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深圳大学与中国比较文学

李凤亮

深圳大学与中国比较文学有着特殊的缘分。

作为改革开放、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基础工程之一,深圳大学始建于1983年,首任校长由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院士出任。次年,由北京大学援助师资,乐黛云教授、胡经之教授(轮流)、李赋宁教授分别受聘组建中文系和外文系。随着两系的建立,比较文学研究所也相继成立。1985年,得益于深圳的风气引领与开放包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在这所刚刚成立两年的新兴大学举行。自此,作为“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深圳大学与中国比较文学及其学会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夏,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深圳大学借地蛇口海上世界(今属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地域)举办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20周年纪念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2009年深圳大学承办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2015年恰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30周年,中国比较文学界多位重要学者再次汇聚于深圳,召开“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借此回顾中国比较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前瞻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路向。事实上,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深圳大学,也正借助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契机,加快推进比较文学学科的新一轮发展。

30年来,深圳大学的比较文学阵地有了大幅扩展。除原初的教学直接相关部门中文系、外文系相继扩展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还增设了国际交流学院、印度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移民文化研究所等。它们都始终把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和重点领域。中文系还一度赋名“国际文化系”,原比较文学研究所已更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位点内部则形成了东方文学中心、加拿大中心、澳大利亚中心、英美汉学中心、犹太基督教文化文学中心、诺贝尔文学中心、现代影视中心等研究组合,外国语学院则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外国语言文学诸系,同时还发展了全球文明研究等影响力较大的领域。

3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许多老中青学人,在深圳大学留下了鲜明的足迹。如乐黛云教授在此组织成立学会并多年关注深圳大学的发展,是深圳大学比较文学发展的原创动力;李赋宁教授建立了深圳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及其对中国影响的教研架构;胡经之教授多年担任中文系领导,并以文艺美学介入比较文艺学研究,对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的持续发展倾注了心力;郁龙余教授长年主持印度文化文学与中国关系的研究,成果产出至今源源不断;刘洪一教授持续进行的犹太基督教文化文学典籍解读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刘小枫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发展的德国浪漫派诗学研究影响长远;李凤亮教授的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与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体现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的时代活力;钱超英教授的澳大利亚华文文学研究,丰富了流散诗学的理论建构;吴俊忠教授的俄苏文学研究、阮炜教授的英国小说史和全球文明比较研究、周明燕教授对诺贝尔奖相关作家作品的推介品鉴、江玉琴教授的美国黑人音乐与跨文化研究等,也构成了深圳大学的重要特色。此外,海外汉学、文化产业、移民文化、比较文化等也正在成为深圳大学拓展的新边疆。

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相关机构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除全国各高校的博士和博士后外,还从国际比较文学重镇荷兰莱顿大学(张晓红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阮炜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柴婕博士)、日本爱知大学(阮毅教授)等引入了人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中国港澳台地区等,也是深圳大学中青年比较学人的访学之地。他们的研究,正承先启后,焕发出新锐的朝气。

2016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LA)第21届学术大会上,经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推荐,深圳大学有幸成为2019年ICLA第22届学术大会的举办单位。深圳,这座年轻的国际化城市,将再次迎来五湖四海的宾朋。深圳大学,这所年轻的开放型大学,也将再次为中外比较文学学者打造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

深圳大学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港湾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则是深圳大学的一片养护的绿荫与一面前进的旗帜。深圳大学与中国比较文学,正日夜兼程,走向未来。

本书收录的,既有“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也有关心、支持、参与深圳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学界同仁们的力作。我们期待读者们见到的,不只是一本普通的比较文学论文集,而且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比较文学30年发展的跫跫足音。

是为序。

(李凤亮,深圳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