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常用药材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 姜海等编著
- 5字
- 2023-09-15 14:33:0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概述
中药在制剂及配制成药之前,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这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叫作“中药炮制”。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中药炮制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炮制”在古代一名“炮炙”,或称“修治”。它是根据医疗和制剂需要,研究中药炮制理论、操作技术及其发展等内容的一门实用科学。“炮”和“炙”从字面上讲都离不开火,反映了古代的制药情况,而现代操作方法已经大大发展和改进。中药炮制不仅实践内容丰富,而且有它的科学依据。药材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的优劣。
一、中药炮制
(一)中药炮制的内涵
中药炮制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辨证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炮制,历史上又称“炮炙”“制造”“修治”“修事”,其中,“炮制”和“炮炙”两个词较为常用。从字义上来看,“炮”和“炙”都离不开火,也代表着中药加工技术中两种火的处理方法。随着社会进步,药材加工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炮炙”已不能确切反映和概括药材加工处理的全貌,故现代多用“炮制”一词。“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而“制”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包括药材的净选加工、饮片切制及炮制等过程。
(二)目的和意义
炮制是中药制备的重要环节。药材在用于治病之前,基本上均需要经过炮制。中药材大多为植物药,地下根茎部分多黏附泥土;地面上的枝、叶、花、果,多附有灰尘或夹有杂质;有些药材还留着非药用部分;整块整枝的植物类药材和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药材,不利于制剂;有腥臭气味的动物类药材,不便于服用;有副作用和有刺激性的药材,服后对肠胃有影响;有的药材未经处理不能发挥某种作用。基于以上情况,采用各种相应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可使问题得到解决,这说明炮制是有意义和作用的。然而,炮制的作用是通过炮制加工、去粗取精,以提高疗效、扩大应用范围,适应医疗的需要,因此炮制又是有目的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除去泥土、灰尘、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 药材中常混有泥沙、虫卵、霉变及其他非药用部位,入药前需挑出。如种子类药要去壳、去泥土,植物的根或根茎要除去泥沙等。根类药去芦头、皮类药去粗皮等均是为了使药洁净,用量准确,疗效可靠。另外,花椒应除椒目、麻黄应除根、莲子要去心等,是为了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确保药物质量。
2.使药物容易粉碎和溶出有效成分,便于制剂 完整的药材经过切制以后,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同时还有利于调剂、特殊炮制及储藏等。矿物类和介壳类药材一般经过烧煅后,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3.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具有特殊臭味的中药,气味难以接受。炮制里的酒润、麸炒、醋炙等,通常具有矫臭、矫味作用。如五灵脂生品有腥臭味,不利于服用。醋炙后能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的作用,并可矫臭矫味,用于产后恶露不快、吐血、女性月经过多等症。僵蚕辛散之力较强,药力较猛,麸炒后疏风解表之力稍减,同时有助于除去生僵蚕虫体上的菌丝和分泌物,矫正气味,便于粉碎和服用。
4.降低或消除毒性 有的药物由于其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需要通过炮制以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川乌用浸、漂、蒸、煮、加辅料制等处理方法以降低毒性;大戟、商陆等用醋炙降低其毒性;斑蝥米炒,能大大降低毒性;苍耳子炒黄,可消除毒性。
5.消除副作用 如常山酒炒可消除涌吐作用;何首乌经过煮制可消除致泻作用。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宁心安神则需避免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即可消除此副作用。
6.缓和刺激性 如炒乳香、炒枳壳可以缓和对胃的刺激作用。山楂炮制后降低有机酸含量,可以缓和刺激性。苍术麸炒后可缓和燥性。
7.改变药物的性能 药物各有其寒、热、温、凉性能,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经过炮制可以改变其性能,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生甘草清热解毒,蜜炙后能补中益气;地黄生用性寒凉血,熟地黄则性温补血;蒲黄生用行血消瘀,炒炭则能止血。
8.增强或发挥药物的作用 延胡索醋炙可发挥止痛功效。蜜炙百部、款冬花、紫菀,由于蜂蜜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一些种子类药物(决明子、芥子、紫苏子、青葙子等)种皮致密,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种皮爆裂,有效成分便于煎出。羊脂炙淫羊藿,可增强其治疗阳痿的效能。胆汁制南星,能增强其镇痉作用。
9.引药归经 引药归经就是用某些辅料炮制,导致药物在一定的部位产生作用。如大黄本为下焦药,酒炒后能在头部产生清降火邪的作用;杜仲原系肾经药,盐水炒后能在肾经更好地发挥药效。
10.便于调剂和制剂 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豹骨等,质地坚硬,难于粉碎,因此采用煅、煅淬和砂烫等方法使得药物质地酥脆,从而便于制剂和调剂。
二、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它随着中药的应用而产生,又随中医临床的不断发展而成熟。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寻找食物。他们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免误食毒物而发生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但有时也会因偶然吃了某些动植物而使原有的疾病减轻,甚至痊愈。经过长期实践,他们积累了经验,逐步对某些动植物的治疗作用有所认识,这就是最早的中药,故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古人在使用药物时,为了便于服用,产生了洗涤、打碎、劈成小块、用牙齿咬成碎粒等最简单的加工方法,即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随着火的发现和利用,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到了夏商时期,由于酒醋和油盐的发明,以及人们对烹调技术的掌握,丰富了用药经验,酒醋等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
三、中药炮制的发展状况
1.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至宋时期(前722—1279)中药炮制技术初步形成,除常用的炒、蒸、煮、煅外,还有制地黄、麸炒、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等新法出现。此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作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雷敩,本书载药300种,对前人炮制经验进行了总结,首次出现炮制通则、使用辅料炮制药物等,为后世的中药炮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本草学基础。
2.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金元、明时期(1280—1644)是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提出酒制理论,元代的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还提出炭药炮制理论,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将前人理论进行总结,提出酒、醋、盐、姜、蜜等辅料能分别与不同药物作用,产生不同疗效理论。此时期的炮制学著作为明代缪希雍的《炮炙大法》,载药439种,对雷公炮制十七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形成了中药炮制理论,首次提出药物贮藏保管方法及炒炭存性等观点。
3.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清代(1645—1911)是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此时期的代表著作为清代张仲岩的《修事指南》,载药232种,对清以前炮制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丰富了中药炮制理论。
4.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现代(1911年后)是中药炮制的振兴、发展时期,不仅对古代的炮制经验进行了继承和整理,还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对炮制工艺和设备进行研究、改革和创新,使炮制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