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及健康的标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不完全相同。他们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也各有不同。有的以统计学的常态分布为标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正常行为的数值分布。如果一个人接近数值分布的平均状态就被认为是健康的,否则为不健康。有的以社会规范为标准,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为健康,明显偏离社会规范的为异常。有的以主观经验为标准,如果当事人长时间自我感觉痛苦、情绪不良则被视为不健康,没有负性情绪体验者被视为健康。有的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者为正常,生活适应困难者为异常。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④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而非沉溺于空想或自我封闭。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取悦接纳自己。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使个人适当地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我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郭念锋在《临床心理学概论》(1986年)一书中提出了国内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标准。①心理活动强度。②心理活动耐受力。③周期节律性。④意识水平。⑤耐蚀性。⑥康复能力。⑦心理自控力。⑧自信心。⑨社会交往。⑩环境适应能力。

我国学者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1990年)一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个人关系和谐。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国内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虽然提法不同,但意义相近,有些标准甚至是相同的,都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总的来看,我国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更倾向于适应性标准,也可称为生存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