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蝗虫
- 清穿:胤礽也能当皇帝
- 鹤延甲
- 2070字
- 2024-11-08 08:42:32
但是,康熙还不能表现得太过,只要有关太子的事务要议,就要传戴梓过来。
因为戴梓还是太子的老师,正经教过国画。
虽然太子还未正式出阁读书,二人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而且太子与戴梓,交往的非常融洽。
戴梓平日里怼天怼地怼空气,对太子的态度却是温和客气。他还多次在康熙面前夸赞太子的画技和求学的态度。
这让高士奇都诧异:你戴梓居然也会夸人?
徐乾学是詹事府詹事,与太子有关的事务,他必须在场的。
康熙也知道,只要不涉及银钱,徐乾学此人,无论是学问,还是见识,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陈廷敬不在。之前他已经就任户部尚书,不再轮值上书房。
君臣几个相互见礼后,胤礽在康熙身边安坐:
“汗阿玛传儿子来,可有要事?”
康熙点点头,回答道:
“确有一事,需太子亲自参议。”
“请汗阿玛示下。”
“进五月以来,太子这里出了几样利国利民之物……
无论是产钳、哑语、盲文,又或是祛痘霜,还有昨日刚与朕提及的养虫之法……
朕与朝中诸臣多次议过,均可推广实行。这几日产钳之事已有消息奏报,祛痘霜昨日就开始试药,哑语盲文之事,礼部也打听到御前……
今日起,朕就陆续收到几份相关的奏报,都需要太子亲自勘验决断……
诸事俱是太子所出,只有太子精于诸事……
朕与南书房诸位臣工商议过,均以为,可为太子设一理事场所。”
胤礽听了眉毛一翘。
这是要给自己找个办公室?
嗯,倒是该正经找个地方了。
以后事情肯定越来越多,自己接触的人也会多,总不能带着“作业本”到处跑,再把人都叫到自己毓庆宫里去谈事。
康熙见胤礽听了不说话,就问:
“太子以为如何?”
“帮汗阿玛处理这些事务,本就是儿子应有之义。只是,儿子还有正经课业要修习,这课业之外的时间,恐怕也没有多少。”
康熙听了胤礽这话,心中欣慰:
“这课业自然重要。不过,几位臣工都以为,太子的课业已经修习的甚好……
后面的重点,无论是读书还是写字,都在于沉淀,倒是不用再多加时间……
太子可以在每日午时,用一个时辰来处理这些事务。”
“也好,那儿子就试试。汗阿玛与诸位臣工可曾议定,给儿子安排哪处场所?”
“西华门里,武英殿对面的南薰殿,太子看可否?”
“南薰殿?嗯……”
胤礽低头想了一下,抬起头笑着对康熙说:
“那里甚好。离内造办近,儿子叫人也方便。离西华门也近,儿子想去御稻田,抬腿就能出去……
离着兄弟们上课的地方更近,要是无事,就过去跟兄弟们一齐射箭……
南薰殿甚好,儿子愿意去。”
见胤礽高兴,康熙也放下心来,他吩咐高士奇记录:
“着内务府,即日起清理修缮南薰殿,为太子理事之所……
敬事房挑选每日洒扫、伺候太监……
吏部文选清吏司,遴选笔帖士,于南薰殿当值……
……”
胤礽听康熙有条不紊的吩咐完,笑嘻嘻的问康熙:
“儿子这算是坐衙了?”
“呵呵,太子这里还早。平日里也不用着急过去理事,要分清轻重缓急,如有不解之事,可来寻朕。”
“儿子记下了。”
正事谈完了,康熙喝口茶后,慢悠悠的再问一句:
“太子的养虫之法,可开始写了?”
“回汗阿玛,儿子上午写了几页,还没写好,打算这几日再补充一些。”
“嗯,不用着急写,也不用写的过于详尽,后面总要摸索。”
“是,汗阿玛。其实,儿子上午写虫法时,又想起有种虫子,也可以试着养养看。”
“哦?说来听听。”
“就是蝗虫。”
康熙身体往后一仰,与四位大臣对视一下:
“蝗虫?……太子这是有了成算?”
上午的时候,康熙就传了专门负责御稻田的农官李英贵来问过,得知,蚜虫对水稻的危害也很大。
而稻青虫不光啃食茎叶,还直接啃食稻穗,同样可以造成水稻大量减产。
胤礽之前提的养瓢虫和养赤眼蜂之法,简单易行,成本也低,怎么看也能做成。
一旦成了,这民间的收成至少要涨一成,或者说,最多时,可以少损失一半的收成。
这个量放到全国,那就相当可观了。
这还只是用在“名不见经传”的蚜虫和稻青虫上。
太子居然又提到了蝗虫!
刚才,康熙与南书房四位大臣,谈及太子“养虫法”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信——太简单了。
这种治虫之法,居然亘古未有。
众人脑海飘过的,依然是那句“就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
听到太子提到“蝗虫”二字,不知怎得,众人脑海中又飘过一句话“太子提及的事,就没有不成的!”
蝗虫,这可是水旱蝗三大天灾之一,几千年来,从来没人轻松治理过。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
“……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国……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国……”
“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蝗食禾苗殆尽,至食孩童……飞蝗蔽空……蝗起……饥民相食。”
“嘉靖十九年……食禾稼草木俱尽……饥民捕蝗以为食……又罄,则人相食。”
“崇祯十七年……飞蝗蔽日……人相食。”
史书中,与蝗虫联系最多的三个字,就是“民相食”。
后世的统计:
秦汉时,蝗灾将近9年发生一次;
宋代时,为3.5年一次;
元代时,1.6年一次;
明清两朝,平均2.8年一次。
这还是可以记入史册的,那种县级的“小”范围蝗灾,根本不记录。
朝中官员最不愿提及和见到的奏报之一,就是“蝗灾”。
难不成,今日,就要从这个十一岁的孩子口中,得知治理蝗虫的法子?
“儿子自然没有十成十的成算,不过是觉得可以试试……
这还是从傅御医那里听来的法子,就是种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