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蒙奇中原求真解 太傅途中授机宜
- 桃花源三部曲第二部艰难探索
- 月孤峰
- 8198字
- 2024-04-08 17:13:22
再说这些日子里,太子蒙奇和女儿梅萼的状态,梅岭都看在了眼里。在这件事上,一边是太子,一边是女儿,两边一样重,他也非常着急。但是他也觉得,两个孩子的事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感情问题都处理不了,将来如何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
梅岭还认为,太子和梅萼他们两个人的经历都太顺了,不经历点风雨,将来难以承受更大的挫折。况且,他想着那个卦象,知道这也是天命难违。可是,如果说梅岭真的不担心、不着急的话,也不是实情,毕竟这两个孩子都是他最为亲近的人。看着两个孩子的消沉,他也非常着急。
正当梅岭准备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他又发现两个孩子都把精力放在了政事上。太子每天忙着博览群书、旁征博引去深入研究王莽新政的问题,而且颇有些收获和独到的见解。而自己的女儿则每天都在研究桃花源在中原以及东海国的生意和情报网络。看到两个孩子都有所寄托,他的心才略略放下了一点。
因此当梅岭听说太子准备到中原一行的想法后,便表示赞成。同时表示作为太子太傅,他觉得有义务陪太子走一趟。
蒙奇虽然觉得梅岭年纪大了,路途辛苦,但是想着能有梅岭这么个名师和情报总管跟着,对自己是个极大的帮助。另外蒙奇也存了很大的私心,毕竟梅岭是梅萼的父亲,他需要得到梅岭的全力支持,他想在这次行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只要能赢得梅岭的全力支持,他在重新追回梅萼的路上就多了一重保障,于是,他也就不再客气了。
蒙奇在梅岭的陪同下,踏上了去往中原之路,梅岭特意安排了一队干练队伍保护蒙奇。他们扮成一队商旅,带着一批上等毛皮和海上珍品,低调地向着中原进发。
晚上,在自己人开办的客栈里,蒙奇与梅岭还在讨论着王莽新政。王莽新政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的归属。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套理论,但是他们知道土地是最大的资源,或者说是唯一的资源,如何利用好土地,发挥好土地的作用就是最大的问题。
蒙奇首先把王莽新政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向梅岭说了一遍。梅岭听后,点头说道:“殿下分析得非常清楚,也很有道理。其实归根结底,治国理政就是解决资源和利益的分配问题,而土地就是最大的资源。而要解决资源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则必须要明确治国理政的措施、策略和手段,核心是要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想先请教殿下一个问题,治国理政的目标是什么?”
蒙奇道:“这个太傅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就是要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君明臣贤、父慈子孝、家庭幸福、邻里和谐。”
梅岭道:“殿下说得不错,但是这些都是治国理政的结果,或者说是治国理政追求的目标。但是治国理政需要的是过程,也就是具体的治理措施。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有具体的治理措施,即如何治理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才是国君需要考虑的。国君可以选择治国理政的措施,却无法控制治国理政的结果,因此只有目标而没有措施,那就是空中楼阁。
“其实,治国理政本身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但是通过治国理政却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影响到每个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实际上治国理政就是处理各种关系,一个社会里存在着很多复杂的关系,用最简单的划分来说,国家由国和家组成,国民由国君、官员和百姓组成,社会由集体、家庭和个人组成。所谓治国理政就是要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为这些复杂的关系制订出合适的规矩。
“这些关系中最复杂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与人之间又分为各种不同的关系,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邻里、还有众多的陌生人,国家治理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好人和人的利益关系。
“三代之时,这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治理靠的是礼,而法家兴起后,这些关系便主要靠法来规范。但是法总有不及的地方,这些法所不及的地方就成了空白,有人便又提出用道德作为法的补充。要制订一个好的规矩,必须首先要确定这些关系之中,每一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也就是要优先保证哪种关系的利益。殿下觉得这些关系中,哪一个更重要呢?”
蒙奇道:“我觉得都重要啊。没有家哪来的国,可是国破家亡,所以国和家是相互依存的;国君、官员、百姓的利益都要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谐;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可以分出远近亲疏的,但是治国理政又不能按照远近亲疏来制定政策呀。”
梅岭道:“殿下说得太对了,治国理政一定不能按照远近亲疏来制定政策,这也正是法家人物所强调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但是国与家不同,国君、官员和百姓也不同,这就需要殿下按照重要程度给他们排列出顺序。”
蒙奇道:“为什么一定要排列顺序?难道就不能兼顾吗?”
梅岭道:“一定要排。因为不同的排列方法对应着不同的治国理念。比如国事与家事之间,君、臣、百姓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如果发生冲突的话,以哪个为重?不同的选择,就对应着不同的治国理念,也对应着不同的治国手段。这些关系,如果能够兼顾,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出取舍,而且冲突是必然的,只不过有时被表面现象掩盖了,比如所谓的政通人和时期;有时表现得激烈些,比如激起民变时期,所以一定要分出先后顺序来。我们先说具体的,比如国君、官员和百姓,哪一个更重要?”
蒙奇道:“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梅岭道:“这只是孟子的观点,其他人的观点呢?”
蒙奇道:“孔子说:‘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孔子认为天子是最尊贵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荀子认为,国君是天下之根本。董仲舒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法家推崇的是君御臣之术,一切都是为了君王服务。李斯讲:皇帝别黑白而定一尊。”
梅岭道:“也就是说,除了孟子以外,其他人都认为国君是最重要的,那么殿下以为呢?”
蒙奇脑子觉得有点变大:“为什么一定要分那么清楚呢?”
梅岭道:“那是必须的。因为国君、官员、百姓,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要把这些关系搞清楚了,然后在制订政策时,才能决定优先考虑谁的利益。”
蒙奇道:“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矛盾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梅岭道:“因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利益是一定的,一个人分多了,其他的人必然就会少,所以他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只能是互相妥协、互相让步,如果达不到妥协,便会引起动荡。”
梅岭见蒙奇不答,便继续问到:“请殿下再考虑一下,国君的目标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蒙奇道:“当然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梅岭道:“当然不是。国君首先考虑的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帮助秦国强大、奠定秦国统一天下基础的商鞅,就明确提出了‘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的主张,而那些所谓的好皇帝,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只是为了让百姓更好地拥护自己,目的是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地位,所以只能算作是手段而已。”
蒙奇道:“是的,要是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官员和百姓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而绝不会把国君的利益摆在前面。他们拥护国君是因为他们觉得国君好,如果他们觉得国君不好了,就会反对、甚至推翻国君。这正是‘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
梅岭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说得太对了,事实就是这样。所以,在制订所谓合适的规矩时,必须要清楚,应该把谁放在第一位上。不同的排列结果,定出来的政策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吗?”
蒙奇道:“嗯,是这样的。”
梅岭道:“那规矩是谁定的?”
蒙奇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国君了。”
梅岭道:“那国君定规矩的时候,他会怎么排列顺序呢?”
蒙奇道:“如果我做了谷主,我就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梅岭道:“我非常相信殿下能够做到这点。那请殿下再想想,治国理政需要依靠谁呢?”
蒙奇道:“子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难道不是要依靠百姓吗?”
梅岭道:“殿下所言不虚,但那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百姓逼急了,而不是说是为了百姓或是依靠百姓。治国理政归根结底是如何治理百姓,因此国君与百姓是处于对立面的,是治理和被治理的关系。”
梅岭还想接着往下说的时候,蒙奇打断了他,说道:“太傅请等一下,难道国君与百姓一定是治理与被治理的对立关系吗?他们就不可以是其他的关系,比如说互相依存的、互相支持的关系?再比如说像圣人说的那种,国君的作用就是为了天下沧桑谋幸福?”
梅岭道:“殿下这个问题非常好。国君与百姓确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没有百姓,哪里会有国君?而没有国君,一个国家就不可能正常运转。可是国君的角色就是给百姓制定规矩,是统治者,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用什么样的名称无所谓,但是实质是不会改变的。”
蒙奇道:“我懂了,请您继续说吧。”
梅岭继续说道:“一个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只靠国君一个人是不行的,他必须依靠其他人一起管理这个国家。所以,殿下觉得国君要依靠谁呢?”
蒙奇道:“那就是要依靠各级官员了?”
梅岭道:“是的。这些官员实质上是国君派到各处的代表,他们要按照国君的意志来治理百姓。但是,国君要治理百姓,还要依靠地方豪强。因为只靠官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非大量增加官员的数量。可是增加官员的数量,意味着要增加大量的支出,意味着对百姓征收更高的税,而过高的税又会激起百姓的反抗。因此要想有效地治理百姓,除了要依靠官府的官员之外,还要依靠地方豪强,起码要保证这些豪强不会反对他。
“如果官员和豪强都不支持国君,他又怎样来治理国家呢?所以一个是国君自己的利益,一个是他依靠的力量,一个是他要治理的对象。请殿下再想想。他会如何排列这个顺序呢?”
蒙奇的汗都下来了,他真懵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梅岭接着说道:“这就是第一个问题,治国的目标,到底是为了谁,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制定,更直接关系着税收的标准。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百姓创造的,而国君和官员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他们的利益来自于对百姓的税收,所以百姓的利益与国君和官员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必然就是对立的。而国君与官员之间在税收的分配上,他们之间的利益同样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在这点上,他们的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所以为了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在利益分配中优先保证谁的利益问题,这是不可能回避的。
“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策略问题,也就是说,怎样考虑君主、官员、百姓三者之间的关系。”
蒙奇说道:“太傅您就接着说吧。”
梅岭道:“平衡,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平衡!首先要保证君主的利益,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国君也不会例外。国君作为政策制定者,他一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个容不得他谦虚。他自己最核心的利益一个是权、一个是钱。权是钱的基础,钱是权的保障。没有权,国君就无法保证可靠的税收,也就无法保障他的钱;而没有钱,他就无法建立军队、无法选用官员,也就无法保证政令畅通。因此没有权和钱,国君就什么都不是。国君的钱只能来源于百姓,所以他和百姓的利益必然是冲突的。
“如果国君圣明,又选用了贤良的臣子,那么他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百姓拥护了,他就可以用较少的军队和较少的官员来维护他的利益,较少的军队和较少的官员也意味着百姓可以缴纳较少的税,百姓的日子也就更好一些。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
“如果国君昏聩、官员贪腐,社会治理不当,百姓就会不满意。百姓不满意了,国君就要靠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官员来加强对百姓的治理。而更多的军队和更多的官员意味着对百姓征收更多的税收。百姓的日子就会更苦一些。百姓的日子越苦,反抗就会越激烈,国君需要的军队和官员就越多,这样社会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社会治理的好坏,关键不在百姓,而在于国君和官员。但是官员也是国君选择的,所以归根到底,国家的治理还是在于国君。
“其次,国君需要保护官员的利益,毕竟官员是他治理国家的依靠,如果官员的利益受损,官员们就不会真心地支持他。失去了官员的支持,他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了,而且如果国君无法保证官员的利益,官员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自己去谋取利益,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
“最后才是百姓的利益,国君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分盘剥百姓就行了。只要不过分盘剥百姓,百姓觉得生活过得去,就不会起来造反,这样他的江山就稳固了。
“国君、官员和百姓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分配的关系,他们都想追求自己的利益。一个好的国君就是把握好了国君、官员和百姓之间的平衡点而已,而一个不好的国君则是没有把握好三者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导致了问题。
“所以国君治国理政的策略就是要在国君、官员、百姓之间取得平衡。首先是要满足国君自己的需要,然后要让官员们满意,最后才是百姓的利益。而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让他们觉得过得去就行了,不能让他们太富有了。如果他们只能保持温饱,他们的所有精力就都会集中到养家糊口上,但是如果他们富有了,他们反而会生出许多事端来,所以商鞅才会强调‘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第三个问题就是治国的手段,这个就比较具体了,而且每个人所使用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是归根结底就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让官员们忠于职守,让百姓遵守规矩,让社会稳定运转。核心无非就是恩威并施,对鼓励的行为进行奖赏,用这个方法引导人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对禁止的行为进行惩罚,让人们不敢去做。三代之时用的是礼,礼坏乐崩之后用的是法,即所谓的‘兴功惧暴’。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让百姓依赖国君,不能让百姓独立于国君之外,要让他们离不开国君,只要他们离开了国君就无法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驯服百姓。”
蒙奇道:“这个目标、策略、手段,我大概明白了。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又是怎么说?”
梅岭道:“就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清楚做这件事想让谁受益、谁会受损,要依靠谁来做。这个问题可以结合王莽的土地改制来说明,王莽新政想让谁受益?他需要依靠谁来推行他的新政。
“王莽改制的想法是要平均田地,也就是要把土地从多余的人手中拿出来,补贴给土地不足的人。那土地多余的人是谁呢?”
蒙奇道:“这个问题我分析过,土地多余的人就是刘氏、王氏皇族,功臣集团、军功集团和地方豪强,还有一部分就是大、中、小地主和富裕的农民,而土地不足的人就是极端贫困的农民以及奴婢。”
梅岭道:“就是说,王莽的目的是要将这些皇族、功臣集团、军功集团、地方豪强和大、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土地分给那些穷人,那就是说他要为了那些穷人而得罪那些富人了?可是做这个事他要依靠谁呢?”
蒙奇道:“土地改制就是治国理政的一部分,当然还要依靠朝廷官员和地方豪强。”
梅岭道:“可是这些朝廷官员和地方豪强,恰恰是土地的最大拥有者,王莽将土地收归王田,也恰恰是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把这些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如果这些人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他的政策还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吗?再说了,那些官宦之家、大地主、大豪强的土地,有什么办法确保他们会分给农民?就是他们肯分,农民敢要吗?
“再看下面一条,那些家庭人口男性不满八人,而占有田亩超过一井的,把多余的田亩分给亲属、邻居和同乡亲友。这一条才是王莽改制的核心!那些官僚集团会和地方豪强串通,把这些没有根基的人多余的土地强行分给缺少土地的人,然后他们就可以报告说,每个农民都有土地了,所以一些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最后再看看农民,他们得到实惠了吗?首先说,他们得不到皇族、官僚和地方豪强的土地,因为他们怕报复。再说他们被强行从亲属、邻居和同乡亲友手中分到了土地,破坏了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造成底层民众的极大对立,使得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受到极大的破坏,底层的秩序一定会到严重冲击,底层的百姓无一能够幸免。
“所以王莽改制即使能够进行,结果也是有势力的人毫发未损,没有势力的人被强行剥夺,而获得好处的人也得不到安生。殿下觉得王莽这样的土地改制有可能成功吗?”
蒙奇满脸沮丧,说道:“难道说王莽的土地改制真是错误的吗?可是我怎么觉得他的政策挺好呢?”
梅岭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殿下的话一点不错。王莽的想法还是好的,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把受益者定在了最没有地位、最没有发言权的底层农民,而把其它的人都得罪了,特别是把他治国所依靠的力量都得罪了,所以他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如果他不一下子得罪这么多人,他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另外,我觉得王莽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他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内政上,因为土地改革的事情牵扯到每一家每一户,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极大混乱。此时应该集中力量全力把此事做好,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他此时还要去四处树敌,搞得全国狼烟四起,各地豪强裹挟民众,趁机作乱。”
蒙奇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依太傅的意思,该当如何呢?”
梅岭道:“为政者,一举一动莫不关系民生、关系国家安危,必须要仔细谋划,万不可疏乎大意、操之过急。切记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而且一定要把握时机。”
听了这话,蒙奇低头陷入了深思。那么这件事情应该是为了谁?而又要依靠谁呢?过了好大一会儿,蒙奇方才抬起头来,说道:“多谢太傅指教,这事我还要仔细考虑。”
接下来的这些天里,蒙奇的脑子里便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这一天,他们到了洛阳。白天办完公事之后,晚上蒙奇与梅岭二人又进入了讨论状态。
蒙奇道:“太傅,经过这些天的思考,对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也有了一点认识,想向太傅请教一下。我觉得我是太子,未来的谷主,我的目标就是要维护桃花源的利益。我要维护我自己的利益,我也要照顾好官员的利益,我更要保证百姓的利益,这三者利益是一致的。这样说可以吗?”
梅岭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利益是一定的,有人多了,其他人必然就少了,不可能大家都得利的。举个例子吧,百姓都希望税越少越好,因为税越少,百姓的收入就会越高。可是税收少了,官员的俸禄怎么办?军饷从哪里来?谷主的利益用什么来保证?所以那种各种利益都照顾到的话是不可能的。只有一种状态,那就是平衡,你觉得可以接受,大部分人觉得可以接受,那就是相当的不错了,这样也还会有一部分人不接受,怎么办?只能用强制的手段了。所以好政策和坏政策的区别仅仅是:一个好的政策是与少数人为敌,而一个坏的政策是与多数人为敌,而不可能存在一个能够得到所有人拥护的政策。”
说到这里,梅岭故意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所以殿下必须要确定,你想为了谁好,又想与谁为敌。还是那句话,你是为了谁,依靠谁。这个事情没想好之前,千万不要行动。”
蒙奇道:“太傅,我想为了天下百姓谋利,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上。”
梅岭道:“好,这个我赞成。可是如果这件事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呢?比如你自己的利益。”
蒙奇道:“我没有自己的利益,我以天下利益为己任。”
梅岭不禁赞道:“好,真是一个崇高的想法。那如果损害了官员的利益呢?”
蒙奇道:“官员就应该与百姓同甘共苦。”
“很好。”梅岭道:“要是损害到你家庭的利益呢?比如说你父母兄弟姐妹的利益。”
梅岭不给蒙奇喘息的机会,继续说:“还有比如你亲戚朋友的利益,比如说我的利益,又比如说萼儿的利益呢?”
这番话听得蒙奇目瞪口呆,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是呀,人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人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子、有亲朋、有故旧,难道人真的可以做到六亲不认吗?我能做到吗?想到这里,蒙奇汗如雨下,怔怔地说不出话来了。他看着梅岭说道:“太傅,那您说该怎么办呢?”
梅岭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殿下也不必自寻烦恼,自古以来便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孔子也说人有七情、有十义,这十义也是分远近亲疏的,所以,你不可能对所有人都平等对待,你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哪怕是圣人也不行。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蒙奇道:“那这件事还能做吗?”
梅岭道:“当然可以,但是殿下要想好了,你想让谁得利,你要向谁开刀,你能依靠谁,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想好了,这件事还是可以继续进行的。”
从此以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几个问题继续时常出现在蒙奇的脑子里,让他一直都在思考着。
梅岭也在想着蒙奇:你现在只是太子,如果你成为谷主,每天对着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人,那么错综的利益,那么复杂的关系,看你还能不能理清这些。再者,你现在还是一个年轻人,等你成熟了一点,你就会知道,只有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蒙奇这一心事,梅岭开动了情报系统的力量,专门收集人们对王莽新政的看法,蒙奇也在为了这件事继续冥思苦想。
这一日,正当蒙奇与梅岭继续探讨的时候,有使者来报,谷主有令,请太子殿下速速回府。
二人听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二人只得收拾东西,尽快赶回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