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

一、科学技术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成果。

数学方面,19世纪20年代,俄国数学家洛巴切夫斯基(Hиколаи Иванович Лобачевскй)提出了非欧几何体系,从而改变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创立的几何概念,在数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物理学方面,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赫尔姆霍茨(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提出了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另外,还有热力学的三大定律、电话、留声机的发现和发明等。化学方面,门捷列夫(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学方面,19世纪的最大成就之一是细胞学的建立,为生物学的分类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提出的进化论认为有机体是千百万年发展过程的结果,提出了“适者生存”的理论,从而“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1]天文学方面,光谱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天王星、海王星的被发现,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神学家们鼓吹的宇宙的转动得力于神的推动的假说受到强烈的打击。

19世纪的许多科学成果在生产中得以应用,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到垄断

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进入机器制造机器时期。4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以及主要铁路干线的建成,标志着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机器阶段过渡的基本完成。

工业的飞跃发展和海上运输业的优势,保证了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50—60年代,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

工业革命的完成,殖民扩张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促使英国经济获得蓬勃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第一位,有“世界工厂”之称。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资本的大量输出、传统行业技术陈旧、经济危机及美、德的激烈竞争,工业发展趋于缓慢。特别是1825—1866年,英国共发生了5次经济危机,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80年代,英国工业总产量被美国超过,1900—1910年又被德国超过,沦为世界第三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英国农业经济也日益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农场的发展,为农业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英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很快。1800年到1900年增加了2倍多,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快。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人口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得英国的粮食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赖国外进口。这种情况表明,英国的“世界工厂”一方面向国外倾销工业品,另一方面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个人主义的盛行,为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提供了滋长的土壤。工业的发展迫使资本家逐步考虑解除工人的后顾之忧,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为自己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因此,贫民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思想得以发展起来。经济的发展日益依赖科技的应用,科学教育思想也应运而生了。

法国在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1804—1814)开始工业革命。拿破仑政府大力推行工商业和扩大国外市场的经济政策,实行保护关税、国家订货、奖励竞争、保护专利等政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19世纪20年代到1848年欧洲革命前,工厂制度在纺织业普遍推广开来,纺织工业成为法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冶金、采煤、金属加工、造纸、化工、玻璃制造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发展也很快。到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生产发展水平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60年代末,机器大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发展速度赶不上新兴的美国和德国,退居世界第四位。

法国大革命使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被自由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取代。

19世纪初,德意志联邦是由34个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关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重大障碍。拿破仑战争使德国封建农奴制受到沉重打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各邦国之间的关税壁垒。1818年,普鲁士首先实行同一税则。1838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

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意志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生产机械化逐年增加。50年代以后,纺织工业、重工业、采矿业及铁路建设迅速发展,并开始建立机器制造业。虽然德国工业革命起步较迟,但是,由于德国广泛地利用了新技术、注重重工业、培植国家资本主义、掠夺了大量战争赔款等原因,工业发展速度很快。在70—80年代,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已达到13.2%,超过法国。到90年代,德国主要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开始赶上英国。

美国的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19世纪初,工厂制度首先在棉纺织业确立。美国的机器制造业始于19世纪初,以前,各种机器主要从英国进口。到19世纪中期,制造农业机械、缝纫机、制鞋机的工厂已有很大的发展。面粉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服装业等部门普遍建立了使用机器的工厂。

到19世纪50年代,工厂制度在美国已广泛建立。1810—186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9倍。美国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占世界第二位。

南北战争后,随着南部种植园奴隶制和南北部经济分裂的消除,西部土地的开发,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欧洲资本的输入,外国移民的迁入等,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起来。1850—1900年,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兴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Адексеевич пётр 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中期,处于农奴制下的俄国开始工业革命,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开始。在开始阶段,俄国大量引进外国的机器设备。19世纪50年代,俄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机器制造业。到19世纪中期,封建经济日趋瓦解。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Ⅱ)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宣言,使2 000多万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他们成为自由雇佣者创造了条件。这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1880年,在纺织业中,机器生产已占三分之二。冶炼业、制糖业、呢绒业已普遍采用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快速发展。1860—1900年,俄国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增长的速度超过德、法、英。然而,在工业生产的绝对量和技术水平上,俄国仍落后于西欧和美国。

19世纪初,日本已经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发达地区,并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50年代,日本与美、英、荷、俄等列强签订了一些开放国内市场的条约。殖民性的贸易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推行维新改革,其中,统一全国政权、统一货币、废除等级制度和行会制度、土地和地税改革以及一系列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日本的工业革命也是始于纺织业。1866年,日本出现了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之后,纺织业开始迅速发展。1984年,机器缫丝占生丝产量的41%。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了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和中国市场,促进了日本工业和贸易的增长。19世纪末,日本的工业、交通运输业、贸易、金融等都有巨大的发展,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对象的扩大和教育内容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