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学路(下)

搬家之后,上学路也发生了变化。

搬的家很远,十多二十多公里远。可是因为那里是新区,附近的小学的最高年级都比我所在年级低,再加上我也比较害怕转学带来的不适应等等,就这样,阴差阳错,我最终没有转学。一开始是母亲开电瓶车送我上学,可是,天公不作美,我们出了车祸,母亲牙齿还被碰掉了,在医院待了三天,我才返校上学。我的头落地出了血,但我真的害怕缝针,向来都是这样。无可奈何,只好顶着结了痂的口子,至少五六厘米长,还有一厘米宽,上了学。

母亲自然不敢再开电瓶车了。我倒是会骑自行车,但这有点远,而且未满十二岁我也不能骑。贫穷注定我不能天天打车上下学,我也不想。最后只剩赶公交车了,在不断的尝试下,定下来性价比,时间比最高的一条路。需要转两趟车,一共三辆车,约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母亲带我赶了几趟,便是我一个人了。偶尔父亲工作顺路,我便可以搭一个顺风车,那样比较舒适。绝大多数时间是我一个上下学,周一至周五,日日夜夜,生生不息。

早上为了赶首班车,常常会六点不到就起床,买上包子,走二十多分钟路,直接跳过第一辆车,省掉转站过程,来到第二辆车的起点站。

沿途风景不断变化,会经过两座桥,其余大平路,就是红绿灯比较多。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繁华的地段,接二连三的汽车4S店,感觉什么品牌都有,不断地线向我身后跑去。这无疑是能吸引我的。特别在看到熟悉的品牌,就会相当开心。

沿途的吃的自然很多。小学生最爱的是辣条,各种口味,百吃不厌,甜口咸口,面面俱到。还有就是各种膨化食品,一根葱,酱香土豆什么的。还有就是冰淇淋,小布丁是我的最爱,因为便宜(五毛)又好吃。

记忆中,沿路转车时的油饼,凉面凉皮,酱香饼都是在我攒了几块钱之后的常客。如今大多我已记不到味道了,也吃不到,只知道如今的味道差了许多,至少少了童年的味道。

我还喜欢拿一本书,父亲买的课外书。夏天光线还好,冬天就相当困难了,但书真的相当有趣,抵不住的。慢慢地,我的视力也开始下降,鼻梁上的眼镜也是拜其所致。

沿路的人也久而久之认识几个,一个偶尔上学遇到老爷爷,一个经常上班的阿姨。阿姨喜欢玩开心消消乐,我就在傍边看着,挺好的。放学几本遇不到熟人,只是其中认识了一个名为“九九”的同龄小男孩,但后来他不小心把我带的书拿了走,从此很少出现,便断了联系。

下学路上,我在车上偶尔会犯困,便会用书包占一个座位,头靠着书包睡觉(当然是在人没那么多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挺舒服的。还睡过几次站,还好不是太远,嘿嘿。

有一次,出去春游,回来时从那一个4S街经过,很激动也很亲切,当时挺想下去赶车回家的,毕竟当时有点小堵车,时间还有点小晚了。最后六点过一点才到学校,就拍了一个照。别个同学可以很快到家吃完饭了,可我,八点半左右才到家。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这么晚到家过。

孤独吗?真不孤独,即使一个人在六点过一点顶着冬日的寒风与夜幕,也路灯为伴,不孤独。这喧嚣的尘世,这三个小时的路程也挺有趣的。

这路我也很久没有走过了,公交车也不知改没改路线。我仍非常清楚我坐的公交车的号码路线等等。真的,三年征程,铸就了我的坚韧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