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稿之苦到草稿之恋(代序)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现在是,或者曾经是一名文秘工作者,就一定有过数次、多次、N次修改文稿的经历,有过由此带来的辛劳、痛苦与欢欣。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忐忑——当您为初稿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揉揉昏花的眼睛、捶捶酸痛的腰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时,心里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而是怀着与朱庆馀笔下那位美丽新娘同样的心情:待晓堂前拜舅姑,画眉深浅入时无?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沮丧——您加班加点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子未获认可,或被一次次退回来修改甚至推倒重写,或被领导大笔一挥开膛破肚变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或在审稿会上被各种各样的修改意见乃至批评挑剔冲得七零八落,让您觉得很失败、很没面子;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委屈——我这样写为何不行呢?瞧,这个观点不是很新颖独到吗?这组小标题不是很精彩很吸睛吗?这几段表述不是很有哲理很有激情吗?为什么一定要改掉呢?但这些话只能憋在肚子里,最终还得乖乖地按照领导意见去修改;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纠结——起草难,有时候改稿还更难!稿子看起来合乎格式规范、合乎领导意图,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也看不出有明显毛病,可为什么连自己都觉得太平淡、太沉闷、太陈旧呢?该怎样修改、从哪儿突破呢?怎样通过修改提高文稿质量呢?

您也一定有过这样的快乐——当某份文件数易其稿终于被领导签上“同意发”三个大字时,或者当某篇讲话稿几经修改打磨终于定稿,并在会场上激起如潮掌声时,尤其是在得到领导表扬和各方好评时,您就像得到恋人热烈拥吻那样甜蜜而陶醉,苍白而憔悴的脸上泛起几丝欣慰的笑容……

是的,这就是修改的艰难曲折,这就是修改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我自己就曾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从一名懵懵懂懂的上岗新手到成为一名华发早生未老先衰的“老秘”,从不熟悉、不适应到逐渐熟悉、适应,从一次次陷于“山重水复”的困境到一次次迎来“柳暗花明”的转机,一直没离开过修改的纠缠和折腾。

记不清多少次,为添加一段经典论述而翻遍“马恩列斯毛”,为更换一个观点或小标题而反复琢磨推敲,为充实一段“干货”而临时查阅各种文件和资料,为改正一处语病或辨别一个词义而翻着字典、辞海苦苦寻找,为删掉几个自以为得意的佳句而心痛不已。

记不清多少次,因说不透某层道理而像疯子一样在办公桌前踱来踱去,因找不到新的角度而捶着太阳穴骂自己无用,因难以出新出彩而恨不得把稿子揉成一团狠狠扔进废纸篓,因改来改去改不出高度、深度而一根接一根拼命抽烟抽得舌头发麻脑袋发涨,甚至,因找不出一个更新颖的提法、更精炼的句子、更贴切的词而搜肠刮肚地想呀想,连走路、吃饭、上厕所、睡觉都在想。

记不清多少次,面对着领导批示、会议记录和收集到的各种修改意见,梳理、归纳、分析、领会,然后增删、调整、深化、完善,一稿不成二稿,二稿不成三稿、四稿,直至N稿……

那多少个繁忙的白昼、多少个风和日丽的节假日、多少个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我,我们,就是这样度过的。修改,像一条泥泞坎坷的漫漫长路,而那一处处修改过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就是无数个苦苦挣扎的深深脚印,奋力迈向“同意发”的“目标”。

奇怪的是,改稿苦虽苦、累虽累,时常令人心力交瘁,但不知不觉中,竟会让人上“瘾”成“癖”,欲罢不能。有时想:算了吧,差不多了,又不是要写成范文或教科书,何必那么较真?要改就让领导去改吧!但又不满足、不甘心,这里修修、那里改改,今天觉得满意了,说不定明天一觉醒来又觉得不满意,这个星期觉得没问题了,说不定下个星期拿出来一看觉得还有问题。有时稿都已经交了,正陶醉于劳动成果自我欣赏时,突然觉得还有个别细节可以再完善,于是又改好一份,悄悄将领导桌上那一份换回来。就这么改着改着,可能你还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慢慢“爱”上了这份文稿,你会觉得每为它修正一处毛病、增添一分精彩,就像给心爱的恋人再添一件精妙的饰品,甚至你还会和稿子“依依不舍”,希望交稿的时间来得晚一些。

没办法,也许生来的“劳碌命”,明知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却又乐此不疲,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这叫“贱贱的”。

自己改稿且不算,如果稿子仍然达不到质量要求,还得接受领导们的修改,从小领导到比较大的领导,再到更大的领导,层层都来给稿子挑毛病、动“手术”。那各种各样的笔迹,那密密麻麻的修改文字,那各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把本来整洁干净的稿子改成了个丑陋的“大花脸”。

开始我很不习惯,自己写的东西被别人改来改去,毕竟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后来见识多了,不习惯还不行,特别是人家改得好、改得精彩,水平硬是比自己高,不服气更不行。比如,自己苦思而不得的某个观点被别人说出来了、自己想说透而未说透的某个道理被别人说透了、自己想写而没有写出来的那个吸睛佳句被别人写出来了,我这半壶子墨水还有啥好嘚瑟的?

于是,我把那些改动最多、让我印象最深最受教益的草稿保存了下来,有空就拿出来研读、比较: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改、我那样写为什么不行?这段话为什么要删、那段话为什么要加?这个句式为什么要变、那个词为什么要换?……它们就像诲人不倦的老师,每每让我豁然开朗。可以说,没有它们,就没有我的不断成长进步。

前不久乔迁新居,整理物品时,翻出了几大捆文稿——一部分是我当秘书时起草的应用文稿,如重要文件、领导讲话、调研文章等,一部分是我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后用过的讲话稿和发表过的文章。当然都是经过挑选的、自以为有一定质量和分量的稿子,其中有手稿,也有打印稿;有清晰美观的正稿,更多的是涂涂改改的草稿,有些还附有历次修改的过程稿;有我自写自改的,有被别人改的,也有我改别人的。

既然是搬家,免不得丢掉些坛坛罐罐破破烂烂,唯独这几捆文稿让我犯了难。我把它们一捆捆拆开,一篇篇浏览一遍,把打算留的放在一堆,把打算丢的放在一堆。但分完之后,又忍不住把打算丢的那一堆重新浏览一遍,觉得这篇也舍不得,那篇也舍不得,又一篇篇把它们放到打算留的那一堆,等于白忙一场。于是换了个方案:反正正稿都有存档,留不留都可以,而草稿则是“绝版”,还是全部留着好。如此折腾大半天,总算减轻了一点负担。

夫人在一旁看着发笑:“莫非你想成为大人物,让后人观赏你的光辉手迹?”

“岂敢岂敢。”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打哈哈,“一介书生,粗陋之作,哪能有如此荣耀?”

“那你打算结集出版?”

“非也。那不仅挣不到稿费,还要向你申请拨付专款。”

“那还留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干啥?还占地方!”

“夫人见谅。敝帚自珍,如此而已,而已而已。”

其实连我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为什么,或许只是出于恋旧吧。

的确,这些稿子虽然有些纸页已经陈旧泛黄,有些字迹已模糊难认,但每当我翻阅着它们时,当年写稿的辛苦、交稿的忐忑、改稿的纠结、定稿的喜悦,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从眼前闪过……忽然想,在岗工作几十年,文字堆里摸爬滚打,修改和被修改过的岂止是文字?心灵的世界亦如草稿,或良或莠,或清或浊,不也一直在修改和被修改着吗?

文字的修改,删去的是冗余,纠正的是错漏,添加的是精彩,获得的是准确、完美和实用;心灵的修改,删去的是杂念,纠正的是骄满,添加的是奉献,获得的是纯洁、勤勉和坚强。

修改,让人生的答卷更美丽。

草稿,我永远的珍藏,永远诠释着修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