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圈“退潮”(《商界》2022年第11期)
- 《商界》杂志社
- 743字
- 2024-12-21 08:15:01
互联网人抢滩新加坡
新加坡,已经成为互联网人的“避难所”。
当越来越多的国内互联网大厂员工出现“35岁危机”,或因各种原因从大厂“毕业”之际,新加坡的互联网行业正在崛起。这里云集了众多东南亚本地互联网公司,也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巨头在亚洲的聚集地:谷歌、亚马逊、推特等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亚洲区总部皆坐落于此。阿里巴巴、腾讯、抖音集团等中国互联网大厂也在此设有分部。
Web3.0
原本肥沃的金融土壤,遇上腾飞的互联网环境,为新加坡提供了良好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生存空间。因而中国一众创业精英、投资人将新加坡作为角逐Web3.0的重要桥头堡。
“被动”崛起
新加坡互联网市场的崛起并非其“主动选择”,其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成绩并不惹眼。但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中心,随着全球互联网市场的饱和下沉以及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崛起,新加坡成为了不少互联网大厂发力该地区的“试验田”,本土互联网公司也顺势崛起。作为全球“独角兽”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其“独角兽”公司也大都集中在互联网领域。
进口人才
此前新加坡长时间没有集中火力聚焦互联网领域,缺乏该领域人才,中资公司不得不向国内挖人。再加上国内互联网大厂遭遇“裁员潮”,新加坡就成为了国内互联网大厂前员工的另一个选择,甚至是币圈创业者的乐园。不过新加坡政府保障本土员工优先就业,对外籍员工比例有严格限制,新加坡大厂分发给外国人的岗位也在减少。这也导致了新加坡对国内互联网中层人员来说吸引力有限。
To B的庞大市场
然而各国互联网巨头集中扎堆新加坡,却压紧了中小创业者们的生存空间。再加上新加坡本土用人成本较高,与电商相关的快递等行业难以提供极致效率服务。再加上技术人才不足,新加坡企业更愿意直接对外采购服务,因而在新加坡,相对于To C市场,面向To B市场的创业机会或许更大。
编辑:朱作明 ashen90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