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军出长安

李婉蓉是极其热情,郝书萱是极其温婉,水到渠成,那王宛凝就是一匹玉骢,高度契合的奔驰,到底谁才是被操阅的哪个,后来李隆基完全都分辨不清楚了。

这若是上了马,那不得来个马震,是说不过去的。

李隆基的次日清晨腰眼有点酸痛,居然罕见的起床晚了一些。

“陛下,今天不用早朝。”王宛凝虽然初为人妇,可是放开了后,丝毫没有任何的拘束,反正屋子里就两个人,怎么折腾都行。

王宛凝颇为期待的说道:“再躺一会儿吧。”

李隆基笑着说道:“再躺一会儿,被你敲骨吸髓了。”

可是王宛凝已经翻身拱到了李隆基的身上,临到起床,又敲骨吸髓了一番,才肯罢休。

李隆基起床晚了,郝书萱也是知道,李隆基虽说把各个贵妃和嫔妃分成一个个不同规格的庭院,可郝皇后也是统领后宫的,这陛下今日迟迟不见出来锻炼一会拳脚。

“这真是家宅不宁的狐媚子。”郝书萱挠头。

这丫头初为人妇却如此贪欢,陛下什么身子骨,郝书萱清楚,可是这王宛凝也是娇滴滴的大闺女,这要是折腾坏了身子,可不好。

可是没过多久,李隆基来到了皇后延庆殿,王宛凝,脸上一脸的坨红,显然是欢愉的那股子热乎劲儿,依旧没过去。

李隆基是过来陪陪郝皇后,今天是每月十五,宫中各妃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拜会皇后,聆听皇后教诲,这是多少年规矩。

郝书萱也知道自己的担心,白担心了。

李隆基看着李安欣,她才两岁,坐的不是很安稳,但是已经能拿着勺子自己吃饭了。

李隆基点头说道:“用膳吧。”

“陛下明日或者后日还回泰安宫吗?”郝书萱给李隆基盛饭问了一句。

这边王宛凝倒是满脸的坨红,那边李熙儿还是鼻头上抹蜂糖,干馋捞不着呢,看李熙儿那焦急的样子,都快团团转了。

这李熙儿的月事也就今天就走干净了,若是明天或者后天回来,自然就可以侍寝了。

郝书萱是皇后,是大妇,她自然不能厚此薄彼,虽然陛下的这后宫小了些,但还是需要管管的。

陛下忙碌,自然需要皇后去协调。

李隆基看了眼颇为期待的李熙儿,对着汪美麟说道:“回来,最近一段时间,武举学堂那边需要扩建,会改大唐兵学院,新生明年开春之后,才会入校。”

李隆基吃完了早饭,就直奔着武举学堂堂而去,今天是一场军事会议,只有京营的将领参加。

李隆基到的稍微晚了一些,但是他并未迟到,是这些军将们早到了。

李隆基一走进武经殿,所有的军将们便站起了身子,行礼大声的喊道:“陛下靖安!”

李隆基示意所有人平身说道:“坐。”

郭元振、李祎、李宜德、王忠、刘国安、程镗、罗璟、赵嗣沐等军将,这都是李隆基查看履历,以战功晋爵升迁到京军多年征战的将军,今日齐聚一堂,都在等着李隆基的训示。

李隆基示意大家坐下,然后打开了自己昨天拟好的会议备忘录说道:“对于此次剿匪作战,朕有几点要告诉大家,也要大家告诉所有的京营将士。”

“一,自去岁起,朕大赦天下,要求山匪下山入集体农庄,参加劳作、开垦荒地,事生产而非劫掠,非大恶之徒,既往不咎,尽数宽宥。”

“至今已整整一年,仍有整整三十六寨,横戈太行、勾注、燕山等地,共计五万余人,这些要么是大奸大恶之徒,要么是不尊王化之人,朕要求,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若肯投降,惩治奸邪,其余人等至西山煤窑服役五年,可宽宥其罪行。”

“何为奸邪?手上有百姓的血的人,都算奸邪。”

李隆基的第一条指示,就是关于剿匪性质的指示,不教而诛谓之虐,李隆基是个暴君,但不是嗜杀成性。

这些土匪和胡人,又完全不同区别待遇。

但是沾染了百姓的血,杀人者死,这是一条李隆基施政到今天为止,讲的最大的公平。

众将士坐直了身子,明白了这次平叛,并非对百姓们下手,他们的对手是一群穷凶极恶之徒。

李隆基继续说道:“其二,朕希望此战,令行禁止,太宗皇帝有云:六师入关有践田禾取民畜产者,以军法论!”

“朕不希望出现,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之乱象,咱们的军队是大唐的护栏,是大明的定海神针,而不是土匪、强盗。”

“朕绝对不允许出现,军队去剿灭欺负百姓的土匪,反过来欺负百姓的事儿,在大唐军队中出现,尤其是京营。”

“朕三令五申,御林令官层层监督,若有不法,格杀勿论,即便是天子门生。”

这支京营,李隆基整整二年来,几乎每月都有十几天坐在武举讲武堂内,每日巡视,还会到军营里视察,为了整顿军纪,可谓是手段尽出。

既然是军令,在大唐新军之中,也要严格贯彻到底。

无论是谁,军令如山,军纪如天,李隆基已经专门制定了大唐新的军典法,让基层的军官们遵守。

若有不法,就不能怪李隆基无情了。

军队,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密的杀人机器,他们自诞生而来,就和暴力二字,紧密结合,屠城和劫掠,都代表着军队对基层的失控。

若是大唐京营再发生了抢劫百姓之事,那李隆基这二年,等于白干了。

还出塞平定突厥?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李隆基自己,也找根绳去后山的歪脖子树上一挂。

还谈什么开创盛世大唐!

李隆基继续说道:“其三,按照大明军令,流匪贼寇,一人擒斩六名颗,升一级,授三等功勋牌,赏银二十。至十八名颗升三级,授二等功勋,赏银五十。验系壮男与实授。与十九名颗以上并不及数者,俱给赏。”

“朕非吝啬之人,此次出京作战,朕的功赏牌已经打好了,就在武举堂内,共计万枚,纹银五十万两,也一并从太仓承运库运至学堂库,待诸位凯旋,悉数发放,绝不延误。”

“但是朕丑话说在前面,杀良冒功者,被御史那帮文臣抓着小辫子弹劾,全队并斩。”

杀良冒功,就是杀掉百姓,充当贼首,一旦坐实罪名,李隆基绝不留情。

赏罚分明,方为君。

李隆基是不吝封赏的。

陇右、安西、北庭、漠北之战,打了多少人头,李隆基除了应有的赏银,中秋还每人一块银币折米粱犒赏三军,而后朝议,郭元振和李祎请旨,塞外都护府李隆基再加了一两,让将士们过年。

整个发放赏银的过程,御林卫于谦亲自监督,宣旨宦官监军等军将坐镇于侧,李隆基多次问询,保证放赏到位。

若是如此厚待,出京作战,依旧有杀良冒功者,全队并斩,绝不留情。

连坐是军纪的另外一种保证。

薛讷曾经在大来谷之战前,就多次,下达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军令,告诉那些边军和京军,李隆基此时是重申军令。

“其四,山匪盗寇多为势要之家的羽翼,我们要赶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彻底剿灭!不给势要之家任何通风报信的机会和反应的时间。”

“兵贵神速!”

“其五,此战剿匪,只许胜,不许败,败者枭首。”

“朕的话讲完了。”

胜负乃兵家常事,但是这是京营磨刀,土匪什么战斗力?大唐京营又是什么战斗力?

这一战,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

大唐的京营,如果打一群已经完全摸清楚了窝点的土匪,都打不过,那还是去见太祖、太宗皇帝的好。

“臣等领命!”诸多将领听出了陛下的话里的冷血。

李隆基身上的煞气逐渐退去,笑着说道:“待会儿走的时候,都去学堂武库看看,棉布、丝绸、米粮做犒赏。”

郭元振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陛下,其实拿银币更好,棉布、丝绸、米粮虽好,可是却不能买卖,还需要到钱庄、商铺等地方换成铜钱或者碎银,实在是麻烦,拿去盛源通钱坊也是换等重银币,其实一样。”

李祎连连点头说道:“银币好啊,这发放赏银,每次还得把棉布、丝绸、米粮重新裁量和称重,军士们取用也不方便,这银币,极好。”

“不能那群明公,天天拿着银币四处炫耀,将士们却一枚也见不到,这也不公平啊,京官明公的俸禄是银币,赏银也应该是银币才是。”

李隆基左看看右看看,这里面算得上明公的只有和自己一起来姚崇一人…

但是姚崇又算不得纯粹的读书人,曾是兵部侍郎,兵部侍郎。

姚崇这类的臣子,大唐这个年代也不是孤例,比如郭元振以文进士封伯爵,乃是战功进爵,安西三战封伯爵。

郭元振的战力,若说真的和猛将厮杀,那自然不如郭知运、张守敬这等善战之将,他的技艺都是土匪打出来的。

但也并非写酸诗、拿不动枪、上不得战场的胆怯之人。

当年唐蕃之战后,郭元振进了国公,若再有战功,那自然是少不了一个少保之位。

李隆基并没有在此多留,他在反而不方便军将们讨论作战计划,对于如何清剿燕山、太行山、勾注山里的匪帮,议事厅爆发了极其激烈的讨论声。

明知道这些土匪流寇是大唐的一块顽疾,为何不除掉呢?

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这些山匪们,经营太行山的营寨,已经超过了数百年之久,深居于深山之中,极难寻找。

但是这对手握百万大军的李世民,费劲儿吗?

他可是有里正的基层组织,找点土匪,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对手握京营精兵的郭元振,费劲儿吗?出塞作战打到突厥去,对于郭元振都不在话下。

这土匪流寇为何如此难以消灭?为何他们经历了历朝历代,代代相传,甚至比一些王朝更加亘古?

因为土匪流寇的土壤,是游惰之民、末作之民。

这些失地的农民,交了地租,再缴纳藁税,还要应付乡部私求,掏出刀子火并,因为没什么组织,往往暴起杀人,最后落草为寇。

不解决游惰、未作之民的问题,想要解决土匪流寇的问题?不过是水中捞月罢了,今日打散了,明日立刻就有人啸聚山林。

最主要的是,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李隆基的屯营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他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让耕者有其田,让百姓安稳的待在土地上耕种,并且劳有所获,得到满足自己肚皮的粮食。

温饱?他连饱都解决不了,只能解决活着的问题。

但是只要能够解决了生死问题,这些游惰、末作之民是不愿意落草为寇的。

因为官军进剿,必然会死。

下农、游惰之民、末作之民在京畿和大唐十道,已经达到了十之三四,这已经不是缓证而是急证了。

屯营法做不了什么,它能保证那些乡部私求的时候,百姓们能够打得过那些个乡部缙绅,知道该怎么拿起自己的刀子,反抗那群私求之人。

李隆基等了半个多时辰,得到了战前会议的进军路线,虽然看起来繁杂,李隆基稍微审定之后,拿出了自己的印玺,盖在了上面,又朱批了一大堆的调令,令高力士去印绶监取了调兵虎符。

他走进了聚贤阁的会议室里,将火牌挨个交给了李宜德、王忠、刘国安、程镗、罗璟、赵嗣沐说道:“此战,务求百姓三年之内,不被土匪流寇袭扰!”

“明日拔营。”

李隆基犯了和明朝朱祁镇一样的错误吗?准备几日就准备让京师出京作战吗?

并不是,京营自从去年十月份吐蕃退去之后,已经枕戈待旦了整整一年有余,他们也准备了一年有余。

并不需要征调太多的民夫,因为武纲车就有负担粮草运输的部分能力,而且各地州府也会配合调运粮草军备配合。

最主要的是,各地的屯营会全力配合此次作战。

大唐军队如果自己携带粮草和各州府军仓调运不得,可以到屯营借粮,各地户部官迎商铺会支付相关钱粮,,户部明年蠲免一些军仓粮,相互抵消。

但是最多只能借各地屯营一成的粮,做作战之事。

这次是京营六军和各农庄通力配合,进剿土匪。

各农庄的百姓们,会同意吗?

剿匪剿的就是他们身边的土匪,只要政令下达到村里,让武备府的校尉和五参事,聚集起百姓,将事情讲明白,百姓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剿匪呢?

李隆基对于剿匪之事,十分看重。

这是新政以来,屯营法和京师行军的通力配合,若是能够形成定制,李隆基敢说一声:大唐军队在大唐境内,再无敌手!

万夫一力,自然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