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李隆基来到潞州一家较大官营的纺织作坊,发现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按日计工资的称“日佣人”,按月计工资的称“月作人”,还有论件或包工的(来自唐朝《太平广记奚乐山》)。
唐朝纺织主要原料有丝、绢、绵、麻、布
四地原料蚕丝:(汉代齐民要术就已经记载,汉朝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养蚕了)。
麻布的原料麻葛纤维主要有:火麻:大麻布、荨麻缟带凉爽透气织物;青麻:粗粗布,葛藤麻少有不好,南方用蕉麻;这也就是古书上常说的“粗布麻衣”。
绵的原料毛纤维有:羊毛、兔毛、牦牛毛、骆驼毛、羽毛,
棉的原料主要是棉花:唐朝时期,棉花的种植已经非常普及,而且棉纺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大部分控制在士族门阀和官营手中。方勺《泊宅篇》载:“灌木状连核木棉,棉铃青褐色,籽黑绵白,深秋即开,露白绵茸茸然,土人摘取出壳,以铁杖杆尽黑子,纤维平均长度28mm线密度为0.19tex,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
而且织布工艺主要分为手工织布和机械织布两种。
手工织布主要是由女性完成的,她们使用手工织布机,他们分工合作将棉纱织成布料。
机械织布则是由水力或风力驱动的机器完成的,这种织布方式效率更高,生产出来的布料也更加均匀。
唐朝的织布工艺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设计上也非常出色。
唐朝的织布品种类繁多,花色图案也非常丰富特别是的绸缎质地柔软,手感舒适,色彩艳丽,花色精美。
与此同时,在民间社会当中,纺织业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产业,也有大量的农闲之人参与纺织业作坊。
李隆基随行又去私营的纺织作坊:私营手工业生产作坊虽然规模较小,都是一般的相对比较富裕中等人(前面说过唐朝按资产分等级)进行组织、创办,唐朝的开放包容,道家“无为而治”没有太多的限制,使小作坊纺织制造的灵感充分发挥,在纺织中的花纹以及刻画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着各种花纹、样式的纺织品。
李隆基之后又去了染色坊,唐朝时期纺织品上色的主要工艺技术为“绞缬“、“夹缬“和“蜡缬“三种染色方法。纺织品的颜色非常艳丽,这得益于唐朝染色技术的提高。唐朝的开放,使女人不必守在家中,纺织坊中有很多女工在纺织,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使得唐朝女性的地位总体有了很大的提高。
透一点而窥全局:高水平“纺织制品”大量涌现,印证出大唐的手工业繁盛。
李隆基内心激动不已。得益于唐朝开放的小农经济的加持,使其能够随时获得丰富的原材料,并且也能够由官府选拔大量的有独特或者优良纺织业生产技术的工匠。
快到(元正)春节了,一些外出的商队逐步返回,带来了大量钱币、江南的茶叶,绸,缎,海鱼干,白菜,。塞外种马,西域的大宛马,毛皮,牛犊,特别是李隆基要求的小麦、水稻的种子,棉花的种子,当然也广发招贤贴,许多底层读书人,失地百姓、工匠不断跟随商队而来。
潞州城没有因为元正(春节)临近,百姓返乡显得人流稀少,反倒因为部分商队返回显得人流越发拥挤。
市场上有米粮商铺品类多了起来,粟米、小麦、大豆、面粉、大米、香料铺子各种调料花椒、葱、蒜、生姜、陈皮、八角、茴香,孜然等,零食铺子,会发现零食种类已经相当可观:牛奶、酥油、蜂蜜、糖,各种块式花色的糖,槟榔、大枣、椰枣(波斯枣)、莲子、菱角、栗子、乌梅、榧子、君迁子(黑枣)、荸荠、核桃,还有枸杞各种糕点,韭菜、芹菜、萝卜、莲藕、晒干的柿子、梨干、猪肉、羊肉、鸡、鸭,鱼干、各种猎捕到的野味主要有鹑、兔、獾、狐、鹿、獐。饭馆里。饭馆里有蒸饼、煎饼、胡饼、曼头饼、薄夜饼、喘饼、禾尞(前两个作为一字,这个字实在打不出来)丸饼、浑沌饼、夹饼、水溲饼、截饼、烧饼、汤饼、煮饼、索饼、鸣牙饼、糖脆饼、二仪饼、石敖饼等等,多达几十种。在饼类主食中,出现了新法鹌子羹、煎鹌子、盘兔、炒兔、葱泼兔等
街边小摊多是最多的是蒸饼、煎饼、胡饼,汤饼和炙羊肉(烤羊肉串)蒸羊头,羊肉面条(唐朝喜羊肉,上至宫廷下至民间)
唐朝的汤饼,是指水煮面条或面片一类的食物类似于现在的面条,面片。
唐朝的烹饪方法主要有水煮,汽蒸,火烤为主。因为在当时铁锅还没流行,想吃一道炒菜,那是不现实的。当时的炊具主要是陶制品。以上所有食品在《旧唐书韦巨源食谱》都能找到。
潞州本是大唐繁华比较排名在前的州府,现在更是穿越而来我未来开创大唐盛世的根据地,我要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新铸造一本盛世大唐的史书。
李隆基来到了晋城食盐的制作作坊,其实食盐的来源主要是海盐、湖盐、矿盐。因地制宜,它来源广泛。
古人提炼的盐中有很多的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以及其他不溶于水的杂质,虽经多次过滤,食盐盐色泽,口味各方面都不如人意。
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粗盐溶解,1:20加入草木灰水熬制,静置沉淀后过滤,可以将碳酸钙、氢氧化镁过滤出来。
李隆基解州晒盐,装车,在作坊将盐水再次融化加入草木灰水,再次熬制过滤,文火提炼研磨成雪花盐。
看着简单,但是李隆基利用穿越而来的优势,大量回收让草木灰,草木灰泡水之后,经过竹排,麻布、几次过滤后水排水水渠(装修的暗渠),由暗渠通向后面的盐场的回收池内。
制盐作坊不知道这水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水。
这边剩下草木灰医用价值:
1、混合蜂蜜等药材制成药丸,可以治疗治疗水肿,腹中积聚,起到健胃消食、利尿消肿功效。
2、混合止血疗伤的药材熬制成外用膏药,可以改善跌打损伤,能够帮助皮肤上面所出现的瘀血不消散的症状得到改善。治疗黑痣、疣赘、痈疽恶肉。
草木灰农业价值:
1、配置肥料加入5%~ 20%草木灰,既能增加基肥和营养土的有效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又能减少病虫害。
2、提高农业抗旱性:旱地果树连续喷施5%~ 6%草木灰浸提液2 ~ 3次提高品质:
3、开花前后叶面喷施50 ~ 80%草木灰提取液,可使枝叶翠绿,花果艳丽,增强光合作用,减少落花落果,提高果实品质。
这就是穿越者自带的制盐和隔离分工优势,不过这制药和农村沤肥加入草木灰是之前就有,只是古人解释不清原理。
一个因为制盐就产生一间制药作坊,一座能支持农业增产增效的土化肥工场,只需要一片试验田,说不如做,做出示范效果,就能释放出来的人民创作力是伟大的。
春节过后,李隆基早早开始忙碌了。
李隆基倡导成立各行商会,纺织行商会,染织行商会,香料行商会,盐业商会,石炭商会,等各种商会。
李隆基明白专业的人需要专业去做,但绝不所有商家一起成立一个商会,那可有掌握经济,垄断市场的能力了。
李隆基就是借这次府兵大规模装备,衣服,被褥等设施,订立一些行业标准,引导手工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转变。
首先是府兵衣物,李隆基上次视察由水力或风力驱动的机器完成的,这种织布方式效率更高,生产出来的布料也更加均匀。
《唐六典》记载,武库令掌藏天下之兵仗器械。袍之制有五:一日青袍、二日绯袍。三日黄袍、四日白袍、五曰皂袍。
《唐六典》又云:“今之袍皆绣画以武豹、鹰鹤之类,以助兵威也。”这种战袍当是比官服的袍要窄要短。
李隆基明确士兵戎服不再使用麻料的麻布,2400名不分军官士兵,还有武举学堂的600学生袍服,统一使用棉布,
布匹做好之后需要进行量体裁衣,以确保制作出的军服合身。量体裁衣是制作军服的关键步骤之一。
唐朝采用十进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30.7cm),一尺十寸,一寸十分,一分十厘。没错唐朝度量衡都是和现在非常贴近十进制,换算方式。
;需要根据个人的身形等因素进行测量,以确保制作出的军装尺寸合适。
征兵是五尺三寸(1.6米),李隆基要求以此为基准点,一寸内为一个军服标准量体,需要换算袖长、裤长、衣长、肩宽胸围、臀围等关键尺寸平均长度,进行标准的样板制作因为身高是五尺三寸-四寸,所以是军服534型号,如果碰上太胖是就534号+,以此类推。
进行整体分工裁剪,再分别缝制袖、裤、衣身,需要注意细节处理,例如领口、袖口、褶皱等处理方法。在袖、裤、衣身缝制时需要保持平整,不能出现褶皱和扭曲现象;在选择扣子时,需要选用与衣服颜色和质地相配的扣子,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整理工作。首先需要将唐装洗涤干净,然后晾干并熨烫平整。
李隆基提出
一是“裤带固定装置就是”裤子上穿腰带的那几个叫腰袢,也叫做裤袢
二是从腰部到前裆部开个叉,然后装上拉链或扭扣也叫门襟。
唐士兵所需衣服的种类有衫、汗衫、恽、袴奴、半臂、绵袴、袄子、幞头、鞋袜等。这其中袴奴比较特殊,似是裤口扎紧的一种裤子,基本为军人所独有。
唐朝士兵戎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盘领窄袍,另一种就是“缺胯袍”就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穿的衣服。
李隆基采用了盘领窄袍的设计增加腰袢两寸宽黄色腰带。采用后腰系法。
采用了左面缝制部队标号,兵种,姓名,品级小布牌。
胸前印染猛虎图案添加装饰品时,需要注意与整体风格的协调性等。
这样整体的戎服,配上护臂,穿上军靴,即保留唐朝军戎服饰,又使总体上看上去,显得英姿飒爽,气度不凡,行动干练利落。穿上整齐的军装军人让人心生敬畏又展现出帅气的风采。
按着这样的分工染色行业、制衣行、鞋帽行、等都订立相应的标准,按标准分工、合作完成整套服饰。军队按标准验收货。
整体上细分工,只需做好样板,定好标准,各自干好自己的,各制衣作坊协作完成整体衣服就可以了。
工序操作简单,就利于借助水利风力的机械化的改进操作方式。
李隆基对使用水利和风力的织布机械作坊场给予很大的表扬,布匹订购量最大,并宣布每年军队布匹如此采购。
让纺织商会公布标准,各个作坊分工协作,各自按标准做,形成标准化流程,从原料,纺纱大小,厚度,布匹的尺寸,每件每样都有详细标准,各自分工,协作完成。这就促进手工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工业化转变
有些事就是这样潜移默化传播开的。
六套戎服两套被子被褥每人需要每年需要21匹布,棉花20斤,共需十万多匹棉布,三万斤棉花,而且是每年都需要。要尽快让士兵穿上军装,这是最快的办法。从原料,纺纱大小,厚度,布匹的尺寸都有详细标准。
这就是李隆基的第六策:促进手工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