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唐马政

北魏李安世最早明确提出均田论,房玄龄建议李世民大唐实行均田制这话,是他能够被配享在太宗皇帝庙庭的原因。

京营要开拔的消息一出,整个京师立刻就炸开了锅。

京营悄无声息的要开拔,要去哪儿?不知道,要做什么?不清楚。

各地藩王和门阀世家王不都把鱼鳞册交到了京师吗?不是要按制纳税吗?陛下的大军为何突然调动?谁要挨陛下的铁拳?京营到底去向何方?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京营这样调动,是不合理的!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六部尚书、侍郎和御史台大夫,他们听闻消息,差点把手中的笔给扔到地上。

大军出击,没有调拨户部的粮饷,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都不知情,姚崇知道,但军事机密不可外传,谁也没说。

绝对不能让陛下如此草率的出兵!

跑的最快的是魏知古,他是户部尚书,虽然知道京营有大约三十日的应急粮草,但还是立刻就冲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

三十日够干什么?正好大军从长安抵达东都洛阳的量!这皇帝和京城官员都在长安,这八万京军出了长安,这是要干什么?

长安的京军不足2万人,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面积约88平方千米,十二个城门,这是要干嘛?

魏知古已经完全被恐惧所笼罩。这是大唐哪里又被胡人突袭入境了,一月口粮啊,赶不到边境就没粮了,没有户部的军仓的票印,是取不出粮食的,这是要引起兵变的。

内心惶恐不安吗,陛下虽说不太精通军务,但对将士的待遇是从来不会亏待的,这是谁蒙蔽圣上吗?。

在高力士通禀之后,将他引上去的时候,魏知古已经极度的焦虑了。

他冲进了紫宸殿左侧议事厅,看到了坐在主座上的皇帝,魏知古重重的松了口气,至少陛下不是一意孤行,没有御驾亲征。

魏知古再看到了姚崇和郭元振也在,更是喘了口大气,至少这两位在,若是陛下真的要亲征,两位应该会劝一劝,劝不动也至少能够保证大唐军队不会惨败。

魏知古今天必须问个清楚。

魏知古打了打袖子,行了一个三拜九叩的大礼。

李隆基呆滞的看着魏知古如此行礼,这个起初说要皇帝迁居东都的户部尚书,李隆基在结束对他的误会之后,还是颇为信任的。

至少当初诛杀太平公主余孽的时候,魏知古也是参与其中。

这平日里上朝都只有稽首礼的大唐,三拜九叩那是过年祭祀太庙,才会用到的礼节。

这是何故?

李隆基还是小瞧了大唐历次皇位之变在大唐臣工万民心中的阴影了,何止是魏知古,整个京师都是人心汹汹,议论纷纷。

大皇帝让京营,干什么去?

他赶忙站起身来,说道:“魏尚书,快快平身,这是做甚?”

魏知古气息并不是很平稳,他来的路上是一路跑了过来,他的脸色通红,但还是流利的说道:“臣敢问,陛下调动京营出京,所谓何故?”

人在极度惊慌和恐惧的时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紧张到那种失语,牙关大战,完全说不出话来,拿不稳印玺

一种是魏知古这种,语速很快且十分的流利。

魏知古太恐惧了,陛下突然调兵!

将士出征,随身只带了一月口粮,每人带着一石三斗米,这能干什么?

“去燕山、太行山、勾注山剿匪。”李隆基解释了一句说道:“高力士,把魏尚书扶起来。”

魏知古听到是剿匪,整个人一软,差点翻倒在地,要不是高力士眼疾手快,扶稳了魏知古,魏知古就要君前失仪了。

“魏尚书为何如此惶恐?”李隆基反问道,这个样子的魏知古,不光是李隆基,就连姚崇都未曾见过。

魏知古擦了擦额头的汗,喘了几口粗气,俯首说道:“臣惶恐,臣还以为陛下要出塞亲征突厥呢。”

“高力士,给金尚书倒杯茶,缓缓。”李隆基赶紧让高力士上茶。

魏知古不是第一个,第二个来的是卢怀慎,第三个来的是尚书省尚书仆射卢嘉贞,后来人越来越多,六部、御史台没过多久,就都到齐了。

“剿匪啊。”卢怀慎恢复了平时的模样,那没事了。

剿匪不是有手就行?

即便是卢怀慎也知道,大唐京营现在的战斗力,应付剿匪是绰绰有余的。

长安的京营是功勋老兵加新兵的配置,那些在边疆立功的军士,每天都喊着大唐维护,守卫长安,可许多人可能连长安什么样子,皇帝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所以李隆基每年都会让各军选一些有功勋军士前往长安进入京营。这些有实战经验的将士对京营的训练就是以实战为目的进行训练,而且京营从原来的20万裁撤道11万,养兵当然是要养精兵。

卢怀慎初听闻此事,也是吓得浑身发抖,这大唐还要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吗?没有京营的京城,就是没有任何保护金银珠宝。

京营也就操练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这就要出塞作战了?

但是听到是剿匪,群臣松了口气儿,不是出塞作战,陛下在大唐的地头上,平定匪患,一来练兵、二来安民、三来组织军民配合。

好事。

李隆基看着这帮子朝臣,笑着说道:“因为不需要三省六部配合,所以就没有提前统筹安排,需要用到的地方粮草,也不是很多,随调随补,还有屯营可以借粮,诸位明公拳拳报国之心,朕感受到了。”

“朕并没有打算亲征突厥,只是一次演兵罢了。”

“陛下圣明。”群臣赶忙俯首。

他们其实应该信任当今陛下的英明,但是这京城只留下2万京军够用吗?这一军2万人,分五厢,五厢分五营,十二个城门的长安,还有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怎么看都够用。

李隆基笑着说道:“好了,诸公请回各司衙门就算,一切照旧,朕就是试试这刀是否锋利。”

“臣等告退。”一众朝臣,颇为感触的俯首告退。

李隆基看着群臣,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或者是反对剿匪之事,准备逼宫!

结果并非如此,双方都有误会,群臣并非朝天阙逼宫,李隆基也不是妄动京营,出塞作战。

简单说清楚之后,误会解除。

这就是陛下容易见到的好处了,但凡是有点啥事,当面说清楚,那自然没那么多的误会。

相比较之下,出塞打击突厥和平匪之间,让群臣们选择,他们选择了支持陛下平匪!

而且群臣也支持陛下动一动,不动一动,地方的官员都要骑到他们的头上了!

京营动一动,地方的官员才知道,陛下这翻一翻身,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京营的强大,是大唐政令通达的重要保证。

李隆基看着群臣退去,说了了另外一件事:“郭元帅,姚仆射,陇右这次军功核对也已经完成,依据军功赏赐之外,朕有一事,调北庭都护郭虔瓘回长安担任大唐兵学院祭酒,李祎前往北庭接替其职务,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此次军功,郭知运升任冠军大将军,兼任临洮军使,进封太原郡公,赐一等功,赏银币一万。

副将王君毚升任状武将军,瓜州都护,进封佑威中郎将,赐一等功,赏银九千。

此战立功军士总共五千六百人,参与作战两万四千人,武备人员四万两千人,均受到不同的赏赐,一切赏赐都从太仓支付。

李隆基的太仓都多少钱,大臣没人知道,这次赏赐就用掉二十九万银币,两万匹丝绸,十万布匹,马匹三千匹,肉五千担。

对于有功将士李隆基也不不吝赏赐,将士用命戍卫大唐,作为大唐的皇帝也不能辜负将士的血汗。

魏知古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陛下,京军前往太行和燕山剿匪,一月时间恐不足,要各地所在州府武备府开仓放粮。”

李隆基说道:“暂且不用,大军轻装一日一百五十里,一路前往河北道燕山,一路前往河东太行,元日前即可返回。”

已经完全实现骡马化行军,大唐军马已经从武后后期的22万匹军马,现在已经是32.7万匹军马。

李隆基潞州时期对马政就十分重视,没办法,这个时期机动性最快的就是马匹。

唐朝最初起家的时候也是苦出身,从突厥得了2000匹战马,又在赤岸泽(陕西大荔县)得到了隋马3000匹,这是最初的全部战马班底。“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数字不一致,但基本上就是几千匹这个数量级。

李渊、李世民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经过数年征战,当李世民在武德六年征讨王世充、窦建德得胜凯旋回长安的时候,仅接受检阅的披甲战马就有一万骑。

唐王朝统一中原后,以这些战马为基础,在西北陇右大力养马,在千里之地设置了八坊四十八监,“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后来因为马多地方狭窄,又把其中八个监牧迁徙到河曲地区。

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军事方面远远不如太宗,尤其两次征讨吐蕃的重大失败,加上与吐蕃在安西四镇的反复争夺,大唐马匹数量锐减,到唐玄宗李隆基初期已经下降到了24万匹;

李隆基也非常重视马政,包括任命亲信王毛仲掌管内外闲厩,这人是个养马好手,“牧养有法,云锦成群”;又用闲散官爵做报酬鼓励百姓商人从胡人处买马,价码开到了三十匹马给一个游击将军,这已经是从五品下的武散官高位了,应该很有诱惑力;

李隆基刚开始马匹主要从后突厥购买,大唐缺少钱币,就用绢买马,美其名曰“赐马价绢”。价钱是一匹马换绢四十匹,有不少一次性付给绢二十万匹以上的记录,每年购马数量达到十万匹这个数量级。

直到李隆基开始,把银币、泡茶技艺、精美琉璃制品一步步展现在突厥那些可汗的面前,并一再的宣传饮茶强身健体,延延益寿的功效,让周边游牧民族逐渐兴起了饮茶的习惯。

在与后突厥在朔方西受降城进行互市,用金帛买马。这时已经不差钱了,但越是肯出高价,马匹的价钱反而开始下降,而且“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这是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的典型例子,虽然短期之内经济利益受损,但长久来看政治影响深远。

唐王朝马政最大特点是国家养马,就如国企一般,虽然民间也有私马存在,但不得冲击官方养马牧场,唐玄宗以皇帝诏书下令两京周围五百里之内不能设置私人牧场。这一方面是保护国家牧场,另一方面也避免京城附近有不受国家控制的马群会带来安全方面隐患。

大唐具体管理马政的机构,是中央的太仆寺和地方监牧两级管理,后来李隆基又设置了闲厩使这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类似现在的某某工作领导小组,总之唐王朝对马政管理还是很重视的。

具体管理人员选择也很是慎重,除了刚才说的王毛仲,还有张万岁、牛仙客等人,张万岁被后来的宋仁宗称为“恩信行乎下,故马政修举,后世称为能吏”;牛仙客后来当上了宰相,虽然依附李林甫没有什么政绩,但之前做地方官的时候还是个搞经济的好手。

大唐各个监牧饲养的马匹都有独门标记,有些比较简单,就是“割耳鼻为记”,有些是文字,更多的仿佛甲骨文,在《唐会要》当中对六大类四十四种马匹标记有详细记载。

除了从周边各异族引进良马品种外,大唐也对马匹进行筛选登记和杂交改良。

首先对所有的马匹上户口,“马之驽、良,皆著籍,良马称左,驽马称右”,并每年秋天报送太仆寺。这种管理方式一直沿用下来,并影响了周边等国的马政。

引进的良马品种有四十余种,主要来自西域和蒙古高原,其中康国马属于大宛马种,体型巨大;突厥马最适合当战马,耐力和灵活性都很强,“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在此基础上,大唐的马匹经过不断的优选和杂交,有大批优秀的战马才能保证初唐、盛唐的军力天下无双。

初唐、盛唐时期唐王朝军事力量足够压制周边国家,又有互市的开口,周边游牧民族认为与大唐进行和平贸易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大唐这个时期属于一种良性循环,经济上承受得起,马匹数量也有保证,更促进了大唐军事力量的发展。

说个题外话:后来李泌献计瓦解吐蕃也是从吐蕃马匹经济上下手,用二十年时间让吐蕃的马匹减少到已经无力对外征战的地步。

对于穿越而来的李隆基当然是知道的,不过现在首先要夺回黄河九曲(现在青海,四川雅安),只有占领这两个天然牧马之地,逼得吐蕃和谈,才能实施经济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