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就职致辞
尊敬的童书记,同样值得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
站在这里,我百感交集。从1986年离开丽娃河畔至今,刚好三十个年头。我当然曾经幻想过返回华东师大,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回来。我们都熟知这样的话:华东师大中文系是蜚声海内外的学术研究重镇,我们也知道,徐中玉先生、许杰先生、齐森华老师曾经做过这个重镇的镇长。徐先生、许先生、齐老师这样的前辈都是一代文化英雄,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我有幸做过陈大康老师、谭帆老师的助手,他们二位也都是学术江湖的大牛巨鳄。我早上起来看到镜中的自己,觉得骨相也并不清奇,就叹一口气,问自己:国华兄啊,你学疏才浅,你何德何能,竟然敢染指大位?我的意思是说,我感到压力山大。作为一个大系的主任,我至少有两个硬伤:一个是我其实不善言辞,一到这种公开场合,就和那位英国国王一样,吓得直哆嗦,不知所云;另一个是我对行政事务毫无热情,觉得不如读书教书写书自在好玩。我怀疑自己的行政能力是否符合系主任的岗位要求。
我要感谢全系老师的信任,尤其感谢我的前前任陈大康老师和前任谭帆老师对我的各种教诲和提携。当然也要感谢党,感谢校领导,感谢父母的培养。这是伟大的荣誉,我听说我将来会进入中文系的历史,这当然也是严峻的挑战,干得不好也许会遗臭百年。感谢大家,是你们让我激发了我的勇气,让我将对母校特别是母系的热爱转化为对责任的担当。我可能在某些方面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这些小名小利程度多少都是与华东师大相关的。出来混据说都是要还的,我应该尽绵薄之力,报效华师大中文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诸位也许期待,我该推出哪些新的举措。但是,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该如何改革,人才队伍该如何建设,学科发展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方面,我一句也不想说。为什么呢?从2004年我担任系主任助理到去年3月份我被解除系副主任职务为止,我一直参加了陈大康老师、谭帆老师所领导的行政工作,中文系相关的制度安排,我是亲历者,也是一个参与其中的小兵,有的方面也可能包含了我的一点想法。所以,中文系至少最近十余年来所走的路,其实就是我所赞成的道路。不提出改革创新,关键并不是萧规曹随无所作为,而是不折腾,我们需要休养生息,需要营造一个安静的从容的学术环境和教学环境。
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墨守成规,更何况中文系并不处在社会真空之中。那些量化的标准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个方面让我们其实还是处在一种内心撕裂状态。理它也不是,不理它也不是。比如说,我们中文学科的教育部排名,上上次是第六名,而上一次是跟别的大学并列第七名。我看了一个数据,我们中文系CSSCI的论文发表数近十年的排名从第九名降低到第十名。我们可以完全不在乎这些标准么?我们掉到第十五名诸位会怎么想?掉到第三十名又会怎么想?完全不理睬这些标准,我们也可能会失去一些资源,最终会损害我们一些利益,比如社会声誉或优质生源。我们也不妨把这些标准视为一些契机,通过这些标准,我们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我们是否存在一些缺失,例如,国际交流这一方面我们失分很多,我们不妨扩大我们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再比如,利用创一流学科的机会,我们可以组织各二级学科进行外部调研和内部反思,知道我们本学科发展的瓶颈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努力。这些方面,在未来我还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话说回来,我们不应该把这些标准视为学术本身的标准,不该成为这些标准的奴隶。我们应该坚持我们自己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什么?我觉得很难讲。但我可以举三个例子来谈谈我的粗浅理解。有一回刘志基老师接到学生打来的电话,他立即就挂断了,然后迅速打回去。这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替学生省钱。我们有位毕业于外校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以前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跟老师在一起吃饭,是我们掏钱;想不到到华东师大当了老师,吃饭的时候还是我掏钱!第二个例子,有一次我跟方克强老师坐校车,由于拥堵,车子停在学校的时候,上课铃刚刚敲响。方老师一直忧心忡忡,反复说:这是他做老师以来第一次迟到!第三个例子是,我们许多青年教师组织了读书会,每周活动一次,并不计入工作量,纯粹是为了学术本身的乐趣。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传统是有着暖暖的人情美,有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追求真理的热忱。华东师大中文系因此是个美好的地方,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我们这里拥有最多高寿老人的最终原因。
我愿向大家作出庄重承诺:我会恪尽职守,会做出一切努力来捍卫这个传统,让我们中文系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要做到这一点,我既会跟班子的所有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也会听取诸位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再一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