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康复:从管好嘴,释放压力开始

笔者欣喜地看到了新书稿——《生了胰腺癌,怎么吃》。认认真真翻阅后,十分欣慰,忍不住想说几句。

孙丽红教授是我多年前曾指导过的博士。她带职攻博,原本是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当时已在大学从事与饮食健康相关的教学工作,却醉心于肿瘤与饮食关系的深入研究,所做的博士课题是城市常见癌种与吃的关系。博士期间她开创性地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令学界及临床医师瞩目的结论。博士毕业后便一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营养学教学研究,同时在全国各地奔走,研究、讲学及科普,希望通过饮食调控来帮助芸芸众生防范肿瘤,远离癌症,走向康复。因为她从事这项工作(21世纪之初)时,关注者寥寥无几,且实证性研究相当于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故多年来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及影响广泛的领导者,特别是她还致力于现代媒体(包括各地电视台等)的科普宣传,让普罗大众知晓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使她成为该领域的“网红”。

胰腺癌,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尤其是本书所讨论的防范转移复发之类!

根据本人近40年的胰腺癌临床诊疗经验,进入21世纪,胰腺癌发病率有着明显的上升。以上海为例,20世纪80年代,胰腺癌属少见癌种,一年内的发病数最多百例而已;世纪之交,发病率接近6/100000,每年上海新患者为300~400例;但现在已经飙升到15/100000(2018年),现在仅是上海,每年胰腺癌新患者就达2000余例。可不惊叹乎!

40年间,笔者诊治过4000多例胰腺癌患者,有些人走出来了,也有些人“走”了。我的多位学生(不包括本书作者)曾总结过相应的疗效论文,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效果非常不错,远远超出了任何一种单一疗法。他们的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中医界的顶级杂志上[中医为主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1313-1316],涉及数百例胰腺癌的疗效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6组,记得其中最典型的一组是没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或无法接受手术者,纯粹运用中医药加饮食、心理、行为等综合且保守治疗(即没有化疗/放疗)者,计100余例,在统计分析时,有66%还活着,其疗效与第一时间手术加化疗及中医药组并列第一。可见,包括饮食疗法在内的胰腺癌治疗,效果的确不错。笔者认为,在胰腺癌等癌症的康复过程中,讲究饮食疗法,意义突出。这也彰显了本书的实用价值及指导意义。

在笔者经验中,暂且不谈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及透明细胞癌等的病理异同,仅就表观差异而言,胰腺癌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型,且男女有别。总体上,男性患者稍多些,男性胰腺癌集中在两种类型上:一类是常酗酒,好吃肉,蔬菜水果吃得很少者,有的再加上抽烟,此类人群往往胰头病变多见;另一类就是认真负责,一直持续工作,压力特大者。早在2004年,我们就指出胰腺癌好盯上CEO,近年来又发现高级官员也是易感人群,都是这两类的。当然,这两类有些可相互兼见:既饮食不当,又压力大者。至于女性中,胰腺癌发病率也不低,且有着某些特殊性,往往是胰尾/胰体癌多见,常因胆胰综合征发展而来,其原本可能是胆管/胆囊/胆道有慢性炎症,而此慢性炎症常是持续之纠结、烦恼、爱管事、急躁等不太健康之个性所促使的(持续的慢性心理应激导致胆管内化学成分的改变),此炎性病变可逆流至胰体/胰尾,反复刺激,最终诱发癌变。总之,从表观差异看,胰腺癌的发病过程中,三重因素交替作用:压力、饮食、胆道炎症。因此,胰腺癌的有效防范,也要从三个环节着手,且男女有别。女性重在疏肝利胆,减少烦恼,改善睡眠;男性则重在调控饮食,优化膳食结构,戒烟戒酒,减轻并善于释放压力。对此,本书作者已阐述了其中部分内容,且比较透彻,可开卷有益。

应该说,胰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且有少龄化趋势(笔者诊治的患者中最年轻的仅16岁,是宁波人),发病的深层次机制虽没完全清晰,但疗效却大有提升。笔者对此颇有话语权。如果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饮食疗法等非医学措施,胰腺癌的康复效果是相当不错的。长期(5年、10年以上)活着的,有好几百例。至少,配合了合理的饮食疗法,胰腺癌的疗效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体会是,除常规中西医治疗外,胰腺癌治疗有五大难题(对此,曾在《从“心”治癌》一书中详细论述过,可参阅之),而核心之一就是善于调控饮食,释放压力,且尽可能做到个性化。对于这些,本书核心之处都有所涉及,且夹议夹叙,阐述得不错。因此,可以乐观地预测,此书将会受到学界、患者及其家属等的欢迎及好评。

医学的进步,需要各个环节的细化与深化。但愿此书做出的有益探索,能够不断结出硕果,以更好地造福患者及相关者。

阅读完毕,有感而发,并欣然提笔,乐于为序!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创始人

 何裕民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