背这个原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应试教育体系下教出来的学生几乎很难在真正的商业环境中立足的原因。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平时学习时的重复性记忆,就是最为浪费时间的做法,它一方面无法构建更多的中转站,另一方面没有存在的意义。因为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无法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于是,它就不可能具备更多有效的“中转站”。

最强记忆力的“道”

大脑记忆的方法论很多人似乎都懂,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核心就在于方法论是术,而道才是根本,就如航空公司一定会把亏本的航线消减掉一样,学习记忆知识也遵从这个能量的天道。用天道来记忆,即使不懂大脑的记忆方法论,你依旧可以清晰地记住一个事情的前前后后的所有细节,因为这个事情与你的生存密切相关,甚至是决定性的。

如果一个人对项目X非常感兴趣,那么他就会忘我地沉浸在X里面,吃饭走路,甚至睡觉也在思索,不断为X构建更多的“中转站”。这种行为是不自觉的情感层面的,不需要任何自我强迫的,不为任何结果,就是因为沉浸在里面的乐趣,以及X所呈现出来的成果为这个社会带来的价值。

此时,我们并不知道大脑记忆力原理,但几乎一定可以把X打造成一个“超级知识点”,正如一个超级城市一样或者一个大国,航空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一定会不自觉地想要为它铺设更多航线,这是能量驱动下的结果。

因此,那些懂记忆力原理的人反而更麻烦,他们往往会凭借所谓的“懂”,然后就看什么学什么,想着拿这个“秘诀”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此时,当我们违背大脑强制自己去学习时,我们就会极度痛苦,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最终大脑会把强制学习的冷知识忘记,就如航空公司最终会把冷门航线消减掉一样。

因此,强迫孩子学习也是最麻烦的,当孩子无法找到学习该有的价值与意义感时,他的大脑就一定会把知识给忘记,不管如何强迫,如何用功。

写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天才也不是因为聪明,而仅仅只是刚好踩中了这个能量驱动的关键点,正如我一直告诫自己一样,我并不聪明,我只是踩中了那个点,然后不断地沉浸在构建更多知识体系的“中转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