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彭成主编
- 1891字
- 2023-08-15 19:10:28
第二节 中药药性的基本特点
一、中药的四气
中药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了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是中药最主要的性能,是说明中药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指药物性质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中药,实际上仍略有微寒、微温的差异。中药四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寒(凉)、热(温)二性。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性中有程度上的差异。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滋阴、清虚热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具有祛寒、温里、助阳、益气等功效的药物,其药性属于热性或温性。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强调:“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可见四气在药性理论中的地位。有关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寒者温之,热者寒之”“治以寒凉”“治以温热”等记载;药性之气,源于《素问》。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并在介绍每味药物功效之前先冠以四气,四气不同,药物作用不同。在《神农本草经》中还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运用四性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奠定了四性用药的理论基础。四性理论的形成,虽有禀受于天之说,但主要还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二、中药的五味
将五味与药物相结合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淡味渗泄。”《神农本草经·序例》谓:“药物酸咸甘苦辛。”《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论述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作用特点。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探讨五味的作用,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五味对五脏生理、病理的影响,把人们对药味的感官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标志着五味学说的确立。
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由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中药五味大多数通过味觉反应而确定,但又不限于此,部分根据药物临床功效的归类而确定。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是中药味道与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三、中药的归经
中药归经理论的最早论述见于《黄帝内经》,提出药物的五味对机体脏腑有选择性。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入五脏,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把归经概念作为药性记载而提出来的是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在其所著《珍珠囊》和《医学启源》等书籍中已有了“藁本乃太阳经风药”“石膏乃阳明经大寒之药”等的记载,张元素提倡分经分部用药,为归经理论奠定了基础。明代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对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也有较大贡献,在《本草纲目》药性的讨论中,均标明有归经内容,如“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并将《黄帝内经》五味五色入五脏的理论用于临床,从而提高了归经理论的实用价值,使归经理论逐渐完善,趋于成熟,促进了归经理论的应用和推广。归经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传统中医形成了对中药选择性作用于脏腑经络的系统认识。
“归”是指药物的归属,即指药物作用的部位。“经”是指经络及其所属脏腑。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中药的归经是从药物功效及疗效总结而来的,是药物的作用及效应的定向与定位。
四、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一般来说,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具有清热、泻火、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
升降浮沉理论是根据不同病位病势采用不同中药所取得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不同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病势: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向外如盗汗、自汗;向内如病邪内传等。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头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消除或改善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需要分别具有升降或浮沉等作用趋向。升浮与沉降是两种对立的作用趋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阴阳归属及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据机体升降出入障碍的不同病位病势采取相应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经金元时期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及明代李时珍的补充和发展,升降浮沉理论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