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书房
- 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 鹤延甲
- 2042字
- 2024-11-09 19:57:10
胤礽去慈宁宫请过安,跟太皇太后和太后她们,又吹嘘了一把自己神将的身份——祛痘霜的传言,因为御前没有要求保密,所以已经开始在宫里疯狂蔓延。
惹得五阿哥还真信了,总去看胤礽腰间的荷包,以为那就是仙袋宝囊。
最后拿出《虫儿飞》谱子,唱了两遍,又赚了一小把金瓜子,乐呵呵的回了毓庆宫。
晚膳后休息一下,提前两刻钟去了射殿广场。
虽然手里有了点“小活儿”,但是正经课业不能撇下。自己才十一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该有的锻炼也得跟上。
到射殿广场时,大哥胤禔居然早到了,就在大太阳底下练习射箭。
虽然有太监给打着遮阳伞,还有太监们打来井水,不断的在广场上泼洒。
但是现在已经过了夏至,两点半多,正是气温最高的时候。
广场上的地砖也吸足了热量,再把热量反射到空气中,整个广场就有点像蒸笼。
胤禔也是早就汗流浃背。
胤礽老远看见胤禔,略一错愕,笑了一下,心中明了——这是受刺激了。
胤禔在身边侍卫的提醒下,才看见胤礽一行人从远处过来。
他大惊:
这……还让人活吗?骑射功夫也不放过爷?
好慌啊……
等兄弟相互见礼后,胤礽就问:
“大哥这是下午也有事?”
“嗯?倒是没有,就是晚膳用顶了,早出来化化食儿。太子这是——?”
“弟弟这里要给阿玛写题本,打算挤一点时间出来。”
“哦,那胤禔不打扰太子,这天儿也热,太子早些回去也好。”
“大哥说的是,大哥也缓些,太阳毒,别招了暑气。”
胤礽回身吩咐太监去毓庆宫,再取一个冰鉴,多冰上些冰饮子。
分给胤禔和等一会儿就到的兄弟们。
至于他们的侍读,就不在胤礽考虑的范围了。
他们首先要依附和服务皇子。
将来他们的皇子主子,如果为胤礽所用,到那时,他们才是胤礽的自己人。
即便到那时,也完全没必要跨过他们的主子去施恩。
再说,这些孩子都是宗室和大员家的子弟,又是在宫里,相应的防暑措施都很齐全,无需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操心这么多事。
接下来,胤礽心无旁骛,到自己的靶位上,专心准备练习射箭。
待到申初,下午三点,其他皇子和王子都到了,也是都惊呆了。
咋回事?
太子和大皇子别上苗头了?
这大太阳晒的,谁都不想出门,他们居然早到了,看样子还不是一小会儿。
他们这要是天天早到,我们是不是也要提前了?
“等下有事,才提前过来,你们可不能学……
日头太热,都缓一些,多喝水,多歇着。要是觉得不得劲,就喊后面的太医。”
胤礽还要给他们解释一番,一帮半大孩子才明白过来,都躬身应了。
各自归位,继续练习。
刚过了两刻钟,御前又来人了,来的是梁九功。
“太子爷,皇上请您过去,在南书房。”
“知道了,本宫换件衣服就过去。”
胤礽想不出阿玛叫他过去有何事,先应了,就准备回去换衣服。
“大哥,保绶哥……二弟有事先回了。三弟、四弟,二哥回了。”
“恭送皇太子。”
胤礽回毓庆宫脱了行服,换好便服,直接去了南书房。
南书房在乾清门的西侧。
因为位置挨着敬事房的位置,在乾清宫西南角,所以叫南书房。
“书房”不是正式的机构。从太宗朝就有,字面上就是皇帝读书的所在。
但是,“书房”从建立起,就是皇帝用来打压议政王会议,和后来的内阁的工具。
很多大事的决策,都是从“书房”开始议定,然后才拿出来去议政王会议上,或者走通政司到内阁。
康熙也一样,很多大事都喜欢召集南书房大臣,先拿出来议一议。
胤礽到时,南书房除了康熙在,还有四位南书房大臣。
励杜讷、高士奇、戴梓和徐乾学。
励杜讷,议事时几乎每次都在。他现在身上的差事,主要是领衔修《世祖实录》,相对清闲。
他儒雅博学,行事稳重有章法,康熙也乐意听他的意见。
高士奇自不必说,每日伴君左右,几乎寸步不离。而且他博闻强记,性格诙谐风趣,在康熙近臣里面,他独占鳌头。
戴梓倒是个另类。
他跟高士奇虽为天子近臣,却无真实科举出身,实际应该算是通过“博学鸿儒科”入朝。
康熙十七年,为了拉拢汉人士族,对抗吴三桂的“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华夏之乾坤”,康熙设立了科举考试之外的“博学鸿儒科”。
“士为四民之首,欲取民心必先争取士心……“
“治天下之道,莫大于用人。“
“其汉人中,素有清操及才能堪任烦剧者,不拘资格,着……据实保举......以副朕广揽人才之意。”
……
康熙打算以和平的方式,通过招揽文化名人,再体制化,来促使他们对自身身份的心理转变,争取到他们对清朝正统的认可。
后来也颇有成效,比如叶方蔼、朱彝尊……等理学大儒都被推荐入朝。
戴梓就是凭着个人才能,被康亲王杰书保举入朝。
康熙初见戴梓,就觉得此人品学兼具,不光擅长诗词绘画,通音律,还懂兵事、火器,也善天文。
康熙甚为看重,立即授翰林院侍讲,招入南书房。
后来时间长了,就发现戴梓此人性格太过耿直,不懂得逢迎。
“性刚正,敢言人过。”
跟同时入值南书房的高士奇一比,就很不讨喜。
而且,戴梓与大多数汉族士人一样,极为讨厌鄙视西方传教士,只要提到西洋法,就各种“不服,不对,不听”。
多次在天文历法和铸造枪炮方面,跟南怀仁呛起来。
有时康熙说错了,也不知道退让,非得争个对错。
主打一个“理科男懂艺术,谁也挡不住。”
最后,康熙给他在内造办养心殿立了值房,委了个纂修《律吕正义》的差事。
平时南书房议事,能不传他就不传他,就怕一点说不到,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