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逆天的李白太乙剑法
李白
决定三天内
潜心调教三徒弟
吃饱喝足,好心的小欧姑娘,看谪仙人还在喝,还没劝说他几句,他就沉默不语了
因此小欧只能一跺脚,还是贵天师弟听话些,一直不挑口的拿菜在刨饭呢
“好了好了,你酒壶里自然是少不了要装满的,我这就去坛子里舀去,只要你喜欢,思家在各地的商号和柜台,都是有这种黔州赤水的烧酒的”
在给李白的葫芦(包括九姑娘刚才送给李太白的子母银葫芦)加酒的时候,她把长吏给的第二粒丹药,分成数份,然后闻了闻,是柔顺而婉约的那种清香,正好丹补李太白这种豪放派呢!
是不是给小师弟,留点呢?
算了,或许再次见到长吏和夜郎王的时候,也会有,他们毕竟是借了贵天小师弟的锈剑的,总不能刁钻抠搜,一点好处都不给吧,这显然不符合黔人性格。
这三天,李白,难得的充实,在和长吏他们约定的等待时间了,他感觉就是把这一辈子的老师都当完了。
1、首先是,传授欧晓霞太乙袖剑
第一天夜里,李白就在院子里...
等待欧晓霞,以传授太乙袖剑(包括规则原理、太上口诀、太白功法)
当欧晓霞到了院内,李白问道“你出来前,可看见你小师弟在做什么”,欧晓霞抱拳道“回谪仙人,他正在房间里,一丝不苟的练习你在泥田里教的那桩法呢”
李白不置可否,只是“喔”了一声,然后就撸起袖袍,取下一个贴合和卡扣在大小臂和手腕之间,看起来极为轻巧,有明显弧形锻造并手工打磨痕迹,一个铮亮精钢的腕器弩,这腕弩器上,目前没有暗器和刀剑箭(应该是在使用时,或者袖藏在脚上的绑腿位置)
李白说“其实,我华夏世家武人刺客骑士,并不把袖剑当成什么神秘的标志性武器,仍然习惯于明刀明剑的明来就是,这源于黄帝的弓而进化出来的弩,其实是暗器暗剑伤人的范畴,遵循于弹簧之理的冷不丁儿,即便墨和道家的技术已经是划时代的了,但你也知道荆轲刺秦,仍然是系列谋略下的冷兵器之图穷匕见,我想这和我们华夏的刺客从来非粗人,而是达观天下的仁人义士有关”
我李太白,是文人剑客义士,也能算得上是个骑士,绝非刺客,所以我的袖剑根本不需要太强大的机关,就是颠倒为止,你刚才看见的这不起眼的来自秦汉黑科技的那个连接胳膊的弹弩片,却是最为关键的机器元件,他是根据马小小酒醉后说起的力平衡之阴阳法则,改进而成。
只是每次弩出后,需要再放弹片,毕竟锻造工艺华夏这边,在硬度和韧性上还支撑不起自己要求的那种连发,我听父亲说过波斯那边的刺客家族,已经出现需要切除无名指然后才能使用的弹片袖剑了,但隐匿性仍然不高。
必须得和你说说当时和我马小小拼酒拿力平衡原理的情形。记得当时,已经披散开长发而妖娆的马小小,说起了她的先辈马先生:马先生是汉人对马钧的尊称,而他,悟道了一种叫上下之力的阴阳平衡法则
我不甚明白,所以准备询问
但马小小打断了我‘青莲居士,请不要打岔,等会你自然明白’
她继续显摆道“这源于墨经、大秦黑科技和汉隋唐就已经有了的力平衡知识,马钧可是口授给了我们这些他的后人,以便好歹有个能迅速到天花板的手艺而有口饭吃”
《墨经》中有云“力,重之谓,下、与(举),重奋也”,将重量视作向下之力,又说“刑(形)之大,其沉浅也,说在衡”,何为在衡,意即向上浮起之力和物体向下重量之力,是平衡的。
东汉的郑玄“量其力,有三匀,每物加一石,则张一尺”,显然他是初步摸索出来了力平衡(1500年后,虎克才提出了弹性法则),贾公彦,更是实打实的进行了有关论证与总结(对应变与应力的正比性质),作出更为清楚的阐述“一石张一尺,二石张二尺,三石张三尺”
呵呵,马小小,我必须打断了,你说的这些,可都是外围,我也略知一二,还是直接说说你们家马先生的吧
在豫中,我可是饮酒上赢了巾帼不让须眉“天下之名巧也”马先生嫡传后人马小小的,而马先生,则是一个认为神候巨擘般的诸葛连弩“巧则巧矣,未尽善也”的华夏机械大师)
马小小眉飞色舞的说道:按照老马的改进改造改良,这汉地的军事化攻城拔寨的强弩,效率可是倍增了5倍…
马小小不愧是个痛快人,加之我们都有胡人血统,所以她告诉了我‘力螺旋式上升压缩’的特性,并告诉我,汉代的张骞,从西域已经带回来精钢了(匈奴弯刀的材料,然后唐刀中已有使用),是可以做成弹力的弩件的…
绕来绕去的,真是显得有学问,但欧晓霞开始不乐意了,就直接抱拳问谪仙人老李,“我想你说这么多,如果我没猜错,你是让我知道了方法,然后自己打造袖剑罗”
李白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说道“其实不必,我给玉真公主做过一个,你们身材相仿,实在不行可以用她那个,她修道飞升,已经用不上那个了”
至于太白功法,你仔细想象我是怎么打坐和走大小周天的,从你跟我时就开始耳濡目染你了,至于这太上口诀(是清心咒),你且附耳过来,“上清下浊,男动女静,气宜相随,魂以血聚,天地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