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不但在中国政治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可以作为新的一章的开始。因为他废除了战国时期那些形形色色的货币,把方孔圆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种以铢两为单位的货币制度在中国通行了一千多年。然而铢两单位的货币制度不始于始皇,而是整个战国时期演变出来的,是在其他国家相互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而政治上的统一是短暂的。所以我不把它当作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把它当作旧时代的结束。实际上,它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制度。

币制的统一是政治、军事统一和文化融合的结果。打开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一看,中央是围绕着周朝王室的一些小国,保持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可是没有发展的余地,只能互相兼并。它们的四围是几个大国燕、赵、秦、楚。这几个大国都有无穷的后方,然而燕、赵偏处北方,气候寒冷,文化落后,物产也不怎么丰富。只有秦、楚两国真正富强,特别是楚国。后来秦国一时占了上风,但楚人还是相信:三户可以亡秦。当时其余的国家,主要使用刀、布,秦国用环钱,楚国用黄金,后来中国的币制,就是秦楚两国币制的融合。秦国也用黄金,史称“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162〕,但秦国不以产金著名,只有楚国是以产金著名,而且有金币遗留下来。

秦国的币制史,现在还弄不十分清楚。史称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163〕。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秦国没有货币流通呢?似乎未必如此。孝公的时候,卫鞅曾以赏金制度来建立政府的威信,有十金和五十金的记载〔164〕。董仲舒说:秦国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买卖〔165〕。这些都说明:当时已有货币的使用。可能使用的是其他国家的货币。

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的意思,应当是指建立一种独立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大概就是以朱两为单位的货币制度,朱两的单位可能是卫鞅所采用或改订的。但最初所铸造的钱币是什么形式呢?有人说是三孔圆足布,有人说是环钱。

主张三孔布说的人提出一些理由:第一,三孔布上的地名,后来多归于秦。第二,三孔布的形制一律,文字整齐,只有秦国的力量才能做得到。第三,三孔布以朱两为单位,这是秦的单位。但这些理由的说服力还不够。首先,六国既统一于秦,各地自然都先后为秦所得,难道说:所有的刀布都算秦钱么?其次,形制一律和文字整齐并不是秦钱的特征,试看环钱重一两十四铢和半两等便可以知道。三孔布的文字是否真正整齐还有问题,因为出土数量太少,无从判断。实际上,朱字和两字的书法并不一律。不论安阳、鲁阳或阳的阳字,书法还不能说是整齐划一。

主张三孔布说的人,还须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第一,布上的文字不易识,例如其中有(有人释为“文雁乡”)一种,文字就不可识。论理李斯所废的字是六国文字中同秦篆不合的字,所改的是笔画繁重的字,秦国本来的字应当没有大的改革,为什么我们看来反而生疏呢?第二,就所能解释的文字看来,上面的地名,也不容易找出它们的地望。论理秦国的地名是不会改动得很厉害的,只有别国的地名常为秦国所更改。第三,三孔布数量极少,似乎不可能是长期铸造行用过的,可是布上的安阳如果是指秦国从魏国夺取到的宁新中所改名的,那是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的事,上距惠文王近八十年,安阳布自然是在改名之后铸的,八十年不算短,为什么三孔布出土的数量几乎比任何一种空首布还少得多呢?新中国成立前出土的总共不过二三十枚。第四,如果三孔布是秦制,那么,重一两十四铢、重一两十二铢和半睘自然也是秦制,秦国在什么时候又实行了这样一次重要的币制改革呢?

主张环钱说的人,遇到的困难比较少。他们把三孔布看作是圆足布的一种发展。而秦国则自惠文王二年起就采用重一两十四铢等环钱,后来始皇只将圆孔改为方孔,铸造半两钱。环钱数量虽然不多,但比起三孔布来,要多得多。环钱上的文字同半两钱的文字非常接近,而同三孔布的文字差别很大。

问题是:如果惠文王二年行的钱是环钱,而不是三孔布,那么,朱两的货币单位就不是秦国所创制的,而是采用其他国家的制度。这其他国家是什么国家呢?战国时期实行过重要改革的,除秦国外,只有魏国,魏文侯用李悝为相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但是没有听说对度量衡有什么措施。而且魏国是用方足布和釿布,在以后也没有用朱两为货币的单位。当时风雨飘摇的周室似乎也不会实行一次那样的改革。所以还是系之于秦国比较合理。但是如果三孔布是惠文王所采用的货币,那就证明当时秦国的货币流通是很有限的,也许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流通,远比不上燕、赵、齐、魏等国。和离石虽然仿造圆足布,但它们一地所造的比整个秦国几十百年所造还要多。所以也许三孔布的时期晚于重一两十四铢等,它们不是惠文王铸的,而是后来在靠近圆足布地区铸造的。

从文字上来研究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三孔布上是用大篆,环钱上是用小篆。譬如两字,在三孔布上作,环钱上作。两字在甲骨上作,是羊祀的意思,后来借作车两的意思,作。也许到孝公时或惠文王时或更以后才用作重量单位或货币单位。所以有人认为三孔布上应读作“一两”二字,而不是一个“两”字。后来小篆的两字上面加一画,是误读三孔布上面的一两二字为一字。但也许秦国采用两字作货币单位的时候,已在上面加一画以示区别,也未可知。《说文》正是把和两分为两个字。

司马迁说:秦统一全国,币为二等,而珠、玉、龟、贝、银、锡等只用作器饰宝藏,不用作货币。好像在统一以前是用那些东西为货币似的,但从文献上找不到证据,在理论上,不可能同时用那许多物品为货币,在实际上,当时各国都有铸造货币,不需用这些实物来作货币。大概司马迁只是想当然。他的话并没有错,只是容易引起后人的误解。

始皇不但禁止各种财物用作货币,而且大概也禁止各国的刀、布和环钱等。他把秦国原来所行的金钱本位推行于全国。所谓金钱本位,就是黄金和铜钱并行,以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等于二十两;铜钱为下币,即半两。所谓上币,大概限于大数目的支付,如帝王的赐予、贵族间的馈赠等,日常交易用半两钱。

半两钱虽然不是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才铸造的,但也不会是在他即位以前很久开铸的,大概是在他治下开铸的。固然秦半两的数量是相当多的,但自他即位到秦亡,前后有四十年。在那种连年用兵的情况下,铸造大量的钱币是可以理解的。在始皇以前的那八九十年间,应当是用三孔布和环钱,那时也不是太平的时候,而环钱遗留下来的是这样稀少,这似乎难以理解。其实周秦两代看到由铸币的产生到货币流通的第一次高潮,货币铸造额必然是越来越多,最后一二十年间铸造的数量可能等于以前几十百年的铸造数量。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半两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要供应全国的需要,它的数量自然要多,而且既然全国都用半两,因此原来各地的刀布和环钱都须改铸,齐刀一枚可铸半两五枚,数量自然会增加。始皇收兵器的措施也可能影响钱币的数量,人民与其交出兵器,不如改铸为钱。

始皇的统一币制到底是怎样统一,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只是统一货币的种类和单位呢?还是连货币铸造权也统一了?论理在那种集权政治之下,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是应当由国家垄断的,史书记载项梁部下私铸大钱的事〔166〕,可见私人铸钱是犯法的。然而即使铸币权由政府垄断,这种垄断也是表面的。遗留下来的半两钱,如同牡丹叶一样,枚枚不同,至今还没有发现制作整齐、文字规矩、可以一望而知为官炉所铸的秦半两。因此也难根据秦半两的重量来确定秦的衡法〔167〕。秦半两中,最轻的只有六公分许,最重的在二十公分以上,可见有些半两钱不够标准,同时也有一些半两钱超过标准。战国时期,各地的衡法当然不同,始皇虽然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谅难贯彻。这是一个原因。此外,当时的价值观念还不很发达,铸钱者对于钱的重量,不大重视,所以有超过标准的事。我曾根据六十四枚秦半两做过实验,每枚的平均重量为十公分许,这数字大概偏高,因为藏家总是喜欢收藏厚重的半两。根据我的体会,秦两大概在二十公分以下。要求得秦两的重量,不如先求得汉两的重量,西汉五铢有很规矩的。至于成色,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标准,当时是用各种成色的原铜铸钱,或用现成的铜器改铸。从遗留下来的秦半两看来,成色是很不一律的〔168〕

秦半两的一个特点是文字高挺,高挺得容易磨损,因为没有轮郭来保护。这一点同古代希腊的钱币一样,然而西方要到一两千年后才知道用外郭来保护钱币上的图形,而中国的秦半两只是一段后退的插曲。战国时的刀布已有加外郭的,自西汉的五铢钱起,轮郭就成了中国钱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史书所载始皇对于币制的那些规定,如果是根据当时的法令,那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立法。中国的货币,虽然发生得很早,但没有什么制度可言。班固所说齐太公的九府圜法,俨然一种完整的制度,可是这一说恐怕出于虚构。至于《国语》所说的周景王的大小钱,也没有得到证实。所以始皇的币制改革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他那种币制,可以说是金钱本位,也可以说是金铜本位,因为钱是以重量为单位,和生铜块差不多。只不知道黄金和铜钱之间,有没有法定比价〔169〕。大概黄金和铜钱是两种独立的货币。当时已有黄金买卖,若两者有固定比价,那就不是买卖,而是兑换了。

始皇改革币制的历史意义,还在于货币形态的改革,即由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圆钱之下,而且采用方孔的圆钱。方孔圆钱可能不是始皇时所创制的〔170〕,但一经他采用之后,中国货币的形态就固定下来了,行了两千多年没有变,而且影响了许多其他民族。历代史家都说钱圜函方的形制是齐太公所制定的,但没有物证。以前钱币的穿孔,不管是三孔布也好,刀柄也好,环钱也好,蚁鼻钱也好,都是圆的,为什么改用方孔呢?有人说古钱是穿插在方形的竹木枝上,方孔可以免得钱身回转磨损。这种解释是难以使人信服的。第一,古代钱币不一定是插穿在方形的竹木枝上,可能是用麻绳来穿。第二,古代人民对于钱币的磨损,不会寄以很大的关心。欧洲中世纪很关心钱币的磨损,那是指金银币;中国用铜钱,价值很小,磨损没有多大关系。我们想象:始皇采用这种方孔圆钱,是不是因其有象征作用。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这是古代的宇宙观,而始皇是一个相信方士的人。

在秦始皇改革币制的前后,另有一些方孔圆钱。第一是明刀类,包括三种钱,即一刀、明刀和明四。由于明刀的明字和磬折刀上的字相像,应当是燕地所铸,是秦灭燕前代替原来的刀币而铸造的。大概先铸明刀,后铸一刀。刀字也像月字,所以有人释为明月,甚至有人释为明夕。明四的四字只作四道斜文如,有人说是象征磬折刀背的四道文。这种钱铸得很少。也许是明刀变成方孔钱的最初形式,而且大概系试行性质,不久就改为明刀方孔钱,重量也减轻。无论如何,这三种钱不是同时铸造的,甚至不一定是同一货币体系的三个环节。一刀在制作上接近下面的体系。第二是賹货类,也包括三种钱,即賹化、賹四化和賹六化。由于化字和齐刀最后一字相同,而且是在山东出土,应当是齐国所铸。大概也是秦灭齐前用以代替齐刀的。班固大概把賹字认作宝字,所以说是周景王所铸。后来钱币学家也这样相信。賹字在钱上作,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即。前者在甲骨文中常见,是二十朋,后来转作益〔171〕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益字同二十有联系。战国时期,以二十两为镒或益,可见益字还保留了原来的含义。大概在殷周间是指二十朋贝,并逐渐取得益字的发音,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变成一个独立的字,而且用作地名,因为空首布上的益字应当是指地名。是贝字,所以两部分加在一起应当是賹字,是齐的地名益都。古代地名多加邑旁,没有加贝旁的,所以释作宝字,在情理上也讲得通,二十朋贝也可以称宝。不过宝四化、宝六化,文义不通。也许齐国地名有加贝旁的做法。例如釿布,如果是山东费县所铸,那就说明:战国时期,齐鲁一带的地名,可以加邑旁,也可以加贝旁,甚至两者可以互调〔172〕

那些认为齐刀背面的记号是纪值数字的人,以为賹六化五枚等于大刀一枚,斾钱当三枚合大刀一枚。他们显然以为这些钱币都是同时混合流通的。

论制作,这些钱都可能是在半两之前,一刀钱常同磬折刀一起出土。其他各钱的文字也都比半两钱的文字古朴。所以秦始皇的半两钱,在形制上可能是仿效这些钱的。不过当时的钱,单凭制作,还不能判断其先后,因为各地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很不一致。秦国近周室,而且富于改革心;明刀钱和賹化钱是地方性的货币,保守性大一些。假使半两在前,其他各钱在后,后者还是可能更加古朴,尤其在文字方面。这些钱的历史意义在于:假若它们是在半两之前,那就证明,半两不是最早的方孔钱;也即是说,方孔钱不是嬴秦所创制的。假若它们是在亡于秦之后铸的,那就证明,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统一全国的币制。可是也许半两钱的开铸是在始皇统一全国之前,而这些钱是燕齐等国模仿早期的半两。

此外还有两(即甾或锱)、文信、长安、昌邑四种钱,也是方孔钱。甾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有人说,六铢为甾。那么,两甾就是半两。也有人说八铢为甾,则两甾是十六铢。这种钱钱身比秦半两薄,文字平夷,分量也轻,每枚自五公分到七公分,面背有外郭;其没有外郭的大概是磨损的结果。有人说,这种钱是汉初的地方货币。因为它的制作有点像西汉的八铢半两,但半两没有背面带外郭的,倒是先秦的刀布有这种制作,例如虞一釿布。而且战国时的环钱如济阴等,文字很少有高挺的,重一两十四铢等秦钱也是一样。从重量上看来,两甾同重一两十二铢倒像是同一体系的东西,只是穿孔方圆不一样。文信的正面有四道角文向外伸,有点特别,无从考证。汉镜上常有这种角文,普通称为规矩文。有一种西汉五铢压胜钱,背面花纹中也包含有四道角文。有人说,吕不韦封文信侯,或者是他铸的。也有人把第二字释作阳字,说是汶阳地方所铸。长安钱的文字排列得奇怪,长字在穿右,安字在穿下,略小于明刀钱。据说另有一种钱,上有长相思三字,也是这样排列,似乎不是行用的货币,但方足布上有长安一种,可见战国时已有这地名。昌邑的文字很特别,笔画很肥。钱上有邑名,是战国时的办法。昌字也有释作申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