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侵占了莱国,它的铁杆盟友莒国又拿下了鄫国,并没有受到霸主晋国的讨伐。附近的小国都开始担心起来,生怕自己也成了齐、莒两国的盘中餐,继鲁襄公六年秋天滕成公到访曲阜朝见鲁侯之后,襄公七年春天,郯国国君也来到近邻鲁国访问;四月份,小邾国(也称郳国)国君穆公也前来朝见襄公,与鲁国通好。这些小国都希望鲁国能够护佑它们的安全,毕竟鲁国近,霸主晋国遥远,远水救不了近火。
季武子在鲁襄公六年冬天访问晋国,向晋国解释无力保鄫之后,回到鲁国也与孟献子、叔孙豹商议,鲁国单凭一己之力也难以对抗齐国、莒国联盟、保全邻近小国,除了依靠霸主晋国之外,也需要发展自己的铁杆盟友,于是他们想到了鲁国的老朋友卫国。卫献公在襄公刚即位的时候,就派出了卫卿公孙剽来到鲁国祝贺新君即位,这位公孙剽是卫穆公之孙,后来成为了卫国的国君,史称卫殇公。季武子在襄公七年秋天,访问了卫国,理由是感谢卫卿公孙剽在鲁国新君即位伊始就到访鲁国通好,季武子也为鲁国七年之后才回访卫国表示了歉意,并给卫国送去了大量粮食辎重,以向卫国表明鲁国没有改变与卫国盟好的初心。卫献公的父君卫定公在位之时就一直与鲁国关系紧密,在季武子访问卫国的两个多月后,即委派了卫卿孙文子再次到访鲁国。
这位孙文子有晋国作为靠山,当年卫定公十分厌恶他,他在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时投奔了晋国,七年之后,在晋国的支持下回国恢复了卿位。卫献公是定公之子,孙文子在卫献公面前更是专横霸道,目无国君。孙文子的父亲孙桓子在鲁成公三年曾到访鲁国会盟,此次来到鲁国,既是为了答谢季武子访问卫国,又是为了缅怀自己父亲与鲁国的战斗友谊。这一年鲁襄公十岁了,在孟献子、叔孙豹、季武子等鲁国公卿的陪同下,接待了孙文子,但鲁襄公毕竟是一国之君,孙文子却与鲁襄公肩并肩一同登上台阶,叔孙豹见状,快步跟着进入大殿说:“诸侯国君相会,寡君从未走在卫侯的后面,今天您作为卫卿,却没有走在寡君的后面,寡君不知道有何过错?请您稍停一下!”意思是说,诸侯国君可以并肩而行,你不是国君,为何与鲁国国君并肩?孙文子在卫国骄横惯了,到了鲁国经叔孙豹这一提醒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比鲁君稍慢一步,方才符合周礼,因此无话可说,但也没什么羞愧悔改的意思。
散朝之后,叔孙豹对家宰说:“孙文子早晚必然逃亡。作为臣子,所作所为好像自己也是国君一样,有了过错却又不知悔改,这是逃亡的根本原因。为人臣者,专横而又从容自得,必然会遭受挫折。”
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十二月,楚国大军在令尹王子贞(子囊)的统帅下,开始围攻投靠晋国的陈国都城。晋国召集中原诸侯的军队在郑国的鄬城盟会,组成联军救援陈国。参加会盟的除了鲁襄公(孟献子、叔孙豹陪同)外,还有宋平公、卫献公、陈哀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齐国没有派代表前来,晋悼公有些不快。郑僖公髡顽倒是来参加盟会了,可是还没与诸侯相见,就被郑国执政公子騑杀死在了郑国的鄵城。
郑僖公髡顽在做太子的时候,在鲁成公十六年时,与子罕(公子喜)到访晋国,对子罕没有礼遇;后来又和子丰一起访问楚国,对子丰也没有礼遇。子罕、子丰都是郑穆公之子,辈分比太子髡顽长两辈,太子却对他们无礼,因此二人对太子髡顽非常不满,太子髡顽即位后(鲁襄公三年),前往晋国朝觐,子丰就想在晋侯面前控告他请求废除郑僖公(髡顽),被子罕劝阻住了。
这次诸侯在郑国的鄬城盟会,郑国执政公子騑陪同郑僖公前往,公子騑(子驷)也是郑穆公之子,辈分高出郑僖公两辈,郑僖公对公子騑又一次无礼,旁边的侍从劝谏他,他也不听;侍从再次上前劝谏,却被郑僖公诛杀了。郑侯一行人途径鄵城馆驿停留安歇时,公子騑派厨子夜间用毒药害死了郑僖公,然后派人到鄬城向诸侯报告说郑侯暴疾而亡。公子騑拥立郑僖公之子、五岁的姬嘉为国君,史称郑简公。郑国群公子看到公子騑弑杀了国君,深恐祸及己身,大家谋划杀掉公子騑,结果被公子騑抢先下手,在第二年(鲁襄公八年)四月十二日,安葬完郑僖公之后,罗织罪名捕杀了公子狐、公子熙、公子侯、公子丁。公子狐的两个儿子公孙击、公孙恶逃奔了卫国。
鄬城会盟,虽然是诸侯联盟救援陈国、抗击楚国,但陈国与楚国相邻,还是非常惧怕楚国。陈卿庆虎、庆寅偷偷跑到楚国,对楚国人说:“我们派公子黄去楚国,你们抓住他,他是国君的亲弟弟。”楚国人依计而行。庆虎、庆寅又派人到郑国的鄬城向陈哀公报告说:“楚人抓了您的弟弟公子黄,国君如果不赶快返回陈国,群臣不忍国家社稷宗庙被楚灭亡,恐生事变。”陈哀公慌了,马上不辞而别,从鄬城逃回了陈国。晋悼公和众诸侯也明白,这陈侯逃归,恐怕是要重新投靠楚国了,那还救援陈国作甚呢!
鲁襄公在孟献子和叔孙豹的陪同下,在鄬城之盟后又去晋国专门朝见晋侯,听取晋国要求鲁国来年朝聘所需缴纳的贡赋的数量。
鄬城之盟,郑国已归服了晋国,新君即位后,郑国想要为诸侯联盟立功,便出兵攻打楚国盟友蔡国。四月二十二日,郑国公子发、公孙辄率军攻入蔡国,擒获了蔡国司马公子燮。然后,公子发、公孙辄带着五岁的郑简公亲自赶到晋国的刑丘城献捷,同时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诸侯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诸侯向晋国朝聘缴纳贡赋的数量。鲁国的季武子、齐卿高厚、宋卿向戌、卫卿宁惠子、邾国大夫都参加了会议,季武子还去晋国都城拜见了晋悼公。
郑国攻打蔡国取胜之后,国人欢庆,但公子发的儿子、郑穆公之孙子产(公孙侨)没有随声附和,不无忧虑地说:“小国没有文治却有武功,祸莫大焉。楚国如果前来讨伐,能不顺从他们吗?归顺了楚国,晋国的军队又必然到来。晋、楚轮番来讨伐,郑国至少四五年都会不得安宁。”子产的父亲公子发听后大怒,冲子产吼道:“你知道什么!国家有发兵的重大命令,而且有正卿主政,小孩子这样说话,要砍脑袋的!”
子产确实说对了。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冬天,楚国令尹子囊率军讨伐郑国,以报复郑国侵袭蔡国。郑国的子驷(公子騑)、子国(公子发)、子耳(公孙辄)想投降楚国,而子孔(公子嘉)、子蟜(公孙趸)、子展(公孙舍之)则想等待晋国前来救援。郑国执政、正卿公子騑主张“牺牲玉帛,待于二境”,意思是说晋、楚两国,谁来讨伐,就归附谁,目的是保有郑国宗庙社稷。子展虽然坚持等待晋国来援,但毕竟公子騑当政,郑国与楚国议和,又归附了楚国。
郑国也派出大夫王子伯骈向晋国报告了与楚国媾和的情况,意思是说,郑国奉晋国之命,讨伐楚国的盟友蔡国,引得楚国前来讨伐,郑国死伤无数,人人哀愁悲痛,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保护。百姓知道山穷水尽,因此就接受了楚国的盟约。晋卿知武子(荀罃)派行人子员答复说:“贵国受到楚国讨伐,也不派使者前来告知晋国,立即就屈服于楚国。贵君的愿望,谁又能反对呢?寡君准备率领诸侯联军和你们在城下相见!”意思是说,晋国也将出兵讨伐郑国。
郑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历来是墙头草两边倒,公子騑的策略也是图存的无奈之举。晋、楚这样的大国,就能够靠得住吗?如果一边倒的归附任何一方,都有灭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