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智慧山谷”之郭氏家族

上篇讲到汾阳王郭子仪第五子后裔迁徙定居于此,本篇着重介绍智慧山谷中的郭氏族人。

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81]),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再度被启用,出任关内副元帅,收复长安。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建中二年六月辛丑日(781年7月9日[81]),病逝,获得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郭子仪即小村落郭氏家族祖先。子仪公膝下共有8子,五子名为郭晤(约737-784),智慧山谷中郭氏即为五子后裔。在村中郭氏一脉家族祖坟后土碑上还刻有郭氏清朝令公立碑日期(同治七年1868年),据说此新寻地块仅仅为一脉之祖,不得而知郭氏家族后续子嗣众多,村落中全村人口约为1200人左右,郭氏可占85%以上人口。本人一辈为君字辈,常听家里年长亲戚讲到新出生的孩童要按照家族辈份来起名(现在已淡化),听本家伯父常提到的顺口溜:殿廷君臣礼义……后面的记不住了,本氏一家族男丁兴旺,本村同族较多。大家熟知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祖籍为山西汾阳,也是郭氏家族后代,故给其小儿子起名为郭汾阳,与此篇所讲我们村落郭氏为同宗。我记忆中的郭氏家族好几代人出生的地方都为同一个院落,叫“大门院”,位于村落东南角落,也就是北方俗称的四合院,我本人虽不是在四合院出生,但是出生的地方距离父辈和祖父辈…好几辈出生的“大门院”十分的近,记得小时候经常和邻居孩子去老四合院里玩儿,清晰记得郭家的四合院还都是二层楼建筑风格,有正房和偏房,上房和下房,还有饮马房,长工房,磨坊,柴草间,茅房……格局和功能还是非常的齐全,院内有石碾,院外有打麦场(父辈和我们这一辈儿时在盛夏收割完麦子后会去麦垛里捉迷藏),还有那院墙极具北方四合院的特色和风格,比现在两层民房还高,旧时也有防土匪和强盗的功能,还有家族兴盛的象征意义。除此之外,还有通往上街,多中街(中街音译),下街的各种道路,以石街路较多,夏秋季节下雨的时候最有意韵,叮叮当当。四合院再往东50米有郭氏祠堂,每当重大事项决策或特殊的日子都会进祠堂进行祭拜,由家族最年长的人作为话事人主持仪式。说到这里,当家族有重要事情决策(比如说小辈儿分家分财产),都会请到家族话事人过来调解,年轻人都会很尊重家族长者,也就是三纲五常中“父为子纲”的优秀传承。每年清明去祖坟祭拜的时候,都会遇到同族(一般不出五伏家人)亲戚们一起洋洋洒洒的走在桃源宝地,场面也极为壮观。家族虽庞大,但人们总是和和睦睦的继承发扬着祖辈留下来的劝诫以及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