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李隆基看着郝书萱的羞红的脸,大笑起来。“吾乃皇家宗室弟子,忧国忧民忧天下,寻天下人才为天下,让这天下繁华似锦,太平有余,孤问人为什么读书?。”
郝书萱愣神,自语道:“识文断字,知书达礼,明礼仪,知错对,知廉耻,能相夫教子...读书可以和郎君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这时郝洽进来,郝书萱赶紧请教:“阿爷,读书为何?”
郝洽看看郝书萱也愣神了,这个真不好回答,也许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你读过的书就是你的格局,让你保持清澈的头脑看待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
“多读书并非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在悄悄帮你认识这个天地万物,帮汝抹去脸上的肤浅与无知。”
“多读书并非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李隆基道:“《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现代意思是: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先进行自我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一切都以修身为根本。”
李隆基和郝洽相对而坐,面对的满桌的菜肴,却提不起兴趣。郝洽看到,说:“殿下,古时人们认为是神创造是世间,认为神可以操纵一切事物,所以才崇拜神,而老子认为操作这个世间的不是神,是“道”,道是这个天地宇宙世上万物所存在所有依存的规律,这个东西这个道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办法描述这些规律,称为“道”。
郝洽拱手行礼道:“殿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唐以道治天下,就是因为汉失之道,败在儒。”
“可今日之儒家,已不是孔孟之儒。古代的(在甲骨文时期,知识很难普及)传统社会生活中,因为生产力低下,信息相对封闭.所以导致疆土广袤的国家很难管理如此广阔的边疆,一个国家疆域过大很难做到上通下达,边疆就会沦为不牧之地。
所以夏’’商’’周’就建立一套分封诸侯王国,降低对边疆领土管理的压力.诸侯王拥有五权(财权,选官权,军权,决策权,执政权)天子与诸侯王共同管理天下的情况.如:历史经历夏’商’周’时代,在商朝后期就形成诸侯国实力远大于中央国实力,为了避免形成诸侯割据情况隐患。
在周朝替代商朝以后,该选择什么样的制度避免天下动乱,保持周天子的天下太平,(就开始各种思想上碰撞,由此开始形成各种思想派别,这也是诸子百家由来。后来的诸子百家争斗,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西周的丞相周公(原名姬旦)对周朝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周礼的礼乐制度,以此划分天子和诸侯、卿大夫、臣民、等级秩序和区别,制定各种礼仪标准和规范。目的从制度上断绝诸侯篡位的合法性。天子是上天之子,诸侯实力再大,也不可能成为天子。
问题是礼乐制度是种道德规范,对有道德的人是有用的,对没有道德的人就是无用的。道德往往只能规范遵守道德的人。
诸侯各国遵守周礼,只是因为周王朝的实力的强大,周王朝的实力衰减后,自然的进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段时期,为了解决出现诸侯各国分封带来的弊端(木简、竹简普遍应用。加大知识传播)儒家提出了克己复礼(其实是种退步,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仪制度),追求恢复周朝初期的稳定;墨家倡导兼爱非攻想要固化现有的格局;名家,道家,诸子百家,这都不太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法家的出现,打破传统农业社会治理疆域上的难题,于是秦朝开创了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建立中国历史上首个集权帝国。
秦朝一统,但对六国的贵族那是覆灭他们国家,抢夺他们利益的凶手。因此出现了项羽灭秦后又承袭分封,结果不到四年就草草退场,灰分湮灭。
之后刘邦认为分封是因为分封不是血缘兄弟,后期出现了“七王之乱”,刘姓子孙的互相残杀,这就先秦时代---汉家的争斗,和儒家没有关系。
刘邦打下天下,根据二十级军功分封官员,最高官员是彻候,最小叫公士。最小的公士也能分到2500平方米的住宅以及1500亩田地。这些分到土地的人就是封建时期的首个士族门阀。
士族门阀大量的兼并土地,躲避税收,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导致王朝土地萎缩,国库空虚,国力衰减,尤其到了汉武帝时期外有匈奴的侵扰,内有诸侯的隐患,帝国已经是外强中干。儒家董仲舒提出了限田制(汉武帝没有采纳),目的是遏制士族门阀的发展,可算不管是对抗氏族,还算讨伐匈奴、清理王室诸侯,首先都要保证皇上手上有绝对的权利,说到底只有提倡集权制的法家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汉朝建立是为了消灭法家的暴秦,两者有不可共存的关系。
那怎么办,改造儒家,然后独尊儒术,董仲舒改造儒家:
第一个是儒家《公羊春秋》大一统,外儒内法的集权,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个是儒家的天人感应,出自阴阳家的思想,通过神话皇权,神话孔子的方式,证明帝王统治的合法性。
第三个是三纲五常,制定一套“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级秩序。
从董仲舒的儒家已经偏离了先秦儒家的思想,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加强集权,为以后讨伐匈奴,清理诸侯做准备。二就是统一价值观,虽然秦朝实现了郡县制,吞并所有的诸侯国,但管理这么的疆域难免出现天高皇帝远,皇权不能抵达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设立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标准,统一的价值观。才能让西汉的官员从思想上协同一致的处理问题。官员有了统一的标准,百姓就有了统一的观念,这是极为关键一步。
汉武帝开创了统一思想的先河,那这些帝王真的相信他们改造的儒家吗?汉洵帝刘询就曾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俗儒不达时宜,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显然连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这门“缝合拼凑”的思想。
在汉武帝之后虽然确立“儒家为主”的策略,但儒家内部也分为多个派别,例如荀子、孟子、虽然同为儒家却是截然不同的两面,就算面对同一段文字,双方的解释也大不相同。既然要创立统一的标准,就不能,也不允许出现第二种解释。
于是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又邀请全国大儒,在白虎观,举行中国历史上首个高规格思想会议“白虎观会议”,会议直接由汉章帝主持,官员给与提问,儒家给出答案,然后由汉章帝亲自裁定,再由史学家班固总结整理,最终写成一本《白虎通义》,
这本书就是汉朝思想统一的“圣经”虽然是儒家学者创作,其实和儒家没有任何关系。(内容涉及“世界观”“社会制度”“日常生活”甚至还包括人生指南等等)大到整个天地的形成,小到个人的婚丧办理,嫁娶年龄,都做了明确的解释。《白虎通义》的出现,意味着皇权垄断了对儒家思想解释。
当时东汉儒家学者王充思想家专门写了一篇批判《白虎通义》的《论衡》中:被儒生和帝王篡改的内容,结果是王充辞官,《论衡》成为禁书。这是儒家思想的首次变革。”
李隆基轻叹一声,:“也就是自汉起,其实儒家已经是融合道、法、墨、名等各家所学,只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而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识更改一些文字和注释,可成也萧何败萧何,往往忽略的,就是自己丢失的,这也就是王朝往往看不到自己为何消亡的原因。”
李隆基陷入迷茫之中,唐行黄老之学治国,即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也暗流涌动,动摇王朝根基自建国始就埋下祸根。门阀氏族该如何,真如黄巢那样只能血流满地?
郝洽道:“这也是自汉亡后,致知格物在读书人中的兴起,认为万事万物都在按照天地一定的规矩在运行,人力不可为,不可逆,只有顺应天地才能天长地久。唐研学天下之“道”杰出是袁天罡、李淳风,二人。袁天罡贞观八年(公元635年)驾鹤西游,遨游太虚了。李淳风“猝然长逝”于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袁天罡是道家大多依靠人的“面相”,进而推测人的前途。而李淳风则是通过星象和占卜,推测事件或者天气。”
郝洽走回屋内,慢慢走出,拿出一黑色木匣,恋恋不舍。好久对李隆基道:“这是老夫,当年外出游历,得一道家学篇,吾手抄本,今借殿下,能为殿下解惑。”
李隆基起身谢郝洽借书:“此书如此珍贵,郝郎君能借孤一阅,心怀感激,必仔细研学,悟其真谛。”
李隆基示意高力士收好,谢过郝洽盛情款待。一行在快马加鞭,争取潞州城门关闭之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