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停靠于苏州外围码头,大家合计还是先落脚寒山寺。苏州又名姑苏城,曾有张继诗歌《枫桥夜泊》千古名句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既已到苏州界了,保险起见还是从外围落脚稳妥。寒山寺便是不错的选择。自南梁伊始,已历经数百年。随着战火纷飞,37年“八一三事变”以来,江苏淮河两岸的重要城市都相继沦陷,其中就有苏州。
虽时隔多年,然我辈之人终不忘这屈辱。1937年11月19日,姑苏城门被日军鬼子踏破,苏州正式被完全侵占。城破当日,鬼子就实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血腥暴行。苏州城区被鬼子屠杀的人数多达万人以上。
而后汪伪政权接手苏州,组建苏州分站,站长黄毅斋积极推进和运。一些商人在观前街做起买卖,商品繁多,人来人往。这其实是一种表面现象罢了。
寒山寺山门门庭冷落,石阶上多处长着青苔,风吹落的树叶无人清扫。众人跨过寺门门槛,步入大雄宝殿前,眼见青铜炉鼎上燃着些许香火,大殿里一位香客也没有。香花宝烛更是无从谈起。
“你好!请问有人吗?有没有人?”康斯岳礼貌性寒暄一下。
“有人,来了。”一位非常年轻的沙弥出来,僧袍打了不少补丁,褪色明显,显得非常陈旧。不过他的僧袍却是干净整齐,显然他非常爱惜这份职业。“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钟明:“小师傅你好!我们几位远道而来,想借宿一晚。请问本寺住持方丈静如法师在何处?”
“你们想找我师父?”
“是的。我们有要事同你的师父商议。”
“是何人要找老衲?钟,钟明老弟,不知来者竟是你。一别多年,竟然还能再见。39年那次事件,是钱荣初舍身取义,阻止了松井。我们那次分别,没想到时隔多年再度重逢。”
“确实已过许久光阴。只不过我们不是恰逢此时,而是特意前来找您相商。”
“何事?想必是非常重要的事。这样吧,请各位随老衲到后院禅房详谈。这是清水,老衲的小徒,给客人们沏点茶水。”
“师父,我们没有茶叶了,茶壶里还有一半凉白开。今日一早下山的二师叔和小师叔去卖字帖和今晨收割的青菜、萝卜,以换回些许大米、食盐、茶叶等。”
“确实如此。平常由静明、静海两位师弟往返苏州观前街,那里商铺较多,能够兑换一些物品。如今这世道人心浮动,纷争不休。真不知什么时候能到头啊。”
钟明:“我想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JS省汪伪敌特清乡逼迫得紧,还有我们内部还有敌人,必须肃清这些毒瘤,否则他们从内部破坏我党组织,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正是为了此时而来。大师傅,您虽为出家人,却有一颗济世救人的胸怀,我们感佩万分。”
于淑萍:“钟哥,你竟然认识方丈大师傅。我说呢,到达苏州第一站你非要选择寒山寺。”
所有人在静如方丈禅房里落座,简述但也较完整说明了这几年的变故。大家都无比怀念那些曾在身边为了理想甘愿献身的亲人朋友。
日落晚霞余晖,静明、静海从苏州城市集回来了。换回来了不少物品,清水师侄早一步去帮忙了。
静海:“方丈师兄,我们回来了。今天收获颇丰,字帖和小青菜全都换了,有10斤大米、3两茶叶、一些香和蜡烛。大米是托了袁施主的福,才能得到。”
“小师弟,你说的可是袁殊?”
“正是此人。他如今虽在90号履职,可我瞧着他竟有一点佛缘。”
“我见过他,他确实不简单。”
静明:“方丈师兄,请问这几位施主是?”
“这几位施主远道而来,暂借住寒山寺。出家人自是广开山门,与人方便。更何况这位是钟明施主,师弟们你们不认识了吗?”
静海:“钟,你,哎呀,真的是你。没想到能在这里相见。对了,还有一块豆腐,今晚就让我来掌厨,你们会喜欢上本寺的特色素斋。”
陈冲:“方丈伯伯,我有一个心愿,我想让杨大哥能在大雄宝殿正堂的长明灯下。还有几位弟弟,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平安健康,没有战争,没有杀戮。”
静如方丈轻叹一声,“好孩子,你们都不容易。当然可以,虽然世道纷乱,不过我们尽可能保这里一方净土。”
“呦!你们回来了,还有不少客人啊。今晚加餐,我有口福了。去,赶紧去做饭,在下可是饿坏了。”来者是一位道长。
康斯岳:“请问,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