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推进与整合组织:科学理念、规划实施与整合发展
- 丁志伟
- 6146字
- 2024-05-21 15:07:18
一、中原城市群的现实基础
(一)中心带动战略的驱动
作为区域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支撑,增长极对促进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中心城市(核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提升。聚焦到城市群区域,增长极一般指区域的省会城市,其不仅是区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等,2018)。中心带动战略是指一个地方的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通过提升其自身实力带动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提升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等,2018)。古往今来,中原地区一直是经济、政治、军事中心,以河南省为主体形成了以开封、洛阳为中心带动的城镇发展格局。直至近代铁路的兴起,郑州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因此郑州也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随着1954年省会自开封正式迁至郑州,郑州市的行政功能得到强化,区域的地理地位也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之后,郑州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河南省中心城市,为中原地区的振兴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带动力量。虽然郑州市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行政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态势不明显,导致其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一直处于单核牵引状态。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中原地区城镇体系的合理组织和整体功能优势发挥积极作用,河南省人民政府和相关学者提出了以郑州为核心的圈层式中心带动战略,为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基础。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正式提出和21世纪城镇化战略的确立,郑州市作为中原地区增长极的提法不断被强化,既有郑州核心增长极、郑汴核心增长极,也有郑州都市区、郑州大都市区,还有现在提及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使得中原地区的中心带动战略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今,作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郑州与周边城市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持续支撑着中原地区城市群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原地区内部板块的合理化组织和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核心”保障。总之,伴随着中原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郑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必将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从而促使郑州市具备与其他国内超大城市竞争的资格,以及逐渐发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区,并且支撑着中原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城市与区域互动强度的提升
城市是区域的“明星”,区域则是城市赖以成长的基础,两者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彼此支撑。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实力、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使得其“明星”的身份进一步凸显,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综合实力提升;而提升实力后的区域,各方面的“供给”“保障”“支撑”要素进一步补充“能量”,从而作为“基质”支撑着城市—区域系统的协同运转,城市与区域互动的强度也进一步提升。进入21世纪,区域中的城市“明星”不再是独自闪光,而是彼此之间形成有内在关联的“群体”,以“群星璀璨”的方式带动自身实力和组合功能的提升。作为中原地区最闪耀的“明星”,郑州市与周边的组合不断优化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从最初的郑州市内部的组团发展、郑汴一体化、郑洛双核,到如今的郑州大都市区(郑汴一体化、郑新一体化、郑焦一体化、郑许一体化)、郑州“1+8”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郑汴洛新焦济许平漯),中原地区走出了一条“单星闪烁”“双星闪耀”“五星联动”“群星璀璨”的城市—区域综合发展之路。
城市群不仅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还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更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上述“星星”组合就是都市区联合发展而形成的城镇集聚体。在此过程中,若想实现每一步城市与区域互动强度的提升,一方面,要提升中心城市和核心功能区的综合影响力,以一体化的形式发挥与近域城市的组合优势,进而形成以“1+X”的集聚力量支撑更广范围的区域成长;另一方面,要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或地方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发挥集聚效应,提高整个城市群的内聚力与整体竞争力。
的确,当前中原地区西南部、南部、东南部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大中小城市之间组合的协调性不足,与周边区域联动的强度没有得到持续的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空间功能的分工,影响了中原城市群局部地区组合板块的快速成长。然而,伴随着外部“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规划等区域政策引领,伴随着内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大都市区、郑州“1+8”都市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体系的优化,在“三区一群”战略的总揽下,中原地区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强度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原城市群内部的要素集聚、城城组合、板块牵引等力量也将进一步增强。
(三)增长极的提升需要更广阔的腹地
从产业组织视角看,增长极就是地域上具有推动性的优势部门和主导产业,其不仅具有高效的生产率、高度一体化的产业分工,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成长。从城市视角看,增长极就是空间上具有创新活力的一片区域,是多重设施叠加、人口集聚的、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发展示范区或者城市核心区。从区域视角看,增长极就是空间上的高度活跃区、高产值区,即单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组合而成的都市区或者增长板块。而从城市—区域综合发展的视角看,无论是城市的中心带动战略、都市区扩展,还是核心城区与周边地域不断强化的辐射作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造空间上的增长极,这是因为增长极最初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活跃”区域,它不仅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能在经济空间上形成某种地域创新综合体,进而在地域创新综合体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丁志伟、王发曾,2017)。
综上所述,增长极的打造将会有效促进核心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地域板块的综合发展,因此中原城市群核心增长极的打造旨在使郑州市或者当今的郑州大都市区(圈)成为引领中原地区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域、促进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和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高地。而郑州市若想得到发展,仅靠自身原有的产业带动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增长极的优势,突破地域限制,扩大腹地范围,加强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人才流动,加强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城市协作,增强人口、经济、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的凝聚力,以激发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活力,从而加快城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因此,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要想实现城市—区域综合体的一体化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将其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展到河南省的其他城市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外围区域,从而发挥中心—外围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当前,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网络的完善和高铁“米”字形框架的确立,郑州与其周边地区的交流也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半小时交通圈”“一小时交通圈”的打造缩短了中原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到边缘地区的距离,也助推着各种资金、信息等“流”的顺畅对接。因此,在核心增长极实体不断壮大的当下,在“流”的扩散和回冲过程中,在腹地范围不断扩大的支撑下,郑州大都市区(圈)正作为内聚外联的核心发动机,推动着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四)现代化交通方式促使“圈”经济的出现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等现代化交通线路的不断修建,大城市周围的高速交通网日渐完善,“交通圈”的提法不断出现并逐渐成为建设事实。一般而言,交通圈是指各种中心地依托快捷的交通方式而形成的吸引范围,以各条交通线路上的交通流分界点所包围的范围来表示。在城市内部,地铁、BRT(快速公交系统)、轨道交通的体系化建设,使人们对出行、办公、娱乐的诉求变得更为智能、便捷,不仅“社区圈”“商务圈”“休憩圈”等提法不断在城市规划和政府行文中提及,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流范围。通俗来讲,城市现代化的内部公共交通缩短了上班族的通勤时间,促进了中心城市与外围郊区的快速联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时间”保障,因此在缩短通勤联系的高效互动下,“城市圈”“都市圈”“环城圈”的提法不断出现,促进了城郊、城乡之间要素、资金的快速交换和流通,为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带、同城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联通”保障。可以说,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依托交通运输通道所形成的“圈”经济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发展,而且是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桥梁和基础。在区域层面,由于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所以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经不单包括传统的公路、水路运输,而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上,尤其是高铁、航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出行方式,立体化交通枢纽得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立,不仅融合了新郑机场、保税区建设和现代航空货运中心建设,而且融合了城铁、地铁和高铁,实现了立体化交通枢纽建设,为郑州市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城铁、地铁、高铁“三铁”联运的外部交通串联中,交通体系的“经脉”网也带动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之间的高效互动,形成了“15分钟经济圈”“半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等圈层结构。在交通方式的串联下,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提法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由最初的“一点三圈”到2009年河南省政府提出的“一极两圈三层”,再到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一极三圈八轴带”,进而到《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一核四轴四区”等,充分显示出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此同时,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使得郑州半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实现了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郑汴洛新焦济许平漯)之间的快速联系;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促进了中原城市群主体区18个省辖市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中原地区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建立提供了“经脉”支撑;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促进了郑州与邻近省份省会城市的联系,为中部崛起奠定了省际合作基础。此外,伴随着现代化交通对经济社会联系的助推作用,“圈”的内涵和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例如经济圈、社交圈、生活圈、创新圈和通勤圈等。总之,各种形式“圈”经济的出现,使中原城市群地域范围内的城乡、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畅通,也为城市群定义中现代化交通的“线”“圈”联系提供了联动支撑。
(五)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引领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地区由农村用地、农业人口变化为城镇用地、城镇人口的过程,其社会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1997)。由于传统城镇化过多强调了“形态”“体量”上的变化,忽视了城镇化地区内在品质和人民福祉的匹配,所以很多地区城镇化“空有其表”,而缺乏以人为本的价值涵养提升。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以后,国家逐渐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加强了城镇化“内涵”“质量”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强调了更多新理念,不仅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注重城乡的互动,具体来讲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印发,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同时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多次提到了城市群的概念,这强调了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单元,与国家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现实情况来看,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价值保障、人民的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等,从城市内核精神提升的方面助推了城市群的建设,进而引领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城乡用地和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之外,应该更多地惠及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例如,城镇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公共服务,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升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此外,城镇化也推动着人口素质的转变和城镇科技实力的提升,从而助推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进一步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好的保障。在众多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群作为引领性的地域载体,不仅迅速提升了城市现代化的品质,而且带来了更多地域的城镇化向现代化“标杆”区域的演进。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引领进一步促进城市群的打造,特别是对中西部城市群来说,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为中原城市群内在品质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构想以来,中原地区各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正在努力朝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在新型“三化”的支撑下,中原地区的城市群建设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也必将谱写新时代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绚丽篇章。
(六)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诉求
城市现代化一般是指摆脱传统落后的社会经济因素,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达到较高质量的发展过程。城市的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城镇建设向美好蓝图、高质量生活状态提升的水平衡量,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城市群的组建和提升的过程中,以这样一个既有过程渐变又有目标蓝图的现代化建设导向下,城市建筑、景观、面貌、形象必然发生深层次变化。从城市转型升级看,城市现代化的实现要满足多个方面的需求。首先,拥有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高度的物质文明,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与协作,从而使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化、高级化。其次,拥有配套和高效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便捷的交通道路、畅通的水、电、气等管道线路、发展良好的科教文卫事业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投入。最后,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生活的便利,同时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这些诉求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等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形象标志,也是城市群核心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现代城市品质要求。此外,丰富的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更深层次的标志,也要求城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体现精神内核,这是因为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是城市气质的表现,也是城市灵魂的体现。总之,人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诉求促使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同时,中原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