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试炮
- 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
- 干饭忠实者
- 2432字
- 2024-05-16 23:08:06
重骑兵战马重量差不多是五百公斤,骑兵本身重量八十公斤,骑兵甲胄加上武器重四十公斤,马甲重十公斤,这样算下来一骑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就是六百三十公斤,在战场上,六百三十公斤的钢铁怪物向你冲过来,那压迫感谁能抵挡得住?
轻骑兵被撞一下都会人马俱裂,步兵就更不用说了,就跟碾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这就是具装骑兵的威力,在古代就相当于陆地之王坦克的存在,有一支这样的骑兵就是敌人的噩梦,对于古人来说最大的困难是稀缺的钢铁,高大的骑兵,而对于王初仁来说,都不是大问题,战马可以用蜂窝煤换,高大的骑兵可以招募熟练的边军、牧民,加上王初仁军队上好的伙食,只要有骨架在就能把你养得高大威猛,而钢铁就更不成问题了,用王初仁的话来说,现在堡内最不缺的就是钢铁了。
以前的重骑兵没有合格的马枪,而现在有了延绥巡抚的调拨就有了马槊,而马槊可是重骑兵的神器,一槊在手,天下我有。
解决了重骑兵最后一个短板,接下来就剩下这个时代的隐藏大杀器—大炮了,不知道火炮厂铸炮成功了没有。
......
几天后,火炮厂传来好消息,铸炮技术已经突破,已经成功铸炮几门,王初仁得到消息后大为惊喜,急匆匆的跑向火炮厂......
王初仁到达火炮厂后,便看到几门已经铸好的大炮已经安放在炮架上,这说明大炮的内外膛已经打磨完毕,只管进行试炮了。
此时的老廖头看到王初仁来了走上前道:“老朽几个不负大人所托终于用空心流水铁模铸炮法将大炮铸造出来了,经过我们几个月的实验,失败了无数次,耗费了无数的铁料,每次去钢铁厂提取铁料时都会被钢铁厂的人一阵鄙夷,认为我们在白白浪费他们的劳动成果!终于试验出冷却时的流水流量与外部加热的关系,并详细的记录下来。”
王初仁道:“这都是宝贵的试验数据,一定要保密,不能流落出去,这可是镇国重宝!”
“老朽知道,我们一定保密,能接触我们核心数据的只有我和王二麻了,只是现在我们只攻克了四磅炮和六磅炮的冷却技术,更大口径的还需要继续实验!”老廖头道。
“这个不急,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饭要一口一口吃,慢工出细活,不知道四磅炮和六磅炮的参数怎么样?”
“回大人的话,四磅炮炮身重量两百五十公斤,炮架一百五十公斤,全重四百公斤,炮长一点五米,两匹挽马就能拖动,炮弹重四斤,标准装药一点三斤;六磅炮炮身重三百五十公斤,炮架两百公斤,全重五百五十公斤,炮长一点六米,三匹挽马就能拖动,炮弹重六斤,标准装药两斤,至于能打多远只有试射后才知道!”老廖头解释道。
“那还等什么呢,赶紧去试炮场进行试射啊!本官还等着用呢!”王初仁急吼吼的说道。
于是马上调拨了几批挽马将一门六磅炮和一门四磅炮拖到了试射场,由于炮车用了滚珠轴承和堡内路面全是水泥路的原因,挽马拖动非常轻松。
.....
试炮场上来了许多人,但是大部分都是黄甫川的军官和炮队的人,毕竟事关军队的战斗力,其中就属炮队队长杨守文最为积极了,当他看到乌黑幽亮的两门大炮时,眼里顿时冒出了小星星,又看到挽马轻松的将大炮拖走时,更是被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居然这样轻便,还能在大炮下方装车轮,今后自己的炮队机动性就会强很多了。此时的他很想上去抚摸这两门新铸造的大炮,但是场地已经被拉起了隔离带,没有办法进去,只有眼巴巴的看着大炮留口水了。
先进性试射的是四磅炮,五名炮手已经就位,这五名炮手是从炮队里面挑出的敢死队,毕竟试炮很危险,遗书都写好了。
炮手们先往炮管里装了半斤的火药,没有装炮弹,先进行小剂量的试射来检验炮管。
炮手们一切准备就绪后举旗示意已经准备完毕了,王初仁站在远处摇动了手中的信号旗帜,一名炮手就点燃了长长的引火线就立马跑到掩体里面。
“轰”一声巨响,浓烟过后,大炮完好无损,用湿布将炮膛清理干净后,老廖头与王二麻小跑上去立马检查炮管有没有裂缝,良久两人相视大笑,看来是没有问题,于是直接向王初仁申请装标准的一点三斤火药,看到他们如此有信心,王初仁同意了。
接下来炮手们向炮膛里装了一点三斤的火药,要知道颗粒火药是比普通火药威力更大的,王初仁其实还是有点担心的,准备好一切后,点燃引线,远离大炮。
又是“轰”的一声巨响,黑烟过后,远远看去大炮仍然完好无损,没有炸膛,试炮场的人看到结果后欢呼起来。
老廖头和王二麻两个人急不可待跑去仔细检查大炮的内外膛,看也没有裂缝,最后的结果是大家所期待的并没有裂缝,两人相视开心地傻笑着,自己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没有白费。
接下来又进行了两斤装药和最后的二点六斤两倍标准装药仍然没有炸膛甚至连裂缝都没有产生,连王二麻和老廖头都感到不可思议,两倍装药已经超出了大炮的极限居然连裂缝都没有,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王初仁猜想应该是采用空心流水冷却时,外膛产生了一个向内膛的作用力,大炮发射时产生的膛压被这个作用力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导致大炮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这其实就是后世的身管自紧技术的简化版。
而六磅炮的实验也不出意外的通过了,仍然试射了最大两倍的装药量,大炮完好无损,这一刻,王初仁相信黄甫川的铸炮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了。
而接下来就是要试射不同装药下的射程,以及最大射程与最小射程,不同仰角对于不同装药的射程,现在由于没有炮兵的计算公式,只有靠火药和炮管的寿命来换,需要一点一点的试射出来。
试射出来后,在炮身上刻各种参数,多少距离需要多少发射药,这样一门大炮就可以顺利出厂入役了。
其实王初仁也打算将后世的简单瞄准法传授给炮队,这种方法叫跳眼法,是测量距离的动作,必须要知道距离才能准确命中目标,跳眼法是中国军队使用的一种简易测距方法。观察者面向目标,伸出右手大拇指于两眼之间,闭上左眼,用右眼通过拇指的一侧对准目标,再闭上右眼,重复上述动作,估算出该物体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后乘以10倍,便是目标距离。
这个测距用的是很简单相似的三角形原理。再乘10就得出大炮与敌人的距离,为什么乘10而不是其它数字?因为常人手臂的长度正好是两眼间距离的十倍,拇指和两眼构成一个三线,而你拇指与跳眼观察(目标)到的两点间也构成一个三角,比例与前面那个三角完全相同(相似三角形算法),稍有数学知识的人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