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晋灵公继位

文公六年八月十四日,晋襄公去世。他的葬礼在十月份举行,鲁国上卿东门襄仲前往晋国参加了晋侯的葬礼。太子夷皋年龄尚幼,因此晋国的公卿大夫们想立长庶子为国君,就像当年鲁隐公那样。

正卿赵盾说:“立公子雍。他生性善良而且年长,先君文公很宠爱他,并且他与秦国交好,现在秦国做亚卿,秦国是晋国的老朋友了。能安排善良的人就会巩固国家,侍奉好年长的人就名正言顺,立先君所爱就合于孝道,结交老朋友则会安定。为了避免祸难,应该立年长的人为君。有此四项德行的人,祸难就必能得到缓解。”公子雍是晋文公重耳的庶子,夫人杜祁所生,也是晋襄公的庶弟,一直在秦国做官,与秦国关系亲密。

中军副帅狐射姑说:“不如立公子乐。辰嬴夫人受到两任国君的宠幸,立她的儿子,百姓必然安定。”

赵盾说:“辰嬴地位低贱,在先君文公的九名夫人中,位列第九,她的儿子能有什么威严呢?况且辰嬴为两位国君所宠幸,这是淫荡;公子乐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求得大国的庇护而出居在弱小的陈国,这是鄙陋。母亲淫荡,儿子鄙陋,何来威严?陈国小而且远,有事不能救援,又怎能安定呢?杜祁夫人由于国君(晋襄公)的缘故,让位给他的母亲偪姞夫人;又因为狄人的缘故,让位给季隗夫人。先君文公因此宠爱她的儿子公子雍,让他去秦国做官,现在已经位居亚卿。秦国大而且近,有事足以救援;母亲有道义、儿子受先君宠爱,定受百姓拥戴。难道不应该立公子雍吗?”

赵盾派晋卿先蔑、大夫士会前往秦国接回公子雍,准备让他继国君之位。狐射姑也派人去陈国接回了公子乐,赵盾派出杀手,在公子乐返回绛城的必经之路郫邑刺杀了他。

狐射姑怨恨阳处父在年初阅兵的时候,改为让赵盾任中军统帅,自己变成了副帅,他也知道阳处父在晋国朝中没有后援,于是狐射姑派出狐氏族人续简伯杀掉了阳处父。晋国年初阅兵时,在晋襄公已经任命狐射姑为中军统帅的情况下,而改任赵盾为中军帅,此事做得实为不妥。晋国中军统帅是正卿官职,为当朝执政大夫,是应该由国君任命的,阳处父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属于越权行为,必然招来狐射姑的怨恨,身死是必然的。

十月份,晋国安葬了晋襄公,按照周礼,诸侯应该五月而葬,而晋襄公在去世后三个月就举行了葬礼,属于匆忙安葬了。

晋侯葬礼后,晋国惩治了杀害太傅阳处父的续简伯,狐射姑逃奔了狄国,中军副帅也当不成了,赵盾派属下臾骈把狐射姑的妻子儿女送了过去。在夷地阅兵的时候,狐射姑曾经侮辱过臾骈,臾骈的手下因此想要杀掉狐射姑的家人作为报复,臾骈阻止了他们,他说:“不可。我听说《前志》上有这样的话:‘有惠于人和有怨于人,和他的后代无关。这才合于忠诚之道。’赵盾大人对狐射姑表示出礼节,我因为受到赵盾大人的宠信却报复自己的私怨,这怎么可以!仗着别人的宠信,不是真正的勇敢;为了出口恶气而增加别人对我的仇恨,这不明智;因私害公,这不是忠诚。舍弃了这三条,又如何侍奉赵盾大人呢?”臾骈亲自带人安全地把狐射姑的家人和全部财产护送到了狄国的边境。

晋襄公的夫人穆嬴不干了,先君明明在薨逝之前诏命太子夷皋继位,正卿赵宣子(赵盾)等人都在场,结果先君刚刚去世,他们就要去外国迎立太子的叔父回国继位?凭什么?穆嬴夫人每天都抱着太子夷皋,在朝堂上痛哭,对众大臣说:“先君有何罪?太子是合法继承人,又有何罪?你们背弃先君遗命,丢弃嫡子不立,反而到国外去迎立国君,你们又打算如何安置先君嫡子呢?”众大夫低头不语,穆嬴夫人的话句句在理,无人敢应。散朝后,穆嬴夫人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给赵盾叩头,说:“先君去世前,将太子托付给您,说:‘这个孩子如果能成才,寡人就是受了爱卿的恩惠;如果不成才,寡人也只能在阴间埋怨爱卿了。’现在先君刚离世不久,言犹在耳,大人您就要抛弃太子吗?”赵盾有些手足无措,左右为难。穆嬴夫人所言是真,先君托孤于他,且穆嬴夫人到他宅中向他叩首,自己背弃先君重托,又在先君夫人面前无礼,错在自己。如果不立太子为君,又将如何处置?难道不仅背弃先君遗命,还要杀害太子不成?这个罪过无法承受;但如果不这样,太子夷皋出居他国,长大成人之后,必会返回晋国争夺国君之位,那现在就是种下了动乱的根源。如果现在立夷皋为君,那么已经派出晋卿先蔑、大夫士会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了,又怎么办呢?

赵盾和大夫们商量,大家都惧怕穆嬴夫人,因为她的话占理,而且不依不饶,纷纷向正卿赵盾建议扶立太子夷皋继位。赵盾觉得也只能如此了,不得已而背弃了先蔑、士会两位大夫,只能先立太子夷皋为国君(史称晋灵公),太子即位之后,再遣使告知他们不要迎接公子雍回晋国。

晋襄公八月去世,赵盾他们派出晋卿先蔑、大夫士会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是在八月底,他们到达秦国都城后,向秦康公递上国书,报告了晋襄公去世的消息,然后请求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秦康公很是高兴,对二位晋国大夫说:“先君扶立了两位晋国国君(惠公和文公),现在晋国欲迎立亚卿公子雍回国继位,看来晋国国君由秦国扶立这个惯例还是值得保留的。寡人乐见其成,愿秦晋世代友好!”于是命先蔑、士会先行返回晋国绛城回报:秦伯将亲送公子雍归晋,让晋国公卿做好准备。秦康公担心上次晋文公返回晋国遇到吕甥、郤芮叛乱的事再次发生,便亲自带领步兵五千人护送公子雍回国,并准备效仿秦穆公,给公子雍留下三千贴身亲卫,保护他的生命安全。

晋国在灵公即位后,文公七年四月,晋军由正卿赵盾亲自率领中军、先且居之子晋卿先克辅佐;晋卿荀林父统帅上军、晋卿先蔑统帅下军、先都辅佐,一共三个军的兵马,在晋国的令狐城阻拦住了护送公子雍回国继位的秦国队伍,秦康公此时已得知晋国立太子夷皋为国君,但没想到晋国如此戏弄秦国,不来道歉,反而发兵三个军三万多人的兵马前来开战,秦康公虽然大骂赵盾,但是只有五千步兵,寡不敌众,被晋军击败,晋国军队一直追击秦军到了刳首城才收兵。

大夫先蔑、范武子(士会别名)返回绛城后,得知正卿赵盾等众大夫在穆嬴夫人的压力下,已经扶立了太子夷皋为国君,还在整军备战,还让晋卿先蔑统帅下军与秦军作战,十分震惊和气愤,范武子对先蔑说:“正卿大人派我等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现在他们又立了太子为国君,哪有这样背信弃义、不讲信用的呀!现在秦伯亲自护送公子雍前来,晋国又该怎么办?这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战争吗!”先蔑用手捂住范武子的口,小声说:“士会慎言!我等只是使臣,正卿大人和众大夫的做法与我等没有关系。只不过这么做,于秦国为不义之举,晋、秦之间必启战端。咱们还是投奔秦国吧。”范武子也觉得晋国这样当权之人如此没有信用,还是不宜久留,就跟随先蔑一起投奔秦国而去。

先蔑出使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的时候,大夫荀林父曾劝阻过他,对他说:“穆嬴夫人和太子都还在,反而到国外去迎立国君,一定行不通,我看你还是借口生病别去秦国了,否则你到秦国后,如果晋国朝局有变,对你不利。派一位代理卿士去秦国就可以了,何必非要你去呢!咱们同朝为僚,我是为你好才劝你。”先蔑不听,荀林父又为先蔑朗诵了《诗经·大雅·板》的第三章,先蔑还是不听,就和范武子一起去了秦国。

《诗经·大雅·板》的第三章为:“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意思是说:你我虽然职位不同,但同朝为官。我来为你谋划,你却傲慢听不进去。我的话是有道理的,不要当作玩笑。先人曾说过,要向樵夫请教。荀林父朗诵这一章,是想劝先蔑听取作为同僚的他有益的劝告。

先蔑投奔秦国以后,荀林父想方设法把先蔑的全家和家产都送到了秦国,先蔑心生感激,十分懊悔当初没有听取荀林父的劝告,荀林父还是那句话:“谁让我们是同僚呢。”

范武子也跟先蔑一起投奔了秦国,在秦国呆了三年,没有去见过先蔑。他的随从说:“大人您和先蔑大人一起投奔秦国,但又不见面,那大人您跟随先蔑大人一起投奔秦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范武子回答说:“我和先蔑大人同罪啊,并不是认为先蔑大人有道义才一起前来的。为什么一定要见面呢?”六年后,范武子返回了晋国,在秦国期间,一直都没有与先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