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的概念缘起

伴随着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进,组成城市—区域的系统结构由点状离散式的联系逐渐向点轴式、串联式和网状式演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区域的互动也逐渐向高级阶段演化。此外,城市—区域关系演进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同时,以核心城市为支撑的、以现代化交通方式为串联的城市—区域系统不断完善,演变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地域综合体。一般而言,以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借助于现代化产业分工和高效的通勤联系,在中心城市周边会逐渐形成小范围的城市经济影响区或者城市结节区。在城市经济影响区或者城市结节区的作用下,中心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镇、乡村会逐渐形成一个职能分工明确、城乡密切互动、经济相对一体化的地域组织,即我们提及的都市区或者都市圈。关于都市区和都市圈的概念差异,这里暂且不提,后面章节有专门论述。关于一体化的地域组织又可以追溯至1965年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或者1915年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的城市综合体,其表征的概念内涵是基于城市布局、城市联系和城市内部规划的理想模式和完美构思,带有强烈的一体化组织模式理念。伴随着城市—区域系统的演进,都市区的概念在国外经常提及,其表征的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该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是以县(County)为基本单元。在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概念应用方面美国具有代表性,其1910年就有都市区的概念,1949年正式提出将此概念应用至国情普查并建立标准都市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SMA),1956年将都市区的标准进一步细化(SMSA)并延续应用至1980年,之后又改回至都市统计区(MSA)(顾朝林,2007)。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其概念本质就是基于都市区概念的一种政府标准,也符合美国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最早美国认定都市区标准时提出,每个MSA必须有一个至少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包括一个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并满足都市区的总人口数量至少10万。一个MSA由中心县(Central County)和外围县(Outlying County)组成。当然中心县和外围县也有人口、经济、就业、空间等具体的衡量指标,在这里就不细表。也就是说,都市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衡量城市都市化现象的一种称呼,也是测度中心城市区域与外围联系的一种城市功能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国外都市区地域系统标准的核心测度指标是非农业活动的绝对占比与中心县—外围县的总体规模和内在联系,其更多的要求是就业能力的保证(非农劳动力)和通勤的有机保障(就业联系)。随着城市化、都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对中心县、外围县的各项指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满足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包括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城市化地区的MSA复合体,需要进一步定义出他们的组成部分“基本都市统计区”(Primary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PMSA),包含几个PMSA的都市区复合体则称为“结合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CMSA)。无论是MSA、PMSA还是CMSA,都是都市区概念的延伸和具体统计方式,也是为了统计方面的需要。由于美国城市和乡村具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城乡概念应用不广,而都市区和非都市区更能体现时代特色和发展之变,因此都市区的提法和统计更接近美国大众的感知和认知。

为了将中国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与国际通用概念相接轨,又考虑到通勤指标不适合在中国使用(周一星、史育龙,1995),周一星曾建议我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为:第一,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和外围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市存在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县(市)两部分组成;第二,凡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业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上的地级市可视为中心市,有资格设立都市区。第三,都市区的外围地域以县级区域为基本单元。外围地域原则上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全县(或县级市)的GDP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在75%以上;二是全县社会劳动力总量中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占60%以上;三是与中心市直接毗邻或与已划入都市区的县(市)相毗邻;四是当中心市为小郊区城市时(一般为“切块设市”的市),中心市的非农化水平能满足第三条规定的非农化水平指标,当中心市为大郊区城市时(一般为“整县设市”的市),整个市区还需满足第三条规定的非农化水平指标;五是如果一县(市)能同时划分到两个都市区则确定其归属的主要依据是行政原则(视其行政归属而定),在行政原则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如舍近求远),采用联系强度原则(依据到各个中心市的客流量取最大者而定)。

之所以上面讲这么多城市—区域演进和都市区的相关知识,是为深入理解城市群概念而做铺垫的。再强调一下,都市区的概念更多的是表达单中心城市或者大型城市与其周边关系的一种功能系统,那么两个都市区组合或者连绵怎么表达呢?这就是都市带或者大都市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作大都市带。这一概念是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吉思·戈特曼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密集区以后,提出的一种衡量世界上人口规模大、现代化发育水平很高的都市连绵带或者城镇密度区的一种称呼(Jean Gottmann,1957),其英文单词“Megalopolis”就是非常大、超乎想象的城市。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存在着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且组成一连串的都市区。各大城市核心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为城市人口提供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二是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们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连接起来,没有间隔。三是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四是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五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看到上述的界定标准,很多学者或者学生就不免想到全球人口密集分布、经济水平发展、城乡互动密切的六大区域,即美国的波士华、美国的五大湖沿岸、日本太平洋沿岸、英格兰中部、西北欧地区、中国的上海。毫无疑问,上述六个区域也就是大都市带在世界范围的主要区域。此外,特伦斯·麦吉提出亚洲地区的亚洲城乡融合区Desakota Area(Terence McGee,1991)和杜克西亚迪斯提出欧洲地区未来的世界性大都市带设想(C.A.Doxiadis,1970),也都是大都市带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眼中的不同形式。

概念至此,还得再说一下周一星将都市区中国化对应提出的一个词叫作都市连绵区,虽然认可程度与现行的都市圈、城市群不能相比,但该概念的确能反映大都市区在中国的实际(史育龙、周一星,1997;周一星、曹广忠,1999)。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概念,以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一概念相对应(周一星,1986)。周一星所指的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一般而言,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有五个必要条件:一是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规模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二是有对外口岸;三是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四是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五是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都市连绵区成型也有五个指标:一是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规模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二是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领先的大型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在1×108吨以上)和空港,并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运营;三是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四是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总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以上,人口密度达到700人/平方千米以上;五是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关于其中的人口指标,周一星指出总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是与戈特曼坚持的下限指标一致;700人/平方千米的密度指标显著高于戈特曼建议的250人/平方千米的标准,这是基于中国仍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而设计的。当然由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的都市区连绵度不断增强,所以上述指标的适应性也在进一步调整。

那么城市群的概念是什么呢?城市群就是在都市区、大都市带、大型城镇密集区等概念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演变而来的。一般认为,都市区、大都市带是城市群的“前期”“国外”提法,是城市群概念的缘起,这也符合城市—区域系统演化的规律。关于中国城市群中的“群”,本人认为,就是“大”“超大”的一种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达,与外文中“Mega”基本一致,只不过国内外的语境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当然,中国对“大”的提法虽有很多,但“群”更能表达出“内在联系”“众多庞大”的意思,所以城市群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