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临时巡检

为了加快效率,李世民在中书省设立议政堂,谁是议政堂一把手,其实就相当于后期明朝内阁首辅,现在这个首辅是姚崇。

李隆基新设立军机省,让郭元振担任军机省行军大元帅,议政堂论政不领军,军机省领军不议政,军政分开,军队领命行事,直属军机省领导。

在开元二年十月,大唐机构变革已经第一步,

中书省,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首辅宰相领导议政堂,负责议政堂的各项工作及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提出政策建议,对朝堂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和执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医疗等各个领域。拥有官员举荐权、起草朝廷律法、朝廷政策、诏令。

门下省下设通政司,计省署,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有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门下省各道设观察使、府设通政官、县设通政史、里(乡)都有通政令,有了解反应民意、审议政令,审议立法,监督官员风评、评议考核官员职权。

尚书省,领导和管理五部,执行朝堂政令、诏令、圣令。依照大唐律法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官员和吏员;

军机省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设参赞部、武备部、兵工部、军屯部、车驾部。

御史台职责监督官员执政确保其遵守大唐律法、执行大唐朝堂政令、朝堂和皇帝下达诏令。受理对地方官员违反大唐律法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地方官员违反朝廷诏令的行为。受理对官员处理事务不公的申诉。监督调查地方官员税赋和吏员任命情况。

右羽林大将军张玮是事情让李隆基可以以朝廷诏令让所有官员全部入驻大唐给官员修建的官邸。

均田制改屯营制已基本完成,公职田下一步改屯营制条件已经具备,因为官员俸禄给为直接发放银币,再一步就是对寺庙的田地进行审查,以及最后朝堂立法严格控制土地买卖行为。

变革大唐之前租庸调制度,改为田亩计税,以银钱计税方式在李珊演武之后,也会实施。放开金银之禁就是为税制变革铺路。

赋税方面,海贸市舶司,大唐边境关税、都可能通过,最难是李隆基提出市关税也就是商税的变革,不过李隆基准备力挺御史台和整备军武两手准备。当然如果各大门阀士族如果能同意的话,李隆基可以在给于海贸堪合印信和通商行商堪合印信给与方便。

李隆基在皇帐内开始认真处理四省六部奏疏。

五部各部有部议,部议结束后,奏于中书省做批注之后,军队是送到军机省,中书省的辅政宰相将自己的意见写到了纸上,送到了李隆基的皇帐书房中。

最后由李隆基去批红,决定如何去做,大唐千万事,其实需要李隆基亲自处理的并不是很多,议政堂和军机省的出现,就是为了给皇帝分忧解难。

李隆基手中的奏疏并不多,但都是需要皇帝亲自拿主意的大事。

如果将皇帝的政务分为庶政和武备两种,那么庶政大部分都是中书省议政堂在处理。

但是,比如在京四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御林卫,翰林院、太医院、钦天监上官、靖安司、通政司、计省署等等在京衙门官员调度及大唐地方六品官员需要皇帝亲自批复。

而法司问拟罪人合决死罪者,死刑犯的生死,也需要李隆基朱批,才会杀掉。

军机省则是隶属皇帝亲自负责。

小到调遣官军勦捕处分事务,大到在京文武衙门内外军机,王府切要事务,都是李隆基亲自批示。

嗯,大唐皇帝还有个活儿,就是巡视京营,操阅军马…

操阅军马,就是每三天要亲自进入对京营军马练兵情况进行了解。

但是大唐皇帝是必须勤政的,懒一点的把皇帝的活儿,让司礼监的太监们帮忙处理,这就是阉宦擅权的根基了。

大唐的太监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帝。

一旦惹到皇帝不满,立刻就会不知所踪,比如之前的上官婉儿,现在已经不知道被高力士埋到哪条臭水沟里去了。

“走去龙骁军看看。”李隆基合上了奏疏,伸着懒腰对李明翰说道。

李明翰看了看天色说道:“陛下,这都子时了,现在出城吗?”

李隆基伸着懒腰为之一僵,之前龙骁军都是驻扎在大明宫的西宛练兵,现在都到了城外。

“嗯,备马吧。”李隆基点头说道。

每日操阅军马这件事,太宗、高宗、武后都没有歇过,哪怕是生病了,也要让身边侍从武将去一趟。

李隆基十分了解京营对于大唐何其的重要,作为皇帝这点必须一清二楚。

唐蕃之战需要京营、平定西南南诏国需要京营,北伐后突厥汗廷、打契丹需要京营,京营对于大唐而言,就是最精锐的机动部队,边军九镇有边军戍卫之要务,轻易不得调动。

如何重铸京营荣光,就看李隆基和姚崇的经营了。

尤其是现在薛讷赢得大唐十几年来的大胜,就是让大唐皇帝重掌京营的契机。

大唐多年武备松弛,李隆基现在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赶紧恢复京营的战斗力。

懈怠?

他怎么能懈怠呢?

吐蕃、突厥就在山外九州外虎视眈眈,东南出海、需要平定海盗,西南南诏国已有叛乱迹象,大唐内忧外患,只要大唐稍有点破绽,吐蕃和突厥人就会挥师南下。

他一旦懈怠,周边各附属国就会撕毁盟约再度侵扰大唐,而漠北、东北则会再次乱成一锅粥。

朝堂上还有一帮宗族礼法的卫道士们,整天盼望着扶持太上皇归来,再延续传嫡不传庶的辉煌,继续把皇帝框死在礼制、宗法那一套里面。

到时候他这个庶皇帝,就得下罪己诏了。

李隆基看着自己那匹神俊异常的大白马,最终还是选择了枣红色四蹄雪白的战马。

这匹战马跟随李隆基在太极宫外,突袭韦后,击杀韦后党羽,平乱太平公主叛乱,骑得比那匹用于礼仪场合白马更舒服一些。

生死与共之后,这战马颇为听话,不需要李隆基太过复杂的指令,它就知道该怎么做。

李隆基策马狂奔到骊山东北龙骁军军军营,龙骁军和龙骑军驻扎此地,大约有四万余人。

与其说是军营,更不如说是城寨,木质城墙高约两丈,还挖了堑壕和城渠,这小城内,成七个方阵,是以太公兵法军阵排列,中间旗杆挂着红色五爪金龙旗。

大唐虽然没有军旗,但李隆基给设计这一面旗帜,这代表将士人人如龙,血染疆场,誓死不休的精神。

这代表领君命出征的意思,大唐军队出征赤色五爪金龙旗,旗下有军队番号,大唐军队调动诏令、令旗、兵符三者缺一,任何人超过一千士兵以上无法调动。

“陛下!”李宜德连鞋子都没穿好,甲胄也不在身,策马狂奔,到了御前立刻勒马翻身,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马停人止步,可见李宜德的马术何其精湛。

“陛下深夜至,臣这…臣这也没准备啊。”李宜德整理好了衣服,赶紧行礼说道。

李隆基眉头一皱,用力的抽了抽鼻子,愣愣问道:“酒味和胭脂味儿?”

“是…”李宜德颇为心虚的低声应道。

“李宜德!”李隆基勃然大怒,连官职都不叫了,直呼其名。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是隶属李隆基直接领导的京军,后改十六卫的左右翊卫为龙骁军、龙骑军;改左右骁骑卫为龙翔军和龙镶军;改左右武卫为神武军和神护军;改左右威卫为神威军和神机军;改左右领军卫为龙啸军和龙腾军;改左右金吾卫为游龙军和蛟龙军;左右监门卫为龙游军和龙行军、左右千牛卫为神勇军和神霄军。

按照李隆基的设想,京营不能一直待在关中,必须到各地参战协防,不然十几年无战,京营的战力会懈怠,武备不足。

开元一年龙骁军、龙骑军调往辽东黑水都护府协防契丹叛乱;,龙游军、龙行军、龙翔军、龙镶军调往陇右防范吐蕃出兵;游龙军、蛟龙军前往岭南,驻军广州和泉州。

京军和边军驻军换防,部队番号不变,但进京演武入驻原龙骁军驻地。

因李宜德是李婉蓉的弟弟,前段时间李婉蓉受惊,李隆基准许李宜德回京省亲三月,并参加演武,

视察京营,完全是随机选的,结果李宜德这满身的酒气和胭脂气,李隆基来之前,他在干什么,不言而喻。

“陛下…”李宜德腿一软,立刻跪在地上,俯首说道:“陛下息怒。”

“营中饮酒,该当何罪?营中召伎,该当何罪!”李隆基怒气冲冲的问道。

李宜德整个人抖动不已的说道:“营中饮酒杖二十,营中召伎…召伎杖十。”

“李明翰,带着万骑去拿人,一并到营前,杖!”李隆基厉声说道。

狎妓喝酒,肯定不止李宜德一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谢陛下隆恩!”李宜德反而松了口气。

军营嘛,挨两下不稀奇。

他更害怕陛下一怒之下把他扔进天牢里,在里面过一遍五毒之刑,不死也得掉半条命。

“李宜德,朕对你太失望了!”

“朕从不计门第之见,将你从士卒中举荐而出,你为大唐屡立功勋,朕已将军相授!可是你怎可如此骄纵荒唐呢?!”李隆基恨铁不成钢的厉声说道。

李宜德很能打,但是他军纪很差,因为是圣上的小舅子,监军和御林卫对其监管不是很严,李隆基是知道一些的。

姚崇说外戚可用不可信,李隆基也是知道的。

但是李宜德在范阳一战中,下马陷阵死战,李隆基对李宜德升起了些许的期许。

可是刚从范阳对抗契丹回京,,他就在营中公然饮酒作乐召伎行乐,实在是太过于荒唐了!

“末将有罪!”李宜德抖如筛糠的回答着。

他不怕打,更不怕被打了,让下属们看到丢面子,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他之所以抖成这样,是他听出了李隆基对他的失望,这代表着李隆基对他李宜德是有期望的。

一共三十四人,被李明翰带到了营外,军杖被请出,李宜德挨了三十军棍却是一声不吭的硬受了。

“李中郎,朕问你。”李隆基看着李宜德被打出血的腚,依旧是余怒未消的问道:“何为能战之师!”

京营的实力恢复多么重要?

李隆基有些怒其不争的问着话,他对李宜德有一些期待的,但是这些期待,现在都变成了怒火。

李宜德跪在地上,懊悔无比,打两下不要紧,别人想挨还挨不到呢。

他感受到了陛下深深的失望,这才是他这次损失掉的最大的东西。

他挨军棍的时候,其实也想到了理由,而且这个理由确实充分,但是他还是跪在地上,不敢狡辩。

犯了错还嘴硬,陛下只能更加失望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