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者的内涵及关系

从研究角度来看,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个概念既相互独立,又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历史角度来看,产业链的概念最早出现,然后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概念,三个概念又不断发生自身演变。

(一)产业链的内涵演变

产业链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社会分工”的思想。马歇尔后来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之间,强调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可以带来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这是产业链理论的起源[1]。1958年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前后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产业链概念源于社会分工,从一开始就是中观及宏观层面的概念,不是微观层面的概念[2]

之后对产业链的专业研究涉及部门关联、企业关联、产品关联、价值关联及综合关联等内容。根据这五方面内容,学术界形成了对产业链内涵的不同解释。例如,龚勤林认为,本质上产业链是各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3]。蒋国俊、蒋明新(2004)从企业战略联盟的角度看待产业链,指出产业链是在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由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4]。朱凤涛、李仕明、杜义飞(2008)认为,产业链是指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定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提供到市场销售,前后顺序关联的经济活动集合[5]。刘明宇、芮明杰(2012)认为,产业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6]。郑胜利、俞珊则从价值创造和产品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企业内价值链(微观)、企业间供应链(中观)、产业间结构链(宏观)三个角度全面地定义产业链[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贸易投资规模扩大和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化改变了各国的比较优势,要素重组带动产业链跨境融合变迁。由此,全球产业链的概念产生并迅速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产业链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最终消费地、以新兴经济体为生产制造地和以资源富集国家为资源供应地的全球产业链“三角循环”。2000年,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及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中,提出产业链可通过产业聚集形成一国的竞争优势,这扩大了产业链研究的边界。

综合不同时期的主要研究观点,我们认为,产业链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全部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实现了价值增值[8]。全球产业链是产品的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并实现了价值增值。因此,产业链是一种以收益递增、纵向产业内分工、比较优势为特征,以横向产业间分工为主导,且相互交织的产业组织形式[9]。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发生在一国(地区)内,也可以发生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国别、空间的限制。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供应链、价值链概念及理论的出现,学术界对产业链的研究相对弱化。价值链和供应链理论对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成为进一步丰富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供应链的内涵演变

1982年,奥丽芙与韦伯提出供应链的观念,用来探讨企业内部采购、制造、销售与配送功能之集成效益。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解释,即企业主体对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来制造产品,期望消费者购买。许多学者从研究企业内部慢慢扩展至其上游与下游,包括与顾客端、渠道端之联结,使供应链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完整。与价值链内涵演变过程一致,供应链内涵演变也经历了由最初的企业内部(单个企业)向企业外部(多个企业及顾客端作为有机整体)拓展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由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发展而来的。例如,克里斯多夫称供应链为“一个由许多组织(企业)经由上下游联结所形成的网络,这些组织(企业)参与了许多不同的流程与作业,而这些流程与作业系以产品或服务的形态产生价值”。该定义指出了提供价值是供应链的目的,同时供应链上下游的联结又是对产业链的描述。因此,有些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供应链观念,是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产业链[10]

进入21 世纪,企业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的成功成为确保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把供应链延伸到全球范围,并寻求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这种行为促成了全球供应链的产生。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渐对国家福利产生重大影响,不少国家开始把参与全球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2月签发了《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提出全球供应链安全关系美国的福祉、利益及经济繁荣[11]。自2007年起,世界银行每两年发布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评估各国全球供应链竞争能力[12]。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提出了构建亚太地区供应链的主张,2015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被认为是中国的全球供应链战略[13]

进入21世纪,全球供应链有了新内涵,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创新发展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丁俊发(2017)主张,应从三个维度认识供应链:第一,供应链是战略思维。美国的全球供应链有两个核心,一是安全,二是效率。而对中国来说,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也必须要有自己的全球供应链战略。第二,供应链是模式创新。供应链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支撑下的模式创新,模式创新对传统模式最具颠覆性和冲击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运作模式。第三,供应链是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体现在供应链可视化、绿色供应链、协同供应链、虚拟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风险、服务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物流机器人、区块链等各个方面[14]。目前,最前沿的高新技术都在供应链中得到应用。

(三)价值链的内涵演变

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为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价值来源,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相关的许多活动,包括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两部分。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了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侧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以及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可能的连接,从中获得竞争优势。

与波特的传统价值链相比,英国卡迪夫大学海恩斯教授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利润(波特价值链追求的目标)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海恩斯的价值链强调基本活动的交叉功能(如在技术开发、生产作业和市场之间等),并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活动。在海恩斯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价值链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1995年,美国虚拟市场公司首席执行官雷波特和哈佛商学院史维欧克拉提出开发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后者指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两条价值链的经济原理、管理、价值增值的过程都不同。虚拟价值链任一阶段创造价值都包含5项活动:收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配信息,企业通过利用信息,在可视化管理、市场响应能力和建立新型顾客关系3个阶段增加价值。

互联网的出现,使实物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并行,实物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与虚拟价值链相结合。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价值链的边界变得模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及传统的采购、营销、售后服务活动的方式,给传统行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缩短了价值链的环节,在价值创新方面给传统企业价值链带来了影响,价值链呈现网状结构。在这种关系中,消费者、公司和供应商是交互式的网络关系,顾客是价值链网的核心,环绕在顾客周围的是公司,控制与顾客间的接触,包括取得顾客信息、维持关系、客户服务等;最外围是供应商,执行部分采购、装配与运输的功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产业链体系发生了新变化,在霸权国家的控制与主导下,由全球多国参与的产业链水平分工,逐渐被垂直专业化分工所取代,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可以独立地在不同地理空间完成,而后再组装成整体,即在现代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要素、财富的新组合,促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黄群慧(2019)认为,这也可以看作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霸权国家[15]

(四)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

产业链是贯通资源市场、生产制造环节和需求市场,由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产业链与供应链均为结构相似的网链状结构,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核心;产业链是为实现产业化而集成的利益共同体,是一种中观及宏观战略模式。供应链正是从微观层面和企业管理的视角,阐述了产业链中企业间分工协作的形式与内容,两者均是将企业要素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结构。产业链和供应链均以整条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和创造价值为系统目标,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因此,价值链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供应链中传递、转移和增值的过程。因此,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