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剪辫

杨娃和妇女靠着挖草根、偷牛食在这个寒冬度日,直到一天,彻底打碎了活着的一丝希望。

正月十五过了没几天,村子里来了十几个扛枪的人,这些人找到了村里的刘地主,让刘地主把村子里的人召集起来,刘地主惶恐地看见这些人没辫子又扛着枪,穿着统一且不同于清兵的军服,只能乖乖照做。

当村里的人集合地差不多之后,领兵的头头喊到:我们是山西的新军,奉阎锡山大都督的命令执行军务。我们今天来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让你们剪去辫子,第二件事是收缴军费。

霎时间村民哗然,军官又说:安静!若有不从者,一律按满清余孽枪毙!顿时全体村民安静了下来。

接着军官又喊:自即日通知起,望你们三天内剪去辫子并且准备好军粮,国家要共和,每个人都要出力,没军粮的每家出一名男丁入伍!

妇女听到这儿愣在了原地,心中默默想到:吃的都没有哪来的军粮,这不是要我娘俩的命吗……

杨娃拽了拽母亲,妇女这才缓过神来,妇女皱着眉头看向杨娃,低声说:走,娘回去给你剪辫子。回到家,妇女找出了铁剪,磨了磨,等到妇女磨到剪刀足够锋利的时候,才喊杨娃剪辫。妇女边剪边说:娃呀,剪子利了,剪发就不疼了。随后,只见这发臭肮脏的辫子落在地上,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自此被剪去,可持续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是否依旧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人们呢?没人知道。杨娃或许只知道剪去辫子便能活下来罢了。

剪完辫子,杨娃转身拾取辫子便要扔掉,妇女忙拦住杨娃:谁知道皇上还会不会打回来,辫子娘给你存下来。杨娃心中虽然早已臭骂这让人不舒服的“马尾巴”一千遍了,但听母亲这样说,也只好把辫子还给了母亲。

很快,一天过去了,距离那些兵收粮只剩两天了,妇女心中想到了借粮,可当下家家户户都缺粮,但又能怎么办呢?

这次借粮妇女不想再麻烦杨娃他叔了,于是去别的亲戚邻居家借粮,可不出意外地妇女一粒粮食都没借到,妇女甚至吃了几次闭门羹。妇女悻悻地来到杨娃他叔家,举起手正要敲门但又收回了手,妇女心中纠结了一会,但最后想到上次就是娃他叔借的粮,这次说不定也能借到,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鼓起勇气敲响了门,可这次不同于上次,敲了好久,门没开,也没人应答,妇女大抵是猜到了些什么,便只能回家。

三天过去了,晌午时候果然来了一队士兵来征收粮食。这些士兵挨家挨户收粮,妇女抱着杨娃时不时听到邻家打砸的声音。忽然,哐~,门被踹开,进来了两个兵,他们环顾四周,一个士兵问:粮呢?妇女没敢应声,这时士兵从妇女怀中拽过杨娃,妇女连忙喊:军爷,求求你放了他吧,他还是个孩子……士兵怒骂到:没粮还不想当兵,TM的老子看你是找死,说着就用枪托砸向了妇女,另一个士兵赶忙拦住,说:别打死了。接着又对妇女说:想让这毛头小子不跟我们走也行,那你就要以物抵粮,说罢,便翻起柜子,柜子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一个匣子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匣子上有锁,但在子弹的冲击下,锁似乎成了摆设,士兵打开匣子,居然是把银簪子,簪子很小,但也蛮值钱了,士兵立马揣进兜子里。这个簪子是杨娃爹结婚时给杨娃母亲的,妇女只有这么一个首饰,不过好在这个簪子换下了两个人的命。

士兵走后,妇女和杨娃看着满目疮痍的家,耳畔又传来了亲戚邻居家的哀求哭喊和打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