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姚崇的疑惑

李隆基对于新设学院,那些没有中第和未通过笙选的士子是欢迎的,大唐士子可不是后世的儒家士子,崇武豪迈,看看那些傲骨霸气诗词就知道了。

除了东宫的改造成新的学院,李隆基召见姚崇、卢怀慎、魏知古等,让一职寺庙同时,对州府县的寺庙条件允许的也进行改造成官学,各地同样设立新官学蒙学和县学。

制科开科之时,各种喜事不断,首先是陕郡四道水闸建设完成,从此运河千料大船可以直达长安,并建立两万人漕运都督府,运河管理有了专门的衙门,运河六十道水闸、一百七十运河水马驿站能够高效运转。

再就是官邸改造完成,以太极宫分东西官邸,东面是以亲王、郡王、国公、四省的官邸,、西边是六部二十司,九寺五监的官邸。

朱门玉阙,高大的牌楼上写着金字招牌,四周环绕着威风凛凛的侍卫。坊内各府第高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青瓦重叠,道路以青石铺垫。

高力士说道:“工部在原有基础改建,没有多费银两,一切都是依规制而建,按陛下吩咐以府衙重新划分,这面是四省官邸”

进入坊内,那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廊,中间还有座大假山。

可谓是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具有唐代特色明亮宽敞庭院与精致的小楼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竹林和各色花草林木,中间碧波荡漾湖水,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高力士介绍道:“这是原来的公主府改建而成,安兴坊以中心三十六个大小庭院,分别居住着四省官员。”

李隆基看去,姚崇与妻子,卢怀慎和全家都站在庭院门前,等待接驾,历史上姚崇身为宰相却一直借住寺庙之中,而卢怀慎到死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现在好了,官邸法保证起居之所,下一步户部将统一收回官职田和业绩田,俸禄以后统一发放银币和文钱。官邸所有奴仆吏员朝堂按制配给,费用由朝廷承担。按照姚崇和卢怀慎的品级每月有五千贯以上收入,也算是上等富裕户了。

李隆基与姚崇的家人见过礼后,一起来到卢怀慎门前,打趣道:“上次在卢相家两碟咸菜一碗豆腐,这次不知可有变?”

卢怀慎赶忙行礼道:“陛下厚待,臣感激五内,不敢怠慢。”

“那好,现在已近午时,朕尝尝卢相家膳食。”李隆基说道。

卢怀慎起身,“娘子厨艺粗糙,陛下请屋内稍待。”今日巡视官邸,高力士是提前打了招呼的。

庭院是三进院,布局紧促,前院里种植许多菜地,两侧厢房住着仆役和车夫。后院是个两层小楼是卢怀慎一家居住之所,中间是有主厅和厢房。

进去之后,桌子上有当季葡萄、西瓜、樱桃、杏蜜、甜枣等,一行人分次序坐下,厅内布置简约大气,各种家具一应俱全。

李隆基很是满意,说道:“廉洁奉公,生活节俭,不等同于穷困潦倒,一饭一粥、一丝一缕应思桑农之辛苦,但也应想到农桑之家,耕种纺织也是希望家人能过好的日子,姚相和卢相现在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唐治国准则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首要富民,民富不止是住有屋,食有粮,穿有衣;朕更想大唐天下子民,仓米足,有余钱,知荣辱,懂礼仪;身强体壮,能行万里之遥。”

李隆基这句话是说给姚崇和卢怀慎的,但也是让他们传给大唐所有的官员,大唐文官治国纲领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首要富民。富民的标准是先是保证百姓住有屋,食有粮,穿有衣,理想是百姓家中仓米足,有余钱,知荣辱,懂礼仪;身强体壮,能行万里之遥。

中午卢怀慎家里膳食总算见到肉食,虽说是鸡肉、鱼块,但也说明卢怀慎家中条件明显改善。

姚崇和卢怀慎都是儒生,一说到富民就首先想到的是减赋税,上次李隆基不等姚崇回来直接定下改革唐朝税法的租、庸、调制,该均田制为武备屯田制,收官员职业田和业绩田改为官办屯田制,农租(税)永恒不变三十抽一,就是农田种植米粮桑果,对于工坊商户矿场税收是二十抽一,对经营金银珠宝玉器,丝绸锦缎香料等作坊商户实行十抽一,对于安西陆地边关税采取是二十抽一税率,对海贸市舶司采用的是十五抽一的税率,当然金银珠宝玉器,丝绸锦缎香料等仍采用十抽一税率。一切税率给银免三分。

说白了就是后期雍正摊丁入亩和张居正一条鞭法。

李隆基让屯营百姓原来种粮务桑,男耕女织基础上,尽量农商会指导屯营从事百业,养殖家禽畜牧,育肥种菜,开梯田,修水利,因地制宜合作生产各种作坊。

李隆基之所以在姚崇前完成这些,就是打算提出盐铁论,不让大唐陷入道德陷阱内,官家经商就是与民争利,增收商税就是提高商人地位等等,最后只能看着国库空虚,军阀割据形成。

有些姚崇能看明白,官员想把皇帝圈禁在皇宫内,陛下用官邸法把官员也围起来。

改官员俸禄原来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赐给等六种为直接支付文钱银币。就是为税制改革借力,以前户部征收税款都是各种实物,花样繁多,计算不清,不易保存,现在好了,实物百姓直接卖给商贾,直接支付文钱。

耕地以亩征收,也比以前按丁征收简单,人能跑,土地跑不了。税收计算简单方便。以前征农税需要半年,现在一两月就完了。

这些就是为了税制改革铺路,可其他是为了什么?

从先天一年登基到现在开元二年,陛下登基三年多,整肃军队、练兵、说是好大喜功,但只要周边不犯大唐,却也不对周边大动兵戈。

成立大唐大唐公廨司,却归皇帝直接管理,这里面有什么?也不像以前高利放贷,一改太宗需要每年100%利息,主营其存储和飞钱业务,以皇家信誉担保,在各地设立钱柜,也不收取储户费用,对异地飞钱兑换也只收取千分之五的费用。

皇帝却乐在其中,说是天下财经从此归于朝堂。

还有那制作精美的银币,陛下几乎把户部和太仓银器全部拿去熔炼制作,却不着急推出。

改大唐十道为一十八道,成立十五军镇,并设六个海港军镇,六大市舶司,开放民间海贸。

时隔四年,姚崇返回长安,却看不懂陛下的一些操作。皇帝设立军机省,把郭元振调入军机省,看似不允许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掌军权,可每次军事行动圣上还是会询问三省意见。

姚崇把这些疑惑写成奏折,却不知道该不该问陛下?今日见皇帝开心,姚崇打算把奏折以书信递给高力士,让高力士转交陛下。

用完午膳,李隆基说道:“近几日,皇后对朕说道长安与东都皇城在册有四万多女子,无用宫人,动有数万,并有殿中监郎将李白药一份奏折《请放宫人封事》”

“朕多番查阅,发现皇宫中这四万多人的来源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一遗留:前面几代皇帝遗留下来的,皇宫中的女性除非皇帝特赦,否则一辈子不能出宫,日积月累下来,到朕登基时,就有好几万了。

二是礼聘:主要是出自豪门大族和权贵家庭的年轻女性,这部分女性出身都很高贵,有条件学习文化知识,进宫后一般都能获得品级,最次也能当上宫廷女官,她们都是通过礼聘入宫。

三是采选: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入宫,通过这种方式入宫的宫女不一定就老死在皇宫中,很多会被皇帝赐给皇子、功臣家。唐玄宗时,办理采选的官员叫做花鸟使,专门在全天下收集美貌女子,只要被花鸟使选中的美女,不分贵贱,不论是否婚嫁,基本上都会带进皇宫,说白了就一个字“抢”。

四是进献:一部分热衷巴结皇室的官宦家庭,为了升官发财,也会献出家族中美女到皇宫中,万一献出的美女获得宠信,就有可能一步登天,进献的还不仅仅是家中的未婚女性,甚至有的官员还会献妻求官。

五是官宦子女罚为宫奴:官员或民间的大家族获罪后,家族女性很多都会被罚为宫奴,比较著名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女官上官婉儿,她就是因为祖父上官仪参与废后被杀,然后家中女性全部成为宫奴。

朕与皇后商议之后,宫中的女性主要负责皇宫中的各类粗细杂活,包括看守宫院门户,浆洗衣服,曝晒布料,供役暴室,缝纫,织绣,供职庭院殿堂洒扫、照看园林、灯烛、仓库等等。

后宫设宫廷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由这六局管理皇宫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六局以下,还有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等机构,还有宫正、彤史、女史等官。

这些女官的数量就有一、二千人。”

李隆基顿了顿,说道:“朕决定从皇宫裁撤开始,设皇城六局二十四司,更定品秩。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宫正各一人,俱改正五品;宫正司司正,正六品。女官共二百一十六人,总人员大约六千人。”

“其余人等,除罚为宫奴者,在宫中服劳三载以上者,授宫官敕,得归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现授职者,家给与禄。”

说着李隆基拿出《请放宫人封事》的奏疏还有皇城六局二十四司改制草案。

“这虽为后宫之事,但也牵连万户百姓家庭,和数万宫女安置,两位丞相也是看一看,议一议,看看如何妥善安置为好。”

皇上这样说了,姚崇也只能接过来,李隆基还要对其他官邸巡视,就此离开,两人行礼送陛下离开后,对视一眼。

两人心里明白,皇上以身表率,就是为姚崇,卢怀慎裁撤官员违规聘用吏员、仆役、护院打手树立标杆。

两人打开奏折:

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皆如之。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

司记二人,正六品;二十四司皆如之。掌宫内文簿入出,录为抄目,审付行焉。牒状无违,然后加印。典记佐之。典记二人,正七品;有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司言、典言各二人,掌承敕宣付,别钞以授司阍传外。掌言二人,掌宣传,外司附奏受事者,奏闻;承敕处分,则录所奏为案记。有女史四人。司簿、典簿、掌簿各二人,掌女史以上名簿。禀赐,则品别条录为等。有女史六人。司闱六人,掌诸閤管钥。典闱、掌闱各六人,掌分涖启闭。有女史四人。

尚仪局,尚仪二人,掌礼仪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司籍、典籍、掌籍各二人,掌供御经籍。分四部,部别为目,以时暴凉。教学则簿记课业,供奉几案、纸笔,皆预偫焉。有女史十人。司乐、典乐、掌乐各四人,掌宫县及诸乐陈布之仪,涖其阅习。有女史二人。司宾、典宾、掌宾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受名以闻。宴会,则具品数以授尚食;有赐物,与尚功涖给。有女史二人。司赞、典赞、掌赞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宴食,赞相导引。会日,引客立于殿庭,司言宣敕坐,然后引即席。酒至,起再拜;食至,亦起。皆相其仪。彤史二人,正六品。有女史二人。

尚服局,尚服二人,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司宝二人,掌神宝、受命宝、六宝及符契,皆识其行用,记以文簿。典宝、掌宝各二人,凡出付皆旬别案记,还则朱书注入。有女史四人。司衣、典衣、掌衣各二人,掌宫内御服、首饰整比,以时进奉。有女史四人。司饰、典饰、掌饰各二人,掌汤沐、巾栉。凡供进,识其寒温之节。有女史二人。司仗、典仗、掌仗各二人,掌仗卫之器。凡立仪卫,尚服率司仗等供其事。有女史二人。

尚食局,尚食二人,掌供膳羞品齐。总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凡进食,先尝。司膳二人,掌烹煎及膳羞、米面、薪炭。凡供奉口味,皆种别封印。典膳、掌膳各四人,掌调和御食,温、凉、寒、热,以时供进则尝之。有女史四人。司酝、典酝、掌酝各二人,掌酒醴酏饮,以时进御。有女史二人。司药、典药、掌药各二人,掌医方。凡药外进者,簿案种别。有女史四人。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给宫人饩食、薪炭,皆有等级,受付则旬别案记。有女史四人。

尚寝局,尚寝二人,掌燕见进御之次叙,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司设、典设、掌设各二人,掌床帷茵席铺设,久故者以状闻。凡汛扫之事,典设以下分视。有女史四人。司舆、典舆、掌舆各二人,掌舆辇、繖扇、文物、羽旄,以时暴凉。典舆以下分察。有女史二人。司苑、典苑、掌苑各二人,掌园苑莳植蔬果。典苑以下分察之。果熟,进御。有女史二人。司灯、典灯、掌灯各二人,掌门閤灯烛。昼漏尽一刻,典灯以下分察。有女史二人。

尚功局,尚功二人,掌女功之程,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司制、典制、掌制各二人,掌供御衣服裁缝。有女史二人。司珍、典珍、掌珍各二人,掌珠珍、钱货。有女史六人。司彩、典彩、掌彩各二人,掌绵彩、缣帛、丝枲。有赐用,则旬别案记。有女史二人。司计、典计、掌计各二人,给衣服、饮食、薪炭。有女史二人。宫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宫正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宫人不供职者,司正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奏闻。有女史四人。阿监、副监,视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