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行为发育的训练

语言

孩子语言发展的进程

语言包括两项内容:理解和表达,也就是听和说。孩子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语言了,并且会在外界声音的刺激下自主地学习。所以,当新生儿听到父母声音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表现为平静舒适。孩子模仿声音是从出生2个月后,当孩子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发一些简单的音了。以下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父母在不同阶段应该给予孩子不同的指导。

当孩子6个月后,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并且会发出有区别的声音,类似“dada”“mama”,但无明确含义。当孩子发出类似某个词语的声音时,应该及时回应,并重复我们认为的与孩子意向相关的正确发音,描述你正在用的东西名称,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例如,给孩子穿衣服时可边穿边说:“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同时也要注意语速、语调,以便引起孩子注意。

当孩子1岁后,他的词汇量开始增长,可以说出一些别人能听懂的词语。在这个阶段,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感受性语言)要强于他表达的能力(表达性语言)。

当孩子1岁半左右时,他可以说出大约10~20个词语,学会大量的身体语言,并且可以指出他想要的东西,还可能很喜欢唱歌。

在孩子2岁的时候,他已经会表达自己的多数想法和需求,可以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且可以说2~4个字的短句,能听懂将近400个词语。

3岁的孩子喜欢问“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可以说出复合句,并且此时他可以理解接近1000个词语的意思。

帮助孩子语言发展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多地对孩子唱歌或者说话。

直视孩子,这样你的表情和语气也可以帮助他理解你的意思。

为孩子阅读一些绘本读物。

为孩子安排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即使孩子有时会说一些不符合语法的语言,你仍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他的需要。

语言发展的迟缓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常见的智力发育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缺乏足够的语言刺激和有效交流、耳部疾患导致的听力异常等。如果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则无法学习、模仿周围人的语言、沟通的方式,甚至社会和生活技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怀疑孩子有听力或相关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孩子在语言发展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语言发展落后于同龄孩子相应语言水平的现象,常有下列一种或多种表现:孩子语言发展开始的年龄比较迟,孩子语言发展的速度比较慢,孩子语言发展的程度较其他孩子明显落后。

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病因

◇生物因素:听力异常,语言障碍相关基因病,神经系统或发音器官结构、功能异常,认知异常,感知及处理信息异常等。

◇环境因素:语言获得延迟、错误学习,家庭的养育、干预方法不当等。如孩子处于较差的语言环境中,与人沟通互动少,过早、过长时间的屏幕暴露。

怎样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语前技能落后。发育正常的孩子通常在1岁前掌握眼神、表情、手势等用于沟通交流的语前技能,如3月龄的孩子见到熟悉的人会微笑,7~8月龄的孩子会伸手表示想要抱抱等。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动作手势沟通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开口说话迟。孩子通常在1岁半左右说话,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通常在2~3岁才开口说话。

◇语言发展慢或迟滞。开始说话后,相较于其他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慢或者出现停滞。

◇语言理解困难或听取指令困难。表现为在理解词义或者复杂句型上的困难。

◇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口语表达能力低,词汇量少、句子过短、句子结构简单或语法错误多,常用手势、动作作为代偿的交流方式。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词汇或者语法知识缺乏,只能表达单一且固定的内容,或者语言不连贯,只能说单词或者短语。例如,只能说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鹦鹉学舌、三四岁时只能说包含两三个字的短语等。

◇语言交流技能不足。会说话,但由于语言内容贫乏,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好动、不合群等。

◇语音不清或者不流畅。发音不清、不流畅等问题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常相伴出现。

什么情况下应该到医院就诊

在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预警表现不同,通常有如下表现:

2个月时对熟悉的声音和脸无反应。

3个月时对他人逗弄无微笑。

8个月时不会牙牙学语,不会玩“躲猫猫”游戏或对此无兴趣。

12个月时不能说一个字的词,无任何手势,如挥手“再见”或摇头、不能指点任何物品或图片。

18个月时不愿模仿声音,或有限地运用辅音和元音,用手势代替说话表示需求,不能使用15个单词。

2岁时不能模仿单词或动作,不能听从简单的指令。

3岁时不能将单词组成短语或句子,词汇有限,不能理解或回答简单的问题,不能自发与人交流,与人交流时常常表现受挫,不能与他人交往或游戏,局限于玩某些玩具或反复玩某些玩具,他人难以理解的不清晰发音。

4岁时不能复述简单的故事,不能清楚地回忆最近发生的事件,外人(非家庭成员)不懂其说的话,句子中发音错误多,替代、遗漏一些音。

一旦孩子出现了这些表现,家长应该引起关注并就诊。

家庭护理和干预要点

一旦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或预警表现,家长们应该及时关注并排除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不利因素和疾病。

在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应创造有利的、有效促进其语言良好发展的因素。

给予孩子与其所想、所做有关的、足够的语言输入。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和孩子成为玩伴。

避免过多的屏幕时间。

尽量减少照护者的变换或者环境变迁。

识别语言发展误区

关于孩子的语言发展,仍有很多陈旧的、科学依据不足的观点,给人们带来很多误区和干扰,从而影响我们对语言发育迟缓孩子的及时关注和干预。

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种。

贵人语迟。

孩子不说话与舌系带过短有关。

孩子不说话,听得懂,听力肯定没问题。

孩子不说话肯定是语言环境中有方言造成的。

看电视、平板电脑和手机上的节目能帮助2岁以下孩子的语言发展。

孩子不说话,只要吃药或者做口面部肌肉训练就行了。

成为孩子最好玩伴的方法

多面对面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增加与孩子的视线交流,便于孩子模仿父母的表情和动作及所说的话,便于父母理解孩子说的话。

给予孩子及时的、恰当的回应,父母说的话与孩子所想、所做一致。

耐心地等待孩子表达,跟随孩子的节奏,给予适当的鼓励。

多创造沟通的机会,如提供选择、故意犯错、不急于一次性完成的游戏。

睡眠

睡眠/觉醒模式的发育和成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生理发育过程。孩子的睡眠模式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孩子能够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在睡醒后精力充沛,表现得健康和快乐,那么他的睡眠模式就是符合自身情况的正常模式规律,父母就不用去干扰孩子已经习惯的睡眠模式。

睡眠模式

新生儿睡眠模式

多数新生儿每天睡16~18小时,每次睡2~3小时。通常,当他感到饥饿或者纸尿裤湿了的时候就会醒来。随着孩子每次摄入母乳或者配方奶量的增加,每个阶段的睡眠时间就会延长,而醒着的时间也更长。

哄孩子入睡的时候要格外细心,帮助孩子尽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给孩子唱歌,还是讲睡前故事,均有助于孩子安静下来,让他感到安全和安慰。可以在睡前喂奶,但是不要让他含着乳头、奶嘴入睡,在喂奶后不要忘记拍嗝。夜间注意保暖,喂奶的时候动作要轻、快,尽量不要干扰他的睡眠。

6~12个月孩子的睡眠模式

在6个月左右,孩子的睡眠时间缩短,通常是每24小时睡12~16小时。在6~9个月之间,每天白天早晨和下午各小睡1次,以及在觉得困的时候睡觉。当孩子9个月时,醒着的时间更长,而且经常会很不情愿离开家人去睡觉。因此,这段时间要为孩子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如舒服的温水澡、安静的游戏、轻柔的音乐,然后钻进被子里面,就是很好的睡前安排。有的孩子会依赖一些小物件才能入睡,如抱着某条特殊的毯子或者某个玩具。

1~2岁孩子的睡眠模式

当孩子快1岁的时候,每天的睡眠仍旧保持在平均11~14小时。白天的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家长在他白天睡觉时应该适时地将其唤醒,以便他在晚上可以正常地睡觉。这对于那些每天只睡1次会睡眠不足,但睡2次又睡太久的孩子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过度劳累是孩子经常遇到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在白天小睡一会儿,或者让孩子独自或与你一起进行安静的活动来获得休息。通常孩子应该和你一起,但也可以鼓励他独处5~10分钟,如拼拼图或者安静地看书。

2~3岁孩子的睡眠模式

当孩子处于2~3岁这个阶段,一般平均睡眠时间在11~14小时,可以睡整觉,基本不出现夜醒。此时就可以看出他有没有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已经有良好的睡眠习惯,这可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如果还没有好的习惯,也不要感到失望,可以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良睡眠和休息的方法。

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床上的时间要比真正睡眠的时间长,因此应该让睡眠更有吸引力。可以选择如下方式:给孩子一张特别的床、特殊的垫子和被子,一个特别的可以抱着的玩具、图画书,或者其他可以在床上玩的简单玩具。

白天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有助于睡眠。需要注意,晚上睡前1小时不应再进行剧烈的运动。

入睡困难

对于入睡困难的孩子来说,睡前的安排比其他事情都重要。睡前安排应该简单,并且每晚都要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从而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该和家庭中每一位成员——你的配偶、祖辈、保姆等人达成一致意见。在快要睡觉时,应降低活动的强度和孩子的兴奋性,进行一些安静的睡前活动,睡前读故事就是很有效的做法,不要在睡前讲特别长的故事,讲完睡前故事后,也不要让孩子再下床。

在孩子学习如厕的时间段,如果孩子尿床也不要过分紧张,可以使用隔尿垫,便于家长晚上快速更换。孩子可能在睡觉的时候说话或者笑,只要他的情绪稳定,就没有必要把他叫醒,他可能是在做梦。

夜惊

夜惊时孩子处于中间状态,既没有完全醒来也不是在睡觉。幼儿夜惊表现为睡眠中突然尖叫、啼哭,时哭时止,或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较大孩子夜惊表现为入睡后突然惊醒坐起,神情极度恐惧、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一般在觉醒后对夜惊发作一事通常表现为没有记忆。当孩子发生夜惊时应该马上进行安抚,引导他再次入睡。不要让孩子在迷糊中伤到自己。夜惊通常发生在孩子入睡后2小时内,且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响。这种现象随着孩子的成长会慢慢消失。

做噩梦

所有孩子睡觉都有可能做梦,也可能在梦中醒来,但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再次安稳地进入梦乡。做噩梦的现象在6个月到4岁的孩子中常见,孩子也会在梦中啼哭。

孩子做噩梦的常见原因

和父母分开睡的焦虑。

孩子作息不规律。

睡觉前使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

听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视剧。

上幼儿园、对黑夜的恐惧。

疾病影响。

环境令身体不舒服。

饮食习惯不良,过饱或饥饿。

受批评打骂,情绪抑郁。

孩子做噩梦时的处理方法

当孩子做了噩梦,家长应该尽快确认孩子是否一切正常,然后安抚孩子睡觉。第二天再谈论关于噩梦的事情。

你可以鼓励孩子把他做的噩梦画下来,帮助你了解梦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孩子给这幅图画一个好的结局。

如果噩梦引起了睡眠不足的问题,可以向儿科医生或心理医生咨询。

如厕

如厕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行为训练,简单说就是教会孩子在厕所大小便。如厕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觉得膀胱内有排尿感觉的时候,能够憋住尿意,等到了厕所再解决,并最终可以完全靠自己如厕(包括脱裤子、坐便盆或马桶、穿裤子)。父母可以在孩子1岁半~2岁半时从培养孩子坐盆开始。

在此项训练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给孩子穿容易穿脱的衣服,建议在比较温暖的季节开始此项训练。

准备一个宝宝便盆或者马桶圈,要确保孩子可以双脚踩地坐稳。当孩子早晨醒来时、餐前餐后、小睡前后、准备睡觉之前让他坐在上面。

只要孩子一坐盆,即便是穿着裤子,也要表扬并且奖励。可以在每次孩子成功地坐盆之后,都奖励给他一张小贴画。

如果孩子有时仍发生尿床或者尿裤子的状况,家长始终要保持耐心,把这看作意外而不是失败。迅速地换掉孩子尿湿的衣服,并且告诉他下一次会做得更好。不要因为这些小小的意外惩罚孩子。

图4 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现,可以开始尝试如厕训练

如果孩子连续2个星期都不尿床或者尿裤子,可以尝试给孩子穿训练裤。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或者托儿所,需要灵活设计方案。家长应与老师共同配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实现家园教育同步。

如厕训练会花很长时间,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进度,没有统一的进行如厕训练的适当年龄,需要保持耐心、细致、循序渐进。

小贴士

如果孩子在接受训练后,很长时间没有进展或者有比较严重的便秘,应该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