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中国医学史:通识版
- 郑洪主编
- 3728字
- 2024-06-21 20:50:16
第三节 上古文明与医药卫生
在史前时期之后,是我国的上古史时期。通常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为上古史。这段时期内,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夏、商、周三个奴隶制国家。文明的发展也结出累累硕果。
一、甲骨文的记载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是发展和交流科学文化的基础。在夏朝文化遗址中,虽然也有零散的文字符号被发现,但还未有证据显示已有体系性的文字。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因多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它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期(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的遗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商代贵族有“敬天”的传说,遇事不分巨细都要向上天或者祖先请示。当时巫师在磨光的龟甲或兽骨上钻凿或用火煅烧,通过观察其爆裂的纹理走向以占卜吉凶。事后将占卜的原因和结果刻画在甲骨上,于是留下了甲骨文。据研究资料表明,已出土的殷墟甲骨约计16万余片。其中有不少甲骨文字与人体、生命、疾病或药物相关。部分例子见表1-3。
表1-3 与人体、生命、疾病或药物相关的甲骨文示例
参阅线上平台视频:1.2.1 从甲骨文看医药起源
二、哲学思想的影响
上古时期,随着劳动分工的形成,出现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包括管理国家的王族和各级官员,并且有以宗教、文化事业为职业的巫、史、士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代表我国思想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早期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指引作用,有些思想与医学实践结合,形成了早期医学理论。
参阅线上平台视频:1.2.2 哲学理论的影响
(一)天人相应与阴阳五行思想
天人相应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在周以前,“天”常常带有人格神的色彩,周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中“天”更多地倾向于以大自然为内涵。先秦诸子中,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所理解的“天”,就是大自然。道家从“无为”的立场出发,主张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更好地体悟和适应自然规律。中医经典《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把人看作是天地自然产物。
阴阳五行是天地规律抽象化的体现。阴阳在文献中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大雅·公刘》说:“既景乃冈,相其阴阳。”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这是最早带有哲理性的原始阴阳思想。《易经》成书晚于《诗经》,对阴阳学说论述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易经》成书后,通过卦象进一步表现了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西周末年以后,阴阳学说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为虢国太子诊病时提出“阳缓而阴急”“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的观点。
拓展阅读
阴 阳
阴阳在后世通常用黑白各半的圆形符号来表示,并形象地称为“阴阳鱼”,又称为“太极图”(图1-8)。
图1-8 太极图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等,又标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迟与数等等。
早期经书《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历史文献。《洪范》篇中说,五行即“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指出各自的特性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反映了先民对物质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五行学说逐渐发展为相对成熟的哲学理论。《周礼》《左传》中都出现了五味、五谷、五药、五气、五声、五色等以五类来概括事物,并与人体和疾病相联系的说法。
拓展阅读
五行生克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及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后人常将其关系绘成循环生克图(图1-9)。
图1-9 五行生克图
古人认为五行各有特性。如“木曰曲直”,即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离不开土地,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金曰从革”,从指顺从、服从,革指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人体的五脏配属五行,五脏功能可以从五行特性进行类比引申。
(二)精气思想
甲骨文已出现“气”字。气的涵义最初是来自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由于天空中的云气、人体的呼吸之气肉眼不可见但又可真实感知,古代逐渐形成了“有形生于无形”的思想,并将无形之物抽象为“气”的概念。先秦文献《管子·心术》说:“气者,身之充也。”《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认为人的生成源于“气”。
而对于气所凝成的物质,古人又形成了“精”的概念。《管子·内业》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提出天地之间的万物皆由气而生的精气说。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形成了生命本源即精气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人体的生命过程,构成了中医学的精气学说系统。
三、对自然认识的丰富
我国的天文历法在上古时期已经有明显的进步。至迟在夏朝已出现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周而复始地来纪日。商朝在夏朝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合的纪日法,六十日一个循环,这种纪日法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历法制度体系。周代还发明了圭表测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等节气。
拓展阅读
天 干
在古代医学中,天干也配属于五脏六腑,有时成为脏腑的代称。具体配法: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中国古代以农业社会为主,格外重视对天时的观察,因此也积累了气候影响健康的知识。如《礼记·月令》载“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则……民殃于疫”,指出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导致疾病流行的原因,并且认识到流行病具有传染性。
在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收录了许多种动物、植物和矿物的名称,其中可以入药的植物就多达50余种,如艾(苦艾)、芣苢(车前草)、卷耳(苍耳)、杞(枸杞)等。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将动物分为毛物、鳞物、羽类、介类、羸物,将植物分为皂物、膏物、核物、荚物、丛物,形成了初步的生物学分类体系。这些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物种的了解不断加深,为药物知识的发现和总结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生活的进步
上古时期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有许多都对医药卫生产生影响。如在定居点中,清洁水源和饮水卫生已经受到普遍重视。我国原始时期遗址中已经普遍发现有水井,上古时期遗存中水井更为普及。如河北省藁城台西村遗址中的商代水井,结构坚固,并发现了提水所用的陶罐。西周早期宫室设有下水道,直径达20~30cm,长度为1m,陶水管还与排水阴沟、明槽相连通,汲水排到院外的大池中,是一套比较合理的排水设施。《管子》中还提到,人们要在春季之始去清除井中的积垢污泥,疏通沟渠,排除积水,更换新水;同时提倡打完井之后要加井盖,以免饮水受到污染。
居室环境方面,《礼记·内则》载:“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周礼·秋官》记载,宫廷中有专门管理清扫的官员,主要负责宫廷内外除草、除虫、保持水源清洁等工作。
饮食方面,古代有“伊尹作汤液”的传说。伊尹出身于厨师,后来成为辅佐商汤王的大臣。后世中医常用的服药方式是汤药,故经常提及这一典故。这反映了“药食同源”的特点。此外,饮食卫生与健康关系尤其密切。《周礼·天官》对四时肉类的品种、调味的宜忌、各种饮食的服食方法及食物的搭配等做了简要介绍,并且已经出现了“食医”的说法,注重食物的性味及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论语·乡党》中对饮食卫生有详细的说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腐败)而餲(,变味),鱼馁(,变质)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煮熟食物)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提倡食物贵在精细、适时、新鲜、卫生。《墨子·非攻》还指出“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提到食饭不时、饥饱失节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酒在饮食卫生中具有特别的地位。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从自然界果实自行发酵的过程中发现了酒。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出土文物中有各类盛水和酒的器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淄博龙山文化遗址,还出土有专用的陶制酒器。在文献记载中,则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的说法。仪狄、杜康都是夏代之人。商朝时谷物酿酒已较为普遍,上层贵族中饮酒成风。甲骨文和金文中都保存有商王室用酒祭祀祖先的记载。酒具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同时还是加工药物的良好溶剂。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被认为是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解释曰:“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另外,从汉字构造上看,“醫”(医)为会意字,从“殹”,从“酉”。“酉”,形似酒坛,与酒通,即用以医疗的酒。《说文解字》说:“醫,治病工也……王育说,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