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头等大事

一、痴迷养生,忘记洞房

在弘治元年,即公元1488年,王阳明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华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是江西布政司的参议诸让的女儿诸氏。诸让原本也是浙江余姚人,和王华是同乡,后来因做官搬到了江西南昌居住。

诸让和王华是早已相识了,正好他们一个有儿子,一个有女儿,商量之下便一拍即合,也不管当事人是不是同意,就擅作主张把他们的婚事给安排了,好像要结婚的不是王阳明和诸氏,而是王华和诸让似的。

我们知道,古代的婚姻和现代的婚姻大不相同。在古代要结婚的两个人在结婚之前很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呢,也不知道对方长的怎么样,性格是好是坏。并且,两个人一旦结婚了,要反悔退货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可以说,这样的婚姻对当事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王阳明便是这种婚姻的牺牲品。

有人认为,这样的婚姻是有好处的,可以省去当事人时间的浪费,减少他们感情上的纷扰,等等,不过王阳明显然没有尝到这样的好处,一结婚他便倒了大霉,他的夫人诸氏性格似乎非常泼辣,极难相处。

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他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吾浙王文成之立功仗节,九死不回,而得严事夫人,唯诺恐后。意思就是说,王阳明怕老婆。显然,在这场婚姻中,王阳明过得并不幸福。

在一开始,王阳明还并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将是个悲剧,结婚的时候还亲自到南昌去接自己未来的夫人。很快,王阳明的父亲和诸氏的父亲就选好了黄道吉日,商定之后,择日便为他们举办了婚礼。但是在结婚当天,一切都已准备停当,宾客盈门的时候,作为新郎的王阳明却失踪了。

后来才知道,当所有人都在为王阳明的失踪急得直跳脚的时候,王阳明却施施然地正跟一个老道士谈养生。原来在那一天,王阳明无所事事,便在南昌城里四处闲逛,逛到了一个名叫“铁柱宫”的道观,和里面的一个老道士攀谈起来,一聊起来没完,居然让他把结婚的事情都忘记了。

现在人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一味标榜王阳明的与众不同,他的奇特,他对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心,等等,但是对于被王阳明冷落的新娘子诸氏,她的心里感受是如何,大家往往会忽略掉。不难想象,依诸氏的性格,遇到这种事她一定会感到非常愤怒,等王阳明回来的时候,势必要对他破口大骂一番。后来在第二天早上,王阳明回来了,诸氏想必真的骂了他一番。

至于诸氏是如何责骂王阳明的,史料没有记载。据说,各地女孩骂男生的话都是不同的,譬如说,东北女孩骂男生,一般会骂:我削死你!广西女孩则会骂:我宰了你!北京女孩是:我灭了你!考虑到诸氏的老家在余姚,属江浙地区,这里的女孩一般会骂:我揉死你!显然,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死法。不知道诸氏见王阳明回来有没有揉他,不过自此王阳明对诸氏,就一直有着恐惧。

二、拜见娄谅,心学从这里开始

结婚之后的第二年,即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王阳明拜别了岳父,带着妻子回老家余姚去了。路上途经江西广信上饶的时候,他去拜访了当地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是明朝著名的大儒。史料上记载说,娄谅在少年时就有志于成圣的学问,曾到处拜访名师,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觉得世俗所谓的学问都是举子学,不是身心学。

倘若放到现在,娄谅去找老师,那他恐怕就不只是失望了,而是绝望,因为现在学校里面有的也全部是教科书,连看本课外书都要被没收,身心学,那是从没被提起过的字眼。现如今,尽管对于应试教育大家一直都在骂,但是说到自己,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教育。偶尔有个人胆敢挑战应试教育,身边的人也不会支持他,反而是会反对他。早些天这些人还大骂应试教育呢,忽然他们的某个亲戚,譬如他们的表弟,选择离开学校自谋生路,这些人马上就会不骂应试教育,改骂他们的表弟。这件事不用去验证,我就经历过,并且正在经历着。

娄谅对世俗所谓的学问失望之后,听说吴与弼在临川讲学,就到他那里学习去了。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江西省崇仁县东来乡小陂村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大儒。他和娄谅一个脾气,都觉得当时大家所谓的学问是举子学,不是身心学,因此对这种学问非常鄙视。他做的比娄谅还要过,将那些举子学的书全部烧掉了,然后把自己关在小楼里面钻研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

娄谅找到他的时候,两个人一见如故,吴与弼见他资质非常,高兴地直说,我自己聪明得紧,你也聪明得紧啦!连谦虚都给忘记了。后来娄谅就在吴与弼那边学习了,并且深受他的影响。譬如在做官这件事上,两个人就是持相同看法的。吴与弼很不喜欢做官,多次向朝廷请辞,最后甚至向吏部告以病重来摆脱朝廷的委任,好在他得逞了,否则肯定变本加厉,要告以病危了。

娄谅在这件事上也是如此,在三十一岁的时候他考中了举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了,一直都待在家里做学问。直到十多年以后,被自己的父兄逼急了,他才决定去参加进士考试,但是走到半路上他居然又折回来了。

这可把他的父兄气坏了,娄谅就对他们说,据他看来,这次他参加考试,不但不会考中,反而还会有灾祸。娄谅这么说,估计是瞎掰的,他只不过是要以此避免父兄的责怪而已,没想到最后真的被他给说中了!那一年春闱考场失火,把好多考生都给烧死了,娄谅没去,反倒幸免于难。

很多人惊异于娄谅的神见,认为他这是静久而明,所以能计算出去考试将不利于自己。后来娄谅又计算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宁王。只可惜这次他计算失误,谁知道那宁王居然造了反,弄得他女儿也没能善终。

在第二年的时候,娄谅迫于压力还是去考试了,这次他考中了,并且朝廷也授予了他官职,不过他上任仅仅两个月,就马上辞职不干了,回家专门以讲学为事。王阳明十八岁那年去拜见他的时候,娄谅已经六十八岁了,但是他们两个人倒很聊得来,最后娄谅告诉王阳明说,圣人必可学而至。

娄谅和他的老师吴与弼都非常推崇朱熹理学,而朱熹特别注重知识的积累,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知识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可以由此豁然贯通,成为圣人。吴与弼也这么认为,到娄谅这里也是如此,所以他会对王阳明说,圣人必可学而至。意思就是讲,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王阳明听了这话非常高兴,自此开始向往成为圣人的学问,著名学者黄宗羲在他的《明儒学案》中说,王阳明后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学体系,就是从这里开端的。

三、做圣贤:我们活着的目的

事实上,在小的时候王阳明就有立志做圣人的想法了。并且他知道自己一定会成为圣人,因为这只取决于他胡子的长度。据说王阳明曾遇到一个相士,那个相士告诉他说,只要他的胡子长到关公那么长,就可以做圣人了。

这话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王阳明,没有听到这话之前王阳明非常调皮捣蛋,听了这话之后他就变得一本正经起来了,常常像个哲学家似的静坐深思,并且开始思考,人生的头等大事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爸妈倒是给出过不少答案,以前他们对我说,考大学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只可惜大学还没开始考呢,我就从学校里出来了。后来我爸妈又对我说,找对象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并且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说这话,听他们那语气,似乎一旦我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就非得结婚不可。由此可以推论出来,等我结婚以后,他们肯定要告诉我生孩子养家是人生头等大事。看得出来,倘若听他们的话,我就永远不会知道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王阳明拿这个问题去问他的私塾老师,那老师似乎并不比我爸妈高明多少,也说人生的头等大事是读书登第,和我爸妈说考大学是人生头等大事是一个意思。我认为这看法并不正确,在这方面我赞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意见,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其目的都在于取得的效果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只是手段罢了,体会最美妙的经验,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但是什么是最美妙的经验呢?这个问题无法在此说明,因为它太复杂了,不重著一本书休想说明白,可由此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那私塾老师的话并不正确了。就好比我们考大学,我们的用意可能是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而有份好工作,其用意又是希望自己有个好生活,因此,是否有好生活才是我们的目的,不管是考大学还是找好工作,都不过是过程之中的手段而已。

我发现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忽略掉,到了后来我们往往只专注于过程之中的手段,却把目的给忘记了。明明自己要的是好生活,结果生活却越来越糟。我就问过很多准备考大学的人,看着他们极为认真地钻研自己的功课,就问他们为什么要考大学,得到的回答居然是不知道,可见他们迷失的多厉害!还有一些踏入社会工作的人也是如此,明明是希望通过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结果却迷失在了工作中,自始至终为了工作疲于奔命,生活苦不堪言!

他们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过于注重成功的方式,却忘记了成功的目的,王阳明的私塾老师所提供的答案,也只是方式,不是目的,因此绝不会是正确的。王阳明也不赞同他的说法,向那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他说他觉得读书登第并非人生头等大事,或许读书做圣贤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得知这件事之后似乎很不以为然,还调侃王阳明说,你想做圣贤吗?言下之意十分不屑。倒是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表现得非常开心,知道这件事之后连声高叫道:好!好!好!好像王阳明已经做了圣贤似的。我们知道,做圣贤要十分注重修身养性方面,关注的正是经验本身,因此,不管做圣贤所得到的经验是不是最美妙的,王阳明的看法,至少在方向上没有错。

在这一年,王阳明十二岁,仅仅十二岁就立志做圣贤,让他显得特别了不起。现在人们说到这件事,往往对他也是一片赞扬,夸奖他自小就有梦想云云。不过我倒觉得,这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十二岁的时候还立志要拯救地球呢,和我相比,王阳明就显得很一般了。但是,王阳明比我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坚持不懈地去做。我十二岁立志要拯救地球,还没到我十三岁呢,这志向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王阳明却能一直坚持下去,这就很了不起。

四、理性爱国,无需暴力

儒家常常要提到圣贤、圣人这种词汇——它们是一个意思。在儒家眼中,所谓的圣人,并不只是在身心修养方面有着极深功夫的人,而且还必须要拥有经天纬地的才干,能够保境安民,治理四方百姓,让社会繁荣和谐,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内圣外王。这是儒家孜孜追求的目标。

王阳明自小就立志要当圣人,这两方面他自然都是非常注重的。为此十五岁那年,他还偷溜出去,一个人跑到塞外考察边关去了,并且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这是因为当时蒙古入侵,明朝的将领都战死了,这件事让王阳明受了刺激,因此做出了这种举动。很多人都认为这简直不可思议,因此非常佩服王阳明。仅仅十五岁呢,王阳明就敢这样玩命,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

显然,王阳明这一次的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去实地学习本领,将来好保家卫国。这种才干当时国家正用得着。在王阳明出生的几十年前,蒙古瓦剌部入侵,正统皇帝亲自率军五十万,要去平定他们。最后的确平定了,不过不是瓦剌被平定了,而是正统皇帝自己被平定了。后来瓦剌衰败之后,又兴起了鞑靼,这些鞑靼人操着突厥语,骑着马,叼着箭,常常骚扰明朝边境,让人十分头疼。而在国内呢,起义和暴动也非常多。可以说,在那些年明朝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此时国家正需要有能在这方面拨乱反正的人才。

王阳明去了之后,在边关足足停留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面,他不仅在这里学到了高超的骑射本领,还做了很多实地的调查。并且据说,有一天王阳明在考察边关的时候,与两个鞑靼人不期而遇。那两个鞑靼人骑着马,迎面而来,王阳明见了当即就是嗖嗖两箭,将他们给射跑了。

现在说起这件事,大家无不是用尽各种词汇猛赞王阳明,说他有爱国情操、侠客情怀,等等。不过我倒觉得,王阳明的这种做法并不正确。有时候民族与民族之间因历史的缘故的确会有一些仇恨,譬如我们和日本,但倘使我们见到两个日本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他们一掌拍死,这绝对是错误的行为。况且,如果那两个鞑靼人被射了两箭没有跑,而是追了过来,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并不是说我不爱国,恰恰相反,我觉得我非常爱国。在以前我也用王阳明的这种方式来爱国,每当看到因钓鱼岛事件与日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就想对小日本开战。我有个朋友还穿上黑色背心,假装那是避弹衣,要奔赴前线。但是现如今再看这样的行为,当时的每一个想法都让我感到汗颜。

爱国不需要暴力,更不应该伤害无辜的人。至于战争,那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如果我们因钓鱼岛而开战,到时候双方打的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就算最终取得了胜利,一句“我们终于收复了钓鱼岛”,是不是真能安慰大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之前居然听到一个军方人士在论及假如与美国开战的时候说,我们已经做好牺牲西安以东所有城市的准备,当然,美国人将必须做好牺牲数以百计城市的准备。我是江苏人,在西安以东,不知道别的江苏人准备好了没有,老实说,我是没有准备好,并且我觉得这种事情我一辈子都准备不好。

历时一个多月,从边关回来之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已经觉得王阳明不像自己的儿子了,那样子根本就是一个侠客,腰里还配着把宝剑呢,也不知道是要用它来砍谁。并且,一回来王阳明就又有惊人的举动,因为听说当时有流民暴动,他居然想要给皇帝上书,同意他带兵去扫平他们。王华当然没有同意他这么做,还把他狠狠训斥了一顿,因为王华显然觉得这件事非常不靠谱,让他带兵去扫平他们,他是扫不平的,最后多半会被他们给扫平了。

五、亲身实验,遭到惨败

二十一岁那一年,王阳明到处去找朱熹的书来看,自从上次拜见娄谅以来,他对朱熹的学说一直是很感兴趣的,并且相信通过实践朱熹的学说能够成为圣人。有一天,王阳明读到了朱熹这样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细,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根据朱熹的学说,要通过认识万物进而体会到其中的天理,就必须先要格物。简单地说,即剖析万物,从而认识其中的理。

当时有个姓钱的朋友,和王阳明志同道合。在自以为弄明白朱熹的学说之后,两个人便商量着去实践一番,于是王阳明随手指着一处竹子,让那姓钱的朋友先格格看,看能格出什么理来。那姓钱的朋友格了三天,然后一头栽倒在地,什么都没格出来,只格出来了病,先受不了,做了逃兵。

王阳明前仆后继,继续去格,只见他昼夜盯着那丛竹子,整个人定在那里,连眼珠子都不转了,就算是饥饿的大熊猫也没有这么热切的眼神。这样过了七天,最后他也是一头栽倒在地,大病了一场。这让两个人感到大失所望,王阳明甚至就此认为,圣人实在是太难做了,要退缩了。

说起来,王阳明其实是理解错了朱熹的意思,像他这样盲目寻一物去格,这种做法朱熹早就已经批评过了。在朱熹那时就有人毫无端绪,只寻一物去格,就像现在王阳明这样,这是朱熹明确反对的。所以,王阳明没格出什么正常得很,格出来反倒是不正常的。不过王阳明并不知道这一点,见自己没把路走通,就将责任赖到朱熹身上,认为他的格物学说不靠谱,还发了一通批评。

但是,不管怎么说,尽管遇到了挫折,王阳明还是没有轻易否定朱熹,放弃学习他的学说。格物这一条路走不通,王阳明就开始尝试走另外一条路,即“读书信古”。事实上,朱熹也知道,要通过格物一步一步成为圣人,这件事太难了,因此他又说出了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读书信古”,相信古代那些圣人们的话,因为那些话都是通过他们检验的,我们只要相信就行了。

王阳明走这条路的时候,和他格竹子一样,也非常认真,不过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后来有一天,王阳明读到朱熹给宋光宗皇帝的上书,里面有一条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读书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王阳明见了心想不错,以前自己没有收获,或许就是太急躁了,没有循序渐进,因此这次就慢慢来吧。可结果来了一阵,王阳明还是没什么收获,旧病倒是又复发出来了——朱熹的学说可算是把他给害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