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相亲

安皋街,位于北水县城西北方向18公里,自古以来为重要的柴木、山货集散地。无论城乡,那些有钱的富人起房盖屋、冬天烤火,安皋街的柴火品种多又价格便宜,算是距离县城最近的柴木源头批发的一级市场了。旧社会,老北山、杏花山的柴木、山货在此汇聚,经潦河水运流向北水县城,再经北水流向周边地市,所以安皋街历史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荣,明清时期成为北水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铁安皋”之称。赶上年集和庙会,到安皋街来采购的、赶集的、游玩的可以说人山人海,络绎不绝。解放后,安皋街依然是北水西部最重要的农村集镇,街上文昌阁算是最高的建筑,每天巨大的铜钟悠扬,与十几里地的杏花山上的钟鼓声遥相呼应。街面上,有一纵两横三条古街,铺面一般都是朴嗒板子门,其中贯穿南北的安皋街竟然有将近2公里长。

安皋街上的人曾经流传一句俗语:“街南有钱,街北难缠”。意思是安皋街南部的人商户居多,安皋街北是旧社会安皋保所在地,新社会依然是安皋镇政府办公地,派出所、武装部雄踞街北。可见安皋街南部是重要的商业中枢,解放后,这里又兴建了重要的商业及文化机构,如安皋文化剧院、安皋粮库、安皋供销社、安皋邮电所等,尤其是安皋供销社,从南到北占据有60米的铺面,附带有百货、土产、粮油、山货、饭店各种细分的专业门市,越发显得安皋街南部经济的重要性了。

冉庄往西2里地的江源村,是一个大村庄,村里的杨金慧是生产队的以前的妇女队长,现在是蓝营村的副主任。冉殿凤去江源村,赶上饭点,有时就在杨金慧家吃个饭。

杨金慧有三十多岁,为人热情,见人说话先带笑。她见冉殿凤就爱夸,“大妮,你真是漂亮,这弯弯的眉毛和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配上你这樱桃小嘴,加上这根乌黑发亮的大辫子,和《红灯记》里演李铁梅的演员也差不多啦。”

殿凤就有点羞赧,“金慧姐,你别这样夸了,再夸我都不敢到你家里来了。”

1965年的一天,杨金惠就说,“大妮,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你都18了,‘女子十八一朵花',多少人都惦记着,早晚你都得嫁人。不如我早点下手,给我妹子找个靠谱的对象。”

冉殿凤就说,“我们家里穷,我也不想找当官的,只要人好,能干,对我们家里也能帮助到的,就行了。”

“嗯,妹子,你找对象的标准我知道了,回头有合适的,我再给你说。”

话,也就那么一说,冉殿凤并没有在意。

谁知过了半个月,又碰见杨金慧,杨金慧很正式地说,“大妮,安皋供销社,有一个男的,是个门市部的主任,个头有1米7多,长相俊美,皮肤白净,看着就像二十多岁的样子,我看你们挺合适的。”

冉殿凤就听出了一点意思,“姐姐,那他到底有多大呀?”

杨金慧就说,“安皋供销社的人,说他也就二十七八岁,我看他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吧?”

杨金慧看冉殿凤搭腔问,感觉她有兴趣了解。就说,“我们明天一起正好去乡里开会,会后我们去看看他,你要是看中了,我就和你们介绍介绍。”

第二天,到安皋镇政府去,政府的会议很简单,就是去领个文件,没有多久就散会了。两个人就顺着安皋街往南走,走着走着就拐到安皋供销社的土产门市部来了。

安皋街的集市是隔一天起集,正好那天不起集,来门市部购物的人也不多。门口堆放着化肥、农药,靠墙立着一些农具,柜台里面是五金工具,两个售货员在柜台里面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这时从里屋出来一个人,穿一件的确良白色上衣,蓝涤卡裤子,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见面就说,“哎呀,杨大姐你过来了?看看今天您需要点啥?”

杨金慧就说,“今天不买东西,主要是和我妹妹一起来看看,村里现在不是有辆大拖拉机嘛,师傅让我瞅瞅你这都有啥五金工具,回头需要什么了让他过来”。

冉殿凤就和来人对视了一眼。只见他一双剑眉下,双目炯炯有神,额头光亮,下巴圆润,看着是平头吧,头顶的头发倒是稍长,反而显得有些儒雅。他陪着杨金慧到柜台前看了几样工具,杨金慧不知道如何使处,他还给介绍介绍。

然后,她们两人就一起出来继续走了。

路上,杨金慧问,“大妮,你觉得他这人怎么样?能不能看上。”

说实话,冉殿凤觉得他这人长得还不错,比以前一亲戚介绍的邮电局的一个职工,好看多了,而且声音好听,有磁性。那个邮电职工,戴一副圆片眼镜,上衣口袋上别着两只钢笔,快三十了,头发微微秃顶,说话也吞吞吐吐的,殿凤也就匆匆见一面,就不愿意往下说了。

然后,杨金慧就开始介绍他的具体情况了。

他叫林明华,是北水县青水镇人。他应该是供销社的老职工了,2年前调到安皋供销社时,就是个门市主任。供销社的职能,那时国家实行“统购通销”,这份工作还算是不错的。只是,只是——

杨金慧不说了,看着殿凤,改变了语速,然后才说,“只是他结过婚,听说4年前又离婚了。”

冉殿凤有点惊讶,“姐姐,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呀——”

杨金慧说,“听人说,他以前的老婆是在他老家青水镇那边,还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两人离婚,小女孩跟了女方,林明华和他家里据说也闹得不太愉快,所以他也不肯回家,基本上就是以供销社为家。林明华的为人,单位里对他的评价就是热心、聪明、肯干、有能力。”

冉殿凤说,“哦,哦,了解了。知道了。“

冉殿凤心说,离婚头儿?有点四下不靠吧?

碍于面子,她并没有明确告诉杨金慧,这事决不能成。

她感觉杨金慧和林明华是熟人,看她这么热心肠,也不能看人一眼,就直接给回绝了吧?难道就仅仅因为对方结过婚吗?算了,也可以先了解一下吧。

所以,后来杨金慧就安排冉殿风和林明华在安皋街上,又正式见了一面,冉殿凤并没有拒绝。

两个人见面的时候,林明华特意给冉殿凤买了一双白色的力士球鞋,一双白色袜子。林明华还主动讲了自己的实际年龄是28岁,自己14岁就到青水镇的油坊上当学徒,16岁时赶上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油坊进行了“公私合营”,他就被公方供销社招为正式工人。他起初是干“乡村售货员”,就是挑着货郎担子走街串巷当“货郎担”,后来才到乡镇供销社,先后去过青水镇、新店乡,到安皋镇算是第三站了。

这次见面,感觉好像就是林明华在讲,冉殿凤在听。

他似乎很想让殿凤快速认识他,好对他的印象尽量深一点,不会很快就把他忘却了似的。

后来杨金慧问,“咋样呀,大妮,这回你说说,对他印象怎么样?以后还能继续处下去吗?”

冉殿凤就说,“实话说,大姐,我觉得不行。他的家庭情况,我感觉还挺复杂的。就先不说这件事了吧?”

杨金慧就说,“杨明华这人真是聪明,他对我说你一定会说不行的。不过,他央求我给你捎上一句话。”

冉殿凤就好奇地问杨金慧:“什么话呀?”

杨金慧说:“他说,不要说行,也不要说不行。反正认识了,以后就是熟人了。给他一年时间,一年以后再说行与不行。”

事情,就暂时搁置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