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这些人的视野,仍旧局限于一隅,是时候设立内阁了。

解缙的名字,历经千古仍难以消逝。

他是大明王朝罕见的奇才,甚至可以说,在大明帝国的发展历程中,他曾扮演过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不是解缙那句著名的“好圣孙”,大明的统治者将会是谁,这一切都难以预测。

朱允炆回想起解缙的学术之路,不禁在心中暗自摇头。

解缙五岁时便能背诵诗文,七岁开始撰写文章,十二岁已经熟读《四书》和《五经》。

十八岁成为解元,十九岁在戊辰科考中名列进士第三甲第十名,被授予庶吉士的职位。

朱元璋十分欣赏解缙的才华,将其留在御前参与机密事务的讨论,并提拔为翰林学士。

年仅十九岁,解缙就站在了众多人仰慕的高位上。

回想一下后世的情况,许多人在十九岁时还在学校求学。

然而,过早地位高居也并非好事,由于缺乏社会的锻炼,解缙显得自负而理想化,这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结局。

没过几年,解缙虽未能高升,却树敌无数。

今日批评这位御史懈怠,明日又指摘兵部玩忽职责,接着又上奏疏与朱元璋当权者对抗。

如此这般,解缙逐渐成了孤立无援的人物。

当兵部尚书沈倩提出弹劾解缙时,无人为其辩护,朱元璋不得不下令将解缙贬至江西进行考察。

解缙离开京城后仍然活跃不已,最终被朱元璋命令“闭门读书”,以平息其行动。

朱元璋对解缙的父亲说过:“十年后再来,尚未迟也”,意味着让解缙在十年后再次出仕。

然而七年后,朱元璋去世,解缙并未等到“十年之期”的履行,一听此消息,便以奔丧为由赶回京师,意图重振声威。

于是,便有了眼前这次的相见。

朱允炆颇感兴趣地审视着解缙,发现他个头不高、身形瘦弱,外貌平凡。

“微臣解缙,恭见陛下。”解缙跪下,高声喊道。

朱允炆微微一笑,挥手示意:“请坐吧。”

解缙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却只是轻轻触及椅缘。

朱允炆并未表现出意外,他拿起袁泰的弹劾奏疏,交给一名侍从递给解缙,并指示道:“阅读完毕后,再作回答。”

解缙急忙接过奏疏,翻开一看,脸色立刻变得惊恐,迅速跪下,大声喊道:“微臣有罪。”

朱允炆询问:“何罪之有?”

解缙额头冒出冷汗,急促地说道:“微臣离家在外,而母亲未葬,这是大逆不孝。”

“既然知道是不孝,为何还要来京师?”朱允炆明白其中的缘由。

在古代,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

一旦官员的父母去世,无论其官职大小(尤其是文官),从得知讣闻之日起,就必须立即辞官返回家中,守丧达二十七个月之久。

这一情形有一个专门的术语,称作“丁忧”。

通常情况下,朝廷并不允许强行征召正在丁忧中的官员出仕。

如果确有特殊情况,强行征召丁忧中的官员出仕,这被称为“夺情”。

“夺情”极为罕见,一旦发生,必定会引起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和批评。

例如,大明朝最有权势的首辅张居正,就因“夺情”被贴上了“不孝”标签,他去世后,万历帝甚至因此事对张居正抹黑。

解缙急忙磕头致谢,大声回答:“回陛下,微臣前来京师奔丧,也是出于孝道。”

“哦?”

听出朱允炆言语中的疑惑,解缙再度高声说道:“太祖与微臣虽有君臣之名,却恩如父子,微臣奔丧太祖,亦是尽孝之举。”

朱允炆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微笑。

的确,朱元璋曾在大庖西室用膳时,将解缙视若父子,鼓励他坦诚直言,无所不谈。

历史上闻名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便由此而出。

朱允炆赞赏地看着解缙,轻轻点头,说道:“太祖对你寄予厚望,如今朕刚刚掌握朝政,确实需要才干出众的人,去翰林院任职侍讲吧。”

解缙惊喜交加,急忙行礼道谢:“微臣谢过陛下的恩赐。”

朱允炆轻轻点头,示意道:“起身吧。”

解缙抑制着内心的激动,缓缓站起身来。

翰林院,直属皇帝的智囊团,而其最高职位——翰林学士,所掌握的实权几乎可媲美丞相。

一旦成为翰林院的一员,就意味着踏入了帝国权力的核心圈。

“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朝局?”朱允炆询问道。

解缙沉思片刻,然后垂手回答:“陛下,依微臣看来,应当稳定朝堂内部,团结百官,对外则实行削藩,集中兵权。”

朱允炆看着满是自信的解缙,继续追问:“能否说得更具体些?”

解缙正色回答:“太祖严厉,使得百官心有戚戚,部院大臣亦不安稳。”

“陛下仁慈,百官久已期待陛下施行宽仁政策,整治弊端,定能赢得人心。”

“人心既安,朝堂自然稳如泰山。”

“至于外部局势,太祖设立的九大塞王虽有重兵在手,但他们并未因此自重,仅仅依赖封地制度而已。”

“若想改变现状,其实并不困难。”

朱允炆审视着自信的解缙,提问道:“那应当如何改变局面呢?”

解缙直接回答:“改封地,稳妥削藩。”

朱允炆陷入了沉思之中。

解缙继续补充:“臣得知,谷王、辽王、肃王等曾多次上书请求变更封地,但都被太祖拒绝。”

“现在陛下掌控天下,可以对这些塞王施以恩惠,选择适宜的地域作为他们的新封地,以此作为其他塞王的榜样。”

朱允炆微微颔首,对这一提议表示认同。

实际上,塞王虽在边疆,其手中的兵力仍属于朝廷,他们的调动虽受塞王掌控,但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蒙古入侵,保卫国境。

一旦将他们迁至内地,他们便失去了实际的兵权,自然就不再构成威胁。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仅仅换个地方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例如,兵力雄厚、将领众多的宁王和秦王,以及善于征战的燕王。

“纵观九大塞王,以兵力和将领实力而论,宁王、秦王和燕王最为突出。”

解缙未等朱允炆提问,便主动说道:“不过秦王早已去世,继位者不过是幼童,无足为虑。宁王虽有八万精兵,但驻扎在边境之外,若失去朝廷的供应,难以持久。”

朱允炆微微皱眉,对解缙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并不完全赞同。

尽管宁王在边疆,后勤物资高度依赖朝廷,但一旦封锁不及时,宁王若率军出动,便能占领大同这一重要城镇,直接威胁到北平府。

在历史上,朱棣曾控制了宁王,将他的军队带到北平,从而大幅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解缙主要关注的是燕王朱棣,称其为“诸藩之首”,难以应对。

他建议先施仁政,若必要时再用武力,这样的策略既有序又有效。

朱允炆微笑着赞赏解缙的见解,并鼓励他为朝廷尽心尽力。

解缙离去后,朱允炆沉思良久,最后感叹道:“这些人的视野,仍旧局限于一隅,是时候设立内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