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童的特点

儿科护理学与其他临床护理学科相比独具特点:一是儿童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在发育过程中不仅存在个体差异,还具有更明显的年龄差异。故儿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对儿童来说预防更加重要。因此,学习儿科护理学时不能将儿童视为成人的缩影。

一、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的外观不断发生变化,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不断增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牙齿、前囟、神经系统等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主要内脏器官的大小、位置等解剖特点亦与成人有所不同,如新生儿时期两侧心室壁厚度几乎相等,两岁以下幼儿的心脏多呈横位。因此,儿科护士须熟悉儿童正常解剖特点和发育规律,这样才能准确鉴别正常与疾病征象,做好保健护理工作。如怀抱婴儿时注意保护头部(婴儿两个月前因颈椎肌肉和颈椎发育相对滞后,不能抬头);给儿童进行操作时不能压迫或过度牵拉(婴儿期骨骼柔软,长期受压易变形);婴儿皮肤、黏膜表层薄而嫩,容易损伤和感染,故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尤为重要;等等。

(二)生理生化特点

中医学认为,儿童的生理特点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象等。婴儿肾脏功能不成熟,容易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要比成人多,但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相对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腹泻、呕吐;呼吸系统功能不完善,尤其是气管支气管黏膜血流丰富,易感染,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特点,对收集资料、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免疫特点

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防御能力弱。其非特异性免疫亦不成熟,皮肤、黏膜娇嫩,易破损。淋巴系统、体液免疫及细胞因子等发育均不完善,防御能力差,易患感染性疾病。特异性免疫尚未成熟,但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至出生后6个月以内,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较少,6个月至6~7岁IgG相对缺乏,一般在6~7岁时,儿童自行合成IgG的能力才达到成人水平。IgM是抵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主要抗体,由于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因此小婴儿易被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分泌型IgA(SIgA)是黏膜局部的主要免疫物质,婴幼儿期常缺乏,故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四)心理社会特点

儿童感知觉、情感、记忆、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始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中的任何刺激都会引起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获得家庭、社会的关注和正确引导,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者需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临床特点

(一)疾病特点

儿童时期各系统疾病的种类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如新生儿以先天性疾病多见,婴幼儿以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多见,高热时可有热性惊厥,这些疾病在成人发生率低;儿童恶性肿瘤以白血病多见,而成人则以肺癌、肝癌、食管癌等多见;心血管疾病中儿童以先天性心脏病多见,而成人则以冠心病、高血压多见。

(二)病理特点

中医学认为,儿童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儿童发病,其寒热虚实的转化迅速较成人明显,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但儿童宿疾较少,用药随拨随应。儿童对致病因素的病理反应往往与成人不同。如维生素D缺乏在婴幼儿可引起佝偻病,在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病;肺炎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在小婴儿可导致支气管肺炎,在年长儿和成人则易导致大叶性肺炎。

(三)临床特点

儿童病情变化快、来势凶、易反复、变化多端,护理人员需更加仔细和密切观察。如儿童患感染性疾病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发展为败血症,常引起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缺少典型临床表现,仅有反应低下、拒乳和体温不升等非特异性的表现;新生儿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其表现与病理改变常不相符,缺乏定位性症状与体征。

(四)诊断特点

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病情,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年长儿往往也不能准确描述症状。护理人员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临床表现特点,更要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患儿即使是同一症状,所引起的原因往往也有很大区别。以儿童惊厥为例,发生在早期新生儿时,首先要考虑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发生在婴幼儿时首先要考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或热性惊厥;发生在年长儿则要考虑癫痫。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儿童的病史,仔细观察儿童的表情、姿势、动作,并结合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做出诊断。

(五)治疗特点

因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治疗时药物的剂量需随年龄而异。有些治疗方法为儿童所特有,例如,蓝光与换血疗法为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特有方法。儿童的体液特点导致其患病时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液体疗法时需要定量、定性与定速。由于儿童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差,患某个系统疾病时往往会累及多个系统,如肺炎时易发生腹泻和惊厥。因此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要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六)预防特点

绝大多数儿童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加强预防措施能够降低儿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开展计划免疫,可使许多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如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麻疹、脊髓灰质炎和乙肝的传播。通过对生长发育的监测可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治。通过遗传咨询和新生儿筛查可防止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重视保健工作,可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营养不良、肺炎、腹泻等)。注意合理营养,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儿童体质,还可防止肥胖症的发生。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发病率、促进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

(七)预后特点

儿童新陈代谢和生命力旺盛,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患病时虽然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但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得当,疾病好转也快,后遗症少。相反,新生儿、体弱患儿病情恶化迅速,如果估计不足,不积极抢救,易造成突然死亡。因此,应加强密切监护,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三、住院儿童的心理和护理特点

住院是应激事件,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住院使儿童离开熟悉的环境,加之医院规章制度的限制和各种诊疗护理措施,因此往往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强弱与患儿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护理人员要了解并重视每个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使患儿尽快适应住院生活。

(一)婴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1.心理反应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住院的反应随月龄增加而有所不同。

6个月以内的患儿,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则入院后较少哭闹,比较安静。即使不能与母亲在一起,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但因缺乏有效的外界刺激,感觉、知觉和动作方面的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

6个月以后的婴儿一般能认识母亲,并开始认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恋性越来越强。故6个月~1岁的患儿住院反应强烈,以哭闹来表现分离性焦虑,对陌生环境与人持拒绝态度。

2.护理重点 要鼓励父母多陪伴患儿。如父母不在身边,护理人员需多与患儿接触,尽量多抚摸、怀抱患儿,满足患儿的生理、心理需要。向家长了解患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并注意护理中尽量保持。可将患儿喜爱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床旁;提供适当的颜色、声音等刺激,促进其感觉、知觉的发育;协助患儿进行合理的动作训练,促进其正常发育。

(二)幼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1.心理反应 幼儿对医院的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均不熟悉,住院期间与父母分离会产生分离性焦虑。加之受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限制,与他人交往出现困难,患儿对住院限制其活动产生不满情绪,表现为拒绝接触医护人员,出现反抗(哭闹、攻击行为、不听劝阻等)、失望(抑郁、对任何事不感兴趣等)和否认(克制自己的感情、满不在乎等)等异常行为。

2.护理重点 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患儿,介绍医院的环境和生活安排,了解患儿需求。多与患儿交谈,促进其语言发展。注意语言和举止,给患儿留下良好形象,以利于沟通。充分理解患儿入院后出现的心理反应,允许患儿表达其情感和不满,不可当众指责、辱骂患儿,为患儿营造娱乐、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尽量减少住院对患儿的负性影响。

(三)学龄前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1.心理反应 学龄前患儿住院后跟幼儿一样也会出现分离性焦虑,虽迫切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但因智能发展更趋完善,故表现得较温和,一般不会出现哭闹、攻击行为、拒绝等,多表现为难以入睡,悄悄哭泣,且能做到情感和注意的转移,如通过玩游戏、绘画等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患儿因对陌生环境不习惯、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及惧怕治疗带来的痛苦等而产生恐惧心理。

2.护理重点 学龄前期患儿能够理解和执行护理人员的一些指令,有自尊心,对此护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尊重患儿。介绍病房环境及同室的其他患儿,如病情允许可组织适当的游戏,使患儿理解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及意义,让患儿有安全感。此外,可用游戏调节患儿情绪,克服其恐惧心理。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自我照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四)学龄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1.心理反应 此期患儿已进入学校学习,学校生活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住院的主要反应是离开学校、与同学分离,感到孤独,担心耽误学习。因对疾病缺乏了解,患儿会担心预后,有时怕羞而不愿配合。此期患儿自尊心较强、独立性增加,尽管心理活动很多,但不愿表达出来,常常努力掩盖内心的恐慌。

2.护理重点 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多沟通、交谈,态度要真诚,多关注患儿的表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儿介绍有关病情、治疗和护理的目的,解除其疑虑。协助患儿与同学保持联系,了解学校及学习情况。引导患儿参与制定每日的生活安排,鼓励患儿坚持学习。进行体格检查及各项操作时,采取必要的遮挡措施,维护患儿的自尊。尽量使患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信心。

四、儿童的用药特点

儿童用药无论从药物选择还是用法用量,乃至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均与成人不同。药物治疗是儿童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的用药常起到关键作用。由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诸多因素影响,儿童期用药具有下述特点。

(一)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反应因年龄不同而异

不同药物进入人体后,在组织内的分布与患儿的年龄有关。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在幼儿脑内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如3个月内的婴儿要慎用退烧药,以防出现虚脱;药物的敏感性亦与年龄有关,有的药物在某些年龄阶段可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在其他年龄阶段却不显著,如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麻黄碱的血压升高作用对早产儿影响较弱。

(二)肝肾功能不完善,代谢及解毒功能差

儿童时期肝脏解毒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对某些药物的代谢和半衰期延长,药物的血药浓度和毒性反应增加,如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可导致急性中毒,引起“灰婴综合征”;维生素K3、磺胺药等与胆红素竞争结合白蛋白,诱发或加重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肾功能不完善,药物及其分解产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增加药物的毒副反应。

(三)乳儿可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乳母用药后,乳汁中含有浓度较低的药物,一般对乳儿的影响不大,但有些药物在乳汁中的含量较高,如苯巴比妥、地西泮、水杨酸盐、阿托品等可引起毒性反应,须慎用;而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可影响乳儿的正常发育,哺乳期应禁用。

(四)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药物进入儿童体内后,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此使用此类药物应慎重。

加强儿童用药安全意识,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减少儿童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儿童用药治疗效果。儿童用药剂量应计算准确,儿童给药的方法应以保证用药效果为原则,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适宜的剂型、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