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京老城最鲜活的底色,是院落生成的社会。

梁思成以寥寥数千字囊括了北京城3000年的建城史 ,侯仁之和一众学人把它详详细细地考证还原 ,这些文字和仍存的遗迹互为印证,所以我们常常惊叹于古都北京朝代更迭的瑰丽、神奇的水脉、严整的轴线、恢宏的国都意象,以及难以计数的一处处史事。

然而,当我们登上钟鼓楼探看古老中轴线和远处西山,或者走进某个普通院落,或者漫步在“传统特色商业街”时,我们又会惊诧,惊诧于每个细微之处都有难以忽视的困窘(图0.1)。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古都北京并非只存在于如椽大笔之下,更是存在于一枝一叶的纤毫之间,而其间的困窘如若没有改善,就汇成了无处不在的困境底色。如果对古都北京观察的时间稍久一点,例如10年,或者20年,这种对于困窘的惊诧又会变成挥之不去的困惑,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些困窘?所以,我把一些能够感受到,不那么复杂,却又耐人寻味的困惑,大体归拢成三个话题。

第一是“大杂院”。它是杂的、乱的,却不污臭和危险。很多人不喜欢大杂院,甚至不知道大杂院至今依然遍布北京老城各处,但它确确实实是数十万居民的现实生活,甚至数十年来已经成为北京老城的独特居住形态,那么大杂院究竟是因何而来,为何扎根不去,有哪些烟火之美,又有哪些难解之苦呢?(图0.2~图0.4)

第二是“胡同”。不计已经拓宽的、消亡的,仅说现存的、未经剧烈改造的,仍有一千余条。如果把每条胡同当作完整个体看,有的整洁精致,有的嘈杂局促。如果换个角度看,每条胡同又都是由院落构成的,这些胡同串起来的院子,并不是同质的、类似的,很有可能这个院子舒适地住着三两家,甚至是独门大院,而隔壁院子却是数十户的“大杂院”。这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胡同里的院子和院子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怎么产生,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第三是“白塔寺”“南锣鼓巷”“前门大街”“大栅栏商业街”等的“词汇”“意象”和它们背后的实际。北京老城有很多这样耳熟能详的片区,但若从天空俯瞰,我们脑海中的“片区”却往往只是比例很小的斑块、街巷或条带,它们周围大片大片的灰色屋顶并不著名,也并不吸引人们的观赏游憩。那么,北京老城占主要比例的历史片区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它们跟那些“明星”片区有什么关联,又有什么命运差异呢?

这三个话题,关注的都是北京老城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差异和分化。片区和片区之间,院落和院落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高的和低的,好的和差的。

这三个话题,并不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话题。但是,我想,现实问题是存在的,面对现实问题,我们有时候会急急忙忙试图去解决,却可能没有解决好。如果我们先停下手,花费一些时间去好好地思考和讨论,也许反而能够想得更清楚明白。或许,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起码并不仅是这些现实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认真、务实地去认识和解释这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最大问题,是解决“问题”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