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版说明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福建尤溪县人。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与“二程”(程颢、程颐)并称为“程朱学派”。

朱熹于1148年中进士,1153年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由此奠定了理学之基。1169年,朱熹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标志着其哲学思想的成熟。1175年,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会于信州鹅湖寺,就“心”与“理”的问题辩论、讲学达十日之久,这就是学术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教育方面,朱熹先后重建了白鹿洞书院(1180年)和岳麓书院(1194年),为之请名师,购图书,订学规,并亲自主持讲学,其办学模式开创了后来七百年封建书院教育的典范。

1200年,朱熹在“庆历党禁”的迫害中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谥“文”,追封徽国公,世称朱文公。朱熹被尊为“朱子”,作为“孔门十二哲”享祀孔庙,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受儒教祭祀的人。

朱熹一生勤于著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传世,约2000万字。后人辑有《朱子语类》《朱文公集》等。

“四书”又称“四子书”。四书中,《论语》从汉代即被尊为经典。《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不独立成书,其地位也跟《孟子》一样比较低;至隋唐时期,三书才逐渐受到重视;至宋,朱熹承袭“二程”的观点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书,使之与《论语》并重。

朱熹从三十岁开始便对“四书”下功夫,并分别做注。《大学》《中庸》的注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因为引用程说及他说较多,故称“集注”。1182年,朱熹正式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由此第一次出现,并从此开创了汉唐崇《五经》,宋始重《四书》的时代。

朱熹通过《四书集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即从孔子开始经曾参、子思而传至孟子的儒家道统,经由二程和他而得以继承、发扬。朱熹死后,此书逐渐流传。1313年(元皇庆二年),诏定《四书集注》为科举取士标准。从此,朱熹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四书集注》遂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所垂青,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同时也变成了治国之本和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四书集注》也成为朱熹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四书集注》曾在1190年首次刊印,此本已不可见。自元代开始,翻刻的版本不可胜计,但均非善本。清嘉庆年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采用多种古本,及宋、元两代各种疏释本为依据相互比校,纠正了不少错误,力求恢复朱熹定本的原貌,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刊行,被称为“真意堂刊本”,是公认现存各版本中最好的。本书即以此为底本,仅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其他则尽量保留了原版体例、注释、文字、句读等,仅改正了原版中明显的错字。异体字和古今不同写法的词形,则按现行标准处理。其中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修改,未作规定的则不做改动。为方便读者了解各古本及疏释本的情况,编者特别增补吴英撰《四书家塾读本句读》一卷、吴志忠撰《四书章句附考》四卷(共约七万字),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变迁与传承之不易!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条件,书中难免出现疏误,敬请读者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