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十四年,居住在郑国栎城的郑厉公从栎城出兵,攻击郑国都城,打到大陵时,俘获了郑大夫傅瑕,傅瑕向郑厉公请求道:“如果您放微臣回去,臣愿助您重登国君之位。”郑厉公先与傅瑕盟誓,然后放他回到了郑国都城。
鲁庄公上朝的时候,在大殿上得到了郑厉公进攻郑国都城的报告,询问各位大夫:“公子突(郑厉公)为何此时发难?诸侯国有谁支持他吗?没有外部强援,公子突如何取胜?”
曹刿报告:“禀报国君,公子突所在的栎城外,有齐国兵车二百乘,并未有攻城举动,看起来像是公子突的援军。”
“原来如此,他是有齐国支持。齐国为何支持公子突重登国君之位呢?”
“国君明鉴,”臧文仲答道:“郑国因为内乱,一直未有参与齐国组织的诸侯联盟。臣以为,齐侯对郑国国君子仪不满,故而欲扶持公子突复位。”
事实果真如此。
齐桓公想做诸侯霸主已得到鲁、宋等国的支持,但郑国内乱,国君子仪担心盘踞在国内栎城的郑厉公虎视眈眈地盯着都城的动静,所以一直没有参与齐国举行的盟会,齐桓公问管仲:“仲父,郑国乃中原大国,齐国欲成中原霸主之业,没有郑国加入怎么行?奈何郑国国君子仪总是以国内有难来推脱,不参与诸侯会盟,如何是好,可伐郑否?”管仲答道:“国君尊王攘夷,抑强扶弱,未来的劲敌是楚国,而郑国乃中原各诸侯国抗楚屏障,没有郑国加入诸侯联盟定然不妥。现在郑国内乱,国君子仪又不能与齐国及诸盟国步调一致,如果国君能扶持居住在栎城的公子突返回郑国都城重登国君之位,则郑国必然唯齐国马首是瞻。”
齐桓公深以为然,马上派出使者去郑国栎城拜见公子突(郑厉公),表达了支持公子突打回新郑复位的意愿,并派遣大将率兵车二百乘开进到栎城附近驻扎,明确表示派兵协助公子突进兵都城。因此,郑厉公才放心大胆地率军向郑国都城进发。
傅瑕回到郑都后,果然与朝中大夫、同僚联络,告知大家齐国派兵扶持郑厉公回都城复位,郑国军队无法抵挡,不如打开城门,杀掉子仪,立功以求自保。众大臣都认为傅瑕说得在理,各自行动,准备迎接郑厉公入城。于是,郑厉公的军队在齐军的护持下,长驱直入齐国都城,傅瑕带兵入宫杀掉了国君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迎立郑厉公重登国君之位。郑厉公对齐侯感激不尽,承诺敬献财宝并尊齐侯为中原盟主,在鲁庄公十六年十二月,到宋国幽城参加了众多诸侯国的会盟,共同推举齐侯为霸主。
回国后,郑厉公杀掉了傅瑕,以警示国人,不能叛国弑君。可惜傅瑕,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能忠诚待主,偏做叛臣,没有落得善终的下场。
郑厉公又召来伯父原繁,原繁是郑庄公的庶兄,子仪在位时任郑国大夫,厉公对原繁说道:“伯父,傅瑕对国君三心二意,对此种罪行,周朝是有规定的刑罚的,他现在已经伏法。助寡人回国恢复君位而没有三心二意的人,寡人都答应任命他们担任上大夫的官职,寡人愿与伯父一起商量,而且寡人离开国家在外时,伯父并没有告诉寡人国内的情况;寡人回国后,伯父又并不亲附寡人,寡人对此感到遗憾。”原繁回答说:“郑国的开国先君桓公命臣的祖先管理宗庙里保藏神主牌位的石函,从臣之先祖到微臣一直对国君忠心不二。国家有君主的时候,而自己的心却在国外,还有比这更大的三心二意吗?如果一个国君主持国家,那么国内的百姓,又有谁不是他的臣下?臣下是不应该对国君三心二意,这是上天的规定。子仪居于君位十四年了,现在策划召请国君您回国的,难道不是三心二意吗?先君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位,如果他们都用官爵作为贿赂,劝说各位大臣对国君三心二意而又可能成功,那么国君您怎么办呢?微臣明白国君您的指令了。”于是原繁回到家中自缢而亡。
原繁是一位忠于国家的良臣,他心中只有郑国,而不是忠于某一位特定的公子。谁作国君,他就忠于谁,这本无可厚非,而且应该赞扬鼓励。这位郑厉公却心胸狭隘,逼死了自己的亲伯父。
更有甚者,在鲁庄公十五年秋天,宋国领衔,齐、邾两国出兵协助,三国组成联军,帮助宋国讨伐郳(ní)国。郑国的郑厉公心中念念不忘数年前,宋国扶持他即位后苦苦相逼、索取城池和珍宝,甚至不惜兵戎相向。于是他就趁宋国国内空虚,出兵攻打宋国。他也不想想,霸主齐国扶持他重登君位,现在人家齐国在帮助宋国讨伐郳国,你郑国却在背后突袭宋国,你眼里还有霸主齐国吗?第二年夏天,宋国、齐国,又拉上卫国,共同出兵伐郑,就是替宋国报复郑国,给郑厉公上了一课,就是告诉郑厉公,齐国可以把你扶上国君之位,也可以把你拽下来。
至此,齐桓公在即位七年后,正式成就了中原霸业。这番霸业,离不开齐桓公对管仲的重用和信任,管仲治国有方,胸怀韬略,辅佐他匡扶天下,尊王攘夷,抑强扶弱,成就了此番宏图壮举。
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人士。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是春秋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佐齐僖公的儿子公子纠;公元前685年,即齐桓公元年,得到鲍书牙的举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四十年,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治国论述汇编成了《管子》一书。
齐桓公即位之初,并没有采纳管仲提出的“足民、富国、强兵,待时而动”的策略,而是忙于征伐。当时齐僖公去世,齐桓公逃奔莒国,路径小国谭国时,谭国并未给予他应有的礼遇,等齐桓公回国即位后,谭国又没来祝贺,齐桓公就派军队灭掉了谭国。然后挥兵伐宋、伐鲁,结果都失败了,与鲁国的长勺之战还被以弱胜强打了个落花流水。齐桓公这才采纳管仲的建议,退而修内政,放手任用管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富国强兵。
管仲注重农业、发展商业,官府统管盐铁,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他提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实行粮食“准平”政策,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和自由私田的合法性;他成立了专门管理货币的官衙,由政府统一制造货币,齐国商业发达,这种刀形货币“齐刀”非常流行。在他的推动下,齐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立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为君所用。管仲的改革,深入到了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成效非常显著,齐国国力大为增强。他在政治上提出“尊王攘夷”的主张,挟天子以伐不敬;并且联合北方的燕国,抗击山戎部落的侵犯,赢得了诸侯的尊重。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多次主持与各诸侯国会盟,大大提高了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和在诸侯国之间的影响力,得到了周天子的支持和各国的拥护,实现了称霸天下的大业。孔子称赞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齐桓公也曾说道:“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意思是说,寡人作为国君,有管仲为国相,就像天上飞翔的鸿鸟所拥有的翅膀,就像渡过大江大河所需要的渡船。
蔡国的国君蔡哀侯名叫姬献舞,曾在鲁庄公五年冬,与齐、鲁、宋、陈四国一起出兵讨伐卫国,护送齐襄公的外甥卫惠公返回卫国重登国君之位。他和邻国息国的国君是连襟,都娶了陈国的公主为夫人。息国国君迎娶陈国公主息妫时,经过蔡国,蔡哀侯说:“小姨子出嫁经过蔡国,理当相见,尽地主之谊。”于是请息妫夫人见面,见息妫夫人貌美,举止轻浮无礼。后来息侯知道了此事,非常生气,但息国弱小,无力对抗蔡国。息侯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派出使臣赶赴楚国,面见楚文王,说:“请贵国假装进攻敝国,敝国将向蔡国求援,蔡哀侯一定会派兵前来;楚国到时候再进攻蔡国,定能击溃蔡国。”楚文王采纳了息侯的计策,鲁庄公十年九月,楚军在蔡国境内的莘城打败了蔡国的军队,俘获了蔡哀侯姬献舞,后来蔡哀侯一直被扣在楚国,直到九年后去世。
蔡哀侯姬献舞兵败遭俘,心中怨恨息侯,也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报复息侯。他在和楚文王宴饮时,楚文王问蔡哀侯:“蔡侯,楚国的舞姬如何?”蔡哀侯回答:“楚国宫中的舞姬艳压天下,但和息侯夫人还无法媲美。天下最美的妇人是息侯夫人,楚国帮了息国这么一个大忙,国君您还没见过息侯夫人的美貌吧?”
楚文王听此言语,便找了个借口,亲自到息国访问,在息侯为楚王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以曾帮助过息国的原因,要求息侯夫人出来见面,息侯也不敢违拗,就请出了息妫夫人,来与楚王见面。楚文王见到息妫夫人如此美丽,惊诧留恋不已,干脆率兵直接灭掉了息国,抢走了息妫夫人,把她纳为自己的贵妃,还生下了儿子楚堵敖和楚成王。息妫夫人从未和楚文王说过话,楚文王问她为何不理夫君?息妫夫人回到:“一个夫人,侍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楚文王想起是蔡哀侯怂恿他去的息国,因为息妫夫人把息国给灭了,就拿蔡国撒气,于是在鲁庄公十四年七月,派军队再次攻入蔡国。
鲁庄公听到臣下禀报此事时,说道:“《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大火燎原,不可接近,难道还能扑灭?说的就是蔡哀侯啊。”
郑厉公重登君位后,忙于参与齐桓公主持的幽城之盟,派使臣赴楚国通告的时间稍微晚了些,楚文王不爽,本来楚国就在觊觎中原,借此机会出兵进攻郑国,打到栎城的时候,得知中原诸侯尊齐国为霸主,将会盟于幽城,才决定撤兵。随后,郑厉公在国内开始清算当年祭足一党,凡是帮助祭足反杀雍纠的人都受到了惩治。鲁庄公十六年九月,杀掉了祭足的党羽公子阏(è)、对大夫强锄处以刖刑,就是砍掉双足。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的孙子、公孙滑的儿子公父定叔逃奔到了卫国,三年之后,郑厉公觉得公父定叔不属于祭足一党,是应该拉拢的对象,又迎回了公父定叔,表面上还说:“郑国不能没有共叔的后代啊。”
郑厉公忙着在国内党同伐异,似乎忘记了齐国帮助自己复位的恩情和在幽城的盟誓,对齐国多有不敬。鲁庄公十七年春天,郑国执政大夫叔詹到齐国访问的时候,被齐国直接扣留,直到秋天,叔詹才想办法逃到了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