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红红火火(求追读/收藏)

贾二太爷别过话头,道:“以你眼下钦差的身份,看了反而难做,贾家的事就让贾家来解决吧!你如今得了重任,贾家以后要靠林家支撑的,你可懂这个道理?”

林如海点点头:“我知道了。”

贾二太爷长长叹了口气,“我老了,后生里没几个争气的。若是王家小子能起来,与围渚贾家是天生的乡党,也能帮我撑撑老家的场面,不然我怎么闭眼呢?”

林如海这才明白贾二太爷的良苦用心。

贾二太爷站在窗前,喃喃道:“时间过得真快呀,十五年前你负笈而来,如今已是一方重臣了。”

林如海也站起身来,看着这一院繁花,仿佛想起了当日,“比起科举做官,我更想回到这里读书。”

贾二太爷突然笑了:“人生安得两全法,多少人想读书科举还没资格呢!”

林如海自知失言,连忙道:“老师一生文武全才,真是生不逢时。”

贾二太爷挥挥手,不以为意,“过去的事还说什么?生来都是命,万般不由人,再说你,如果不是来这读书,哪里遇得上敏儿,喊得上我一句二老爷?”

林如海笑了,目光穿过深深浅浅的花丛,眼光深邃,神思悠悠,像是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良久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当年临走时,送来的那小女孩,现在还活着吗?”

贾二太爷收起笑容,“活着,但已不在红尘中了。”

围渚县城。

王阳正穿梭在各大书肆,细细地选着书。

贾雨村所说的名家程文,就是各位精通八股文的名家写的文章。

有的是按人编次,比如同一科取中的举人进士,文章编为一册。

有的是按经编次,比如《春秋文铨》,就是以《春秋》为经收罗的历代名篇。

这就类似于后世的满分作文集,专供科举的学子学习揣摩的。

王阳大概看了一下,光是这县城的书店,名家程文就有几十种,满满摞了一面墙。

王阳打定主意,既有名师,那不妨把功底打的再牢一些。

每一经挑选了五本,一共二十五本,王阳决定过年也不放松,要尽快把这些看完。

买完书,王阳准备去二叔那里,看看甄士隐回来了没有。

此去杭州虽然路远,也该回来了。

入了腊月,街上不少店铺已经开始悬挂起新年的彩幅,看着甚是热闹。

只是街上的人明显比第一次来的时候少了不少,遭遇大荒年,没有钱谁还有心情过新年呢?

来到花店,二叔倒是忙了不少,生意很是火爆。

想想也是,能买得起花的,自然不愁过年的事。

忙里偷闲,叔侄俩抓紧吃了饭,二叔不停抱怨,县里的彩云楼新来了一个戏班子,忙的一直没时间去看。

王阳问起甄士隐,二叔更加发愁,他自打开了店,就没操心过,去了杭州后,全是二叔一人在张罗。

店虽然只开了半年不到,本钱已回了小一半,但这到了年底,好歹要跟东家对账的,可惜一直等不到人。

吃完饭,王阳给众人买了点腊月才上的吃食点心,又到乌府上取了尾款,就带着书打马回家了。

眼见尾款要得顺利,全家也很是高兴,大伯算了算账,辛辛苦苦红红火火忙了一年,还剩下二十一两三钱银子。

王阳有点后悔,这次一次把书买多了,没想到家人却全不在意。

大婶笑道:“不少了,去年过年,一共花了二两一钱银子,今年这足够了。”

是啊,剩下的银子虽然不多,这一年家里的变化,称得上翻天覆地。

爷爷笑道:“再去抓只鸡杀了,今天是阳哥的生辰呢!”

王阳一回想,果然不差,过了今天,就是满十一岁进十二岁了。

一大家子忙碌起来,王阳走出门来环顾四野,心中突然很是感慨。

这一年,山田改了稻田,在全村绝收的情况下做到丰收。

养出了堪称围渚四绝的石泉稻花鱼。

新开辟的百亩茶园已经完工。

北岭下的水库已经动工,新水库的工钱已筹备完成。

新房子正在开地基,只待开春就开工。

家人变化也很大,王阳从带病的“王木头”变成读书天才,成为直通致厚书院的齐封第一人。

收养的秦可卿成为全家最疼爱的宝贝孙女,制茶一道颇有见地。

王宝的木工手艺扬名全村,王进的经商天赋屡屡展现。

大伯帮着齐家张罗,过手了全村近千石的稻谷。

二叔在县城开了铺子,父亲有了重新读书的条件。

奶奶和大婶不再发愁无米下锅,二婶头面换了两套,母亲的厨艺也有了施展的空间,做出了糟鱼这等绝味。

唯一的遗憾是,母亲的咳嗽虽然换了药,还是未见大好。

家里的吃穿用度已经全面改观,从顿顿稀粥榨菜,变成每天最少有一个肉菜。

入冬的棉衣棉服棉鞋棉被,全部换了新的,每人都有了应时换季的新衣服。

这一年,王家与齐家的关系更进一步,抢水田、夺荒山、烧债券,三战总甲封严大获全胜。

王家已经从默默无闻,变成齐封村说得上话的大户人家。

优免本村税粮,主动备粮救荒,烧毁高利债券、兴修水利工程,不知不觉间,王家已成为庇护齐封村的中坚力量。

王阳自己,收留可卿,开造水车、巧修竹道、智取河水、开蒙读书、学惊社堂、打架立威、神迹卖鱼、结识熙凤、围渚大选、结交贾府、三败封严、探得证物、得遇黛玉、拜师探花、直通书院......

回望这一年,事事不平凡,王阳也不由有些感慨,这一年曾碰到过无数困难,但都一一挺了过来,真的很不容易。

“发什么呆呢?快来!小寿星快来带个头!”秦可卿一声招呼,把王阳拉回现实。

只见大家每人手里拿着一张红纸,卷成一个米仓形状的纸盒,爷爷奶奶打开一个米袋,往纸盒里倒入米粒。

“腊月七,吃新米!”奶奶一边说,一边倒着米,嘱咐大家把米一起拿到厨房。

把米投入锅中,把红纸丢到灶里烧掉,据说这样做,明年也会像今年一样,五谷丰登红红火火。

王阳知道这是古人讨彩头的年俗,也无比虔诚地跟着一起做。

惟愿惟愿,明年也会像今年一样,五谷丰登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