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彭成主编
- 846字
- 2023-08-15 19:10:30
第一节 中药配伍概述
中药配伍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特点,将两味或两味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合理组合,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效,消除或缓解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过程。简言之,主要指中药与中药之间,有目的、有规律、有依据的配合应用。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探索,我国医药学家逐步认识到配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掌握了配伍用药的法度。历史上出现中药配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左传》“鞠芎、麦曲,治河鱼腹疾”。东汉《神农本草经·序例》曰:“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神农本草经》将中药配伍分为三个方面,即根据药性的阴阳属性,进行配合使用;根据药物的不同形质、部位进行配合使用;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需要,进行“七情”配伍应用。金元以来,历代医家主要对中药七情配伍进行了阐发,尤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阐述最为简明,影响最大。李时珍曰:“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柏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从此,古今各家论著多宗于此。西方医药传入我国以后,我国医药学家尝试中药与西药配伍合用。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创立“石膏阿司匹林汤”,开创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先河。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同用、中西药配伍防治疾病日益广泛。
配伍是组方的基础。临床应用中药时,常在配伍的基础上,再将药物按“君、臣、佐、使”的特定法度加以组合,确定剂量比例,即为方剂。
目前,虽然主要存在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七情配伍、中西药配伍等形式,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七情配伍才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配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