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南孔

“李尚书,你来给孔家求情?”

“殿下千万不要误会,孔家犯法与庶民同罪,勾结官员、贪腐,罪有应得。但蓄谋聚众造反,是不是太过?”

孔府全家被朱雄英以重罪抓捕回京,关入刑部大牢,结果没有一个官员为孔家求情,甚至在大牢里没有任何优待。

文官被关在刑部大牢一向待遇不错,至少有一定的体面,也不会饿着。孔家就不同了,送饭都要求狱吏(被朱雄英抄家了,身上没钱)。

朱雄英等了好几天,才有礼部尚书李原名前来说话。

李原名,河北安州人,起初被举荐为御史,之后出使西南,回来后被朱元璋任命为礼部尚书。

因洪武年礼部事务不多,加之此前的尚书因罪被贬被杀,礼部好几年没有尚书,倒是李原名深受朱元璋重用,这些年一直在任,哪怕经历李善长之案。

正因为李原名坐得稳,朝臣协商过后,还是让李原名去见朱雄英。孔家可以定罪,不能定谋逆,至少保住文官脸面。

李原名愿意来,文官愿意劝一劝,也是看到朱雄英把从曲阜抓来的士子都送去松江培训,要让他们给外国士子教书这件事看出了一些端倪。

朱雄英出来做了那么多事了,文官知道他的脾性和习惯,若真的要严厉处决孔家,不会那么多事,李原名这才敢来。

他李原名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西南,又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当官,不是来为了给孔家陪葬的。

“李尚书以为忠君焉?华夷之辨焉?”

听完朱雄英的问话,李原名暗道果然如此,恭敬道:“殿下的大作戴良论,臣日日拜读,深以为然。”

“行了,不用拍马屁,我的文章连秀才都考不上,没什么大作。”朱雄英说道,“既然你认可,那我问你,孔家还要存在吗?

不说那些高大上的话,就以元末押宝来说,我从没见过赌输了还能赢钱的。

他北孔投辽降金跪蒙元,辽金蒙元给他北孔抬轿子也就罢了,他们家可没有一丝一毫敬重、恭敬我大明,给他封衍圣公好像还亏待他一样。

我大明是贱人?被人骂,被人打了左脸,还要伸过右脸让他再打?

你们觉得孔子要是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棺材板还能压住吗?”

李原名说道:“殿下所言甚至,北孔确实不当人字,但殿下留在曲阜的画像、雕塑,是否可以撤去,疑辱没先圣。”

朱雄英带走孔府全家、一众学子的时候,在孔家门前留下了一幅画和一座雕塑,都是孔子的样子,但穿着蒙元服饰,留着蒙元发型。

这两个东西在曲阜引起轩然大波,但并未有人要死要活,甚至没人多说什么。

自从大明开始宣扬华夷之辨,重申恢复华夏,所有人都预料到了这一天,只是没想到那么赤裸裸,直戳孔家肺管子。

即便如此,朝堂文官依然没有任何举动,甚至闻讯被朱元璋宣诏入京的南孔都没有说什么。

朱雄英说道:“是我辱没还是他北孔辱没!我看你那么拼命给北孔洗地,到底是尊先圣还是辱先圣?”

“如殿下所言,孔子是孔子,孔家是孔家。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并非他的不肖子孙,还请殿下莫因孔子子孙罪过牵连孔子。”

朱雄英感叹道:“若天下文人皆如李尚书这般有理有据,我就不用遭那么多杀孽了。”

“殿下为国为民,何来杀孽一说!”

“行了,既然皇爷爷叫来南孔,之后的事你们办吧。”

“是!”

从朱雄英公审孔家开始,不,应该说从孔家惹到朱雄英开始,满朝文官就已经想到了应对策略,用南孔取代北孔。

说起来南孔继衍圣公之位也是占据更多数量的南方官绅得利,他们巴不得如此。

至于北方官绅,他们是最早跳槽到华夷之辨的群体,也是从华夷之辨中获利最多的群体,自然反感北孔,天然与北孔站在对立面,同样支持南孔取代。

孔讷父子早被天下官绅抛弃,尚且不自知,可见吴溥说得无才无德准确无误。

本以为要大闹一场,结果一切丝滑无比,让习惯以往拦路绊脚石一堆的朱雄英很不习惯。

“什么?死伤上百我大明百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刚刚返回松江府,朱雄英就收到北方喜子传讯,修建平辽铁路出了意外事故,一次死伤上百人,还都是大明百姓。

这是朱雄英订立的规矩,除非死的是奴隶,否则任何重大事故都要汇报给他,他会亲自处理。

当朱雄英赶去辽东,事故已经基本处理结束,伤员得到救治,死亡的家属得到抚恤。

经过盘查,此次事故是因为赶工期,想在冬季来临前修多点,操之过急出了意外事故,并非什么人犯罪。

“我早就定下工期,为何这么急?”

喜子说道:“殿下爱民如子,奔波在前,民愿尽绵薄之力,为殿下排忧解难。”

“可是你们逼迫?催促?”

“无人逼迫,确属百姓自发。”

往返所有工地询问,还真的是工人自发行为。

朱雄英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感染人心,就是那句用一代人的血汗换子孙后代永世太平。

要单单只是喊话,百姓不是傻子,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朱雄英他自己觉得自己遥控指挥都是轻松工作,但别人不那么看。

别人只看到身为皇太孙,未来的皇帝,竟然不待在舒服的皇宫中,反而事事亲临第一线,出了任何事都是第一个到达,甚至与百姓一起吃喝干活。

就连皇太孙都不辞辛劳,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偷懒怎么对得起朱雄英的厚待,大明的厚待。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要是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朱雄英就算说得再好听,做得再好,也不会有百姓奋发。

还是因为高产作物推广,大量分田,百姓有了稳定且较高的收入,百姓才有空闲,才有精力想其他的。

许多经历过元末苦难的老人还活着,还有一些人正好壮年,他们对朱雄英那句话最为感触,也最愿意相信。

他们愿意跟随朱元璋祖孙三人,用一代人的血汗换永世太平。