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空投手令之洪承畴,将松山城炮口上仰三寸!

“皇上恕罪!”周廷儒扑通一声,麻溜的跪下:“请皇上明鉴,这是阁臣和圣上廷议之后的结果,非臣一人所为!”

没有理会周廷儒的解释,崇祯目光移动,落在陈新甲身上:“陈爱卿,朕口述,你来拟旨!”

啊?

陈新甲一脸疑惑地抬起头,自己一个举人出身,内阁翰林出身不知凡几,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拟旨了?

“陛下,臣才学浅薄,恐怕......”陈新甲有些惶恐,不知道崇祯肚子里卖的什么药,第一反应是婉拒!

“朕说你行,你就行,”崇祯站起身子,一步步的走下台阶,伸手拍了拍陈新甲的肩膀,亲切道:“且去吧。”

“遵旨!”如此盛宠,让陈新甲呼吸有一些急促,摁下激动的心情,点了点头才转身坐在已经摆好的小桌后。

殿内其余阁臣见状,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崇祯皇帝今天又是犯了什么病?

“第一封,给宁远城的吴三桂,”崇祯背着手,在大殿中缓缓踱步,所过之处,众人皆顿首,可怜周廷儒,没有皇帝的允许,仍旧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另一边,陈新甲已经饱蘸了浓墨,提笔等待崇祯开口。

“吴三桂,乃朕之肱骨,忠可炙日,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忠义无双!如今酋虏犯禁,国事靡烦,辽东关隘全赖三桂之功,朝廷恩赏之外,朕亦心有感佩,如今松锦战事糜烂,与我大为不利,朕痛定思痛,决意调整方略......”

崇祯脚步一顿,停在了御案前,低头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陈新甲:“可跟得上?”

陈新甲举人出身,才情不如另外几个阁臣,但是文字功底不必说,崇祯用白话说出,其数息之间,已经将其誊写成官本言语。

“陛下,您可继续,”陈新甲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眸中全是激动的神色。

如此盛宠恩眷,哪有一个臣子能够不感恩戴德?

“擢吴三桂总理蓟辽总兵一职,整顿军务,严守宁远一带,切勿出兵救援,保存实力,乃上上之选......”

“陛下?”周廷儒闻言一愣,就要开口。

但是看到崇祯投射过来的幽幽目光,一瞬间冷汗涔涔,咽了一口口水,低头继续跪着。

不多时,陈新甲已经将第一份圣旨誊写完成。

“陛下,请您过目,”陈新甲双手奉上。

“嗯,不错,朕要的就是这种感情真挚的文章,”崇祯低头看了一遍,对着一旁的王承恩道:“赐茶!”

“遵旨!”

嘶!

殿内众人互看一眼,今日皇帝怎么如此......如此体恤臣下?

“第二旨意,给蓟辽总督,洪承畴!”崇祯重新背着手,开始在大殿中踱步:“告诉洪承畴,朕视其为大明柱石,中兴之望,松锦之战,失地得人,朕可以不要锦州,也可以不要辽东!但是我大明柱石,中兴之望必须回到山海关!这是朕对他的期许!请他务必要牢记此话!朕还在北京城等他!”

陈新甲的笔触一顿,好似在思考一般。

“怎么?”崇祯注意到陈新甲的动作。

同时殿内其余几个阁臣也是面露异色。

你崇祯上个月还连发十余圣旨,令其速决!

现在着急让洪承畴回来?

可惜了,现在洪承畴被困松山城,清军大军围城,其除非长了翅膀,不然最好的结局就是向南而死,以报君王了。

“破敌之法,朕已经帮其想好了!”崇祯好似知道陈新甲等人在想什么,嘴角微动:“就按照朕的话,继续写!”

“遵旨!”陈新甲笔端不停,才思涌动。

崇祯背着手,一边踱步,手指已经一个个地屈起,脑海中的光晕已经开始演算:松山城头与围城的敌军大帐之间最佳炮击距离......

此刻,殿内众人都已经是眼巴巴的看着崇祯,等待其所谓的破敌之法。

呼!

半晌之后,崇祯眸光炯炯看向陈新甲:

“松山城有五门大炮,其中西侧两门,可偏东三指,上仰三寸;”

“东侧两门,可偏西四指,上仰两寸;”

“中间一门大炮,可后撤一步,炮口上仰五寸!”

“此五门大炮,依朕旨意,做三轮齐射,便可正中轰击满清中军大营,而后尔便可依场上局势,自行判断!”

陈新甲面容严肃,笔触不停,将崇祯的指令,一字不差的全部复述上去,同时加以润色。

听到崇祯近的痴人梦呓之语。

站在一旁几个阁臣已经呆在原地,嘴巴微微张开。

啊?

还能如此?

周廷儒等人几乎要笑出声了!

所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崇祯倒好,远隔千里之外,开始指挥炮口的瞄准位置了?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怎么不告诉洪承畴驭马南奔三百里,便是关内安稳地?

这种圣旨一旦传出去,崇祯皇帝的名声,可就彻底的烂了!

但是,崇祯好似丝毫没有这种觉悟,反而一脸期待的看着陈新甲:“可写好了?”

“回陛下的话,已经写好,请陛下过目!”陈新甲小心翼翼地将纸递给崇祯。

“嗯,嗯嗯,很不错!”崇祯看着手中的草拟圣旨,不住的赞道:“朕观爱卿才学不下翰林郎啊!”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陈新甲嘴上说着谦虚,脸上已经抑制不住喜悦!

圣眷威隆啊!

崇祯看着草拟文书,抿着嘴唇从陈新甲手中取过毛笔,弯下腰亲自在最后一行备注道:

彦演受旨,朕于京师翘首殷殷盼之,万望爱卿依照朕属意安排,炮击敌营而后紧急撤军,若有延误者,必为叛逆,卿可立斩之......朕,盼爱卿回京,你我君臣共筑中兴之功!

结尾落笔三字:朱由检!

站在一旁的陈新甲看到这三个字,额头青筋猛然挑起,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

看到陈新甲失态的神色,其余几个阁臣都在疑惑崇祯在圣旨上写了什么。

“王承恩,”崇祯唤了一声。

“奴婢在,”王承恩随时在崇祯的三步之内候着。

“将这两封旨意,八百里加急,分别送至吴三桂和洪承畴手中!军情十万火急,不得有误!”崇祯点了点桌子上的两封草拟文书,着重道:“立刻!”

“奴婢这就去办!”

先尽人事,再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